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國北平舊貌:新年習俗 琉璃廠 白雲觀

北平

北平舊俗, 正月初一子時之後接神, 初二祭祀財神(果然財神很重要), 初三旃檀寺打鬼, 初五叫破五, 禁止婦女串門子(要在家收拾過年積攢下的家務吧,

哈哈哈哈)。 初六, 琉璃廠開寺(後來琉璃廠初一就可以遊覽了, 但是買東西還要過了初三, 因為古董商人也要在家過年。 ), 正月十三試燈(這天晚上, 各家在廚房裡點燈, 用香燭茶果奉祀灶神和祖先遺像, 稱為“試燈”。 直到正月十八夜裡“落燈”, 這段時間便是燈節。 ), 黃覺寺打鬼。 初一到十五也可游大鐘寺, 正月十九可以遊白雲觀。

琉璃廠

琉璃廠原本是遼代就有了, 是海王村舊址, 以前有產琉璃的窯, 所以得名琉璃廠, 也叫廠甸。 清朝時, 趕考的舉子多聚集於此, 因此琉璃廠就成為了文房四寶、古董字畫書籍的集散地, 到民國時還是以字畫為大宗。 雖然有好東西, 但是那時候也是假貨俗貨多、真貨少。

新年的琉璃廠會在街口高紮彩樓, 街兩邊搭席棚買各種應時之物, 賣的最好的就是兒童玩具, 其次是人造花卉。

過年的時候, 街上還會有露天的茶座, 雖然說要男女分坐, 但是人太多了就顧不了那麼多了, 而且女客越多的茶座, 生意就越好, 人越擁擠, 大家也顧不了天氣寒冷的事了。

在露天茶座喝茶的女客, 多是青樓姊妹, 不知道是不是會順便招攬客戶。 如此良家婦女更是不肯去這樣的地方了。

民國時, 新年會增加巡警稽查, 因為這時小偷、拐子、偷小孩的也有很多, 每年都有不少中招的, 也是無奈之事。

地壇廟會

過年逛街, 最好賣的東西就是氣球, 價格便宜, 顏色豐富, 格外容易吸引兒童, 民國時的氣球也會充氫氣, 若不注意, 松了手, 就飄搖而去, 可望而不可及。

有些十四五的少年, 專門以放氣球為樂事, 一下買十幾個捆在一起, 幾個人起哄, 吸引人的眼光, 然後撒手放飛, 那時候人們的見識少, 看見有人花錢放氣球, 覺得好玩, 就一起歡呼鼓掌, 好不熱鬧, 大家看著熱鬧, 其實這幫少年也是有自己的目的。 人群中有十幾歲的小姑娘, 見少年長得好看, 又見他們瀟灑輕財(其實也沒幾個錢), 就會暗生情愫, 為這些少年所引誘得手, 這種事民國時就經常發生, 如今不也是如此麼, 只是形式有些改變, 實質沒有變。

呂祖廟

琉璃廠東有呂祖廟, 香火很盛, 特別是正月裡, 道士收入頗豐。 清朝時, 允許乞丐入廟乞討, 民國時, 派巡差把乞丐都趕跑了, 進香的時候免了很多騷擾。

琉璃廠北原有土地廟, 但是土地神不受重視, 改成了馬路。

琉璃廠西為戲耍場所, 類似天橋, 有變戲法、唱戲、說書、展覽珍奇動物的。 也有賣花的,但是不多。

白雲觀

白雲觀是天下道教第一叢林,香火最盛。清朝時,觀中主持跟王公大臣有來往,很有社會地位。有一些想攀附權貴的人,會走主持的門子,巴結觀中的道士,讓道士跟王公大臣推薦自己。所以清朝時,白雲觀架子大,平時都不會開放,任遊客遊覽。只有正月十七、十八才開放兩天(初一到十六是琉璃廠開市)。到了民國,觀中的主持以前認識的高官都失去權勢了,平時的收入大減,就變的親民起來,從正月十五就開始招攬遊客,到二十才結束。

白雲觀中有四禦殿,多是婦女來焚香磕頭。

白雲觀中有養老堂,堂中有一小室,室中有一窄塌,有一老道臥于塌上,塌前放一破簍子,簍子裡原本放了幾枚銅元,婦女們來參觀的時候,就會往裡面扔些零錢,希望施捨得福。旁邊有人介紹說這老道士有一百多歲了,但是看起來卻不像。

白雲觀有養豬的地方,豬相當的多,大約是放生的豬,是不能吃的。

京冬菜

白雲觀有自製的冬菜(醃的大白菜,雪裡蕻,芥菜什麼的),據說慈禧太后非常喜歡吃,明天都要吃的,所以白雲觀會有內廷供奉,但是如果能巴結上主持,就可以弄到一些自己吃,因為是內廷享用的東西,大家都想搞一些,但是也真是內廷供奉,觀裡又不能公然買賣,買不到的,所以如果能弄到一點,過年的時候送朋友,是很有面子的。

投許願錢是每個寺院的現象

白雲觀中有一水池,水池上懸一大錢,遊客以用銅元投過大錢的方孔為吉祥。雖然很難投中,但是大家樂此不疲,水池中的銅元積攢了很多。

白雲觀外有跑馬的場地,場地周圍搭茶棚,可以一邊喝茶一邊觀跑馬。

民國時曾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民國九年又允許燃放。臨近過年,各家就紛紛購置。就是窮人家也要買,民國時局動盪,大家該放爆竹的還會放,一點也不耽誤。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也有賣花的,但是不多。

白雲觀

白雲觀是天下道教第一叢林,香火最盛。清朝時,觀中主持跟王公大臣有來往,很有社會地位。有一些想攀附權貴的人,會走主持的門子,巴結觀中的道士,讓道士跟王公大臣推薦自己。所以清朝時,白雲觀架子大,平時都不會開放,任遊客遊覽。只有正月十七、十八才開放兩天(初一到十六是琉璃廠開市)。到了民國,觀中的主持以前認識的高官都失去權勢了,平時的收入大減,就變的親民起來,從正月十五就開始招攬遊客,到二十才結束。

白雲觀中有四禦殿,多是婦女來焚香磕頭。

白雲觀中有養老堂,堂中有一小室,室中有一窄塌,有一老道臥于塌上,塌前放一破簍子,簍子裡原本放了幾枚銅元,婦女們來參觀的時候,就會往裡面扔些零錢,希望施捨得福。旁邊有人介紹說這老道士有一百多歲了,但是看起來卻不像。

白雲觀有養豬的地方,豬相當的多,大約是放生的豬,是不能吃的。

京冬菜

白雲觀有自製的冬菜(醃的大白菜,雪裡蕻,芥菜什麼的),據說慈禧太后非常喜歡吃,明天都要吃的,所以白雲觀會有內廷供奉,但是如果能巴結上主持,就可以弄到一些自己吃,因為是內廷享用的東西,大家都想搞一些,但是也真是內廷供奉,觀裡又不能公然買賣,買不到的,所以如果能弄到一點,過年的時候送朋友,是很有面子的。

投許願錢是每個寺院的現象

白雲觀中有一水池,水池上懸一大錢,遊客以用銅元投過大錢的方孔為吉祥。雖然很難投中,但是大家樂此不疲,水池中的銅元積攢了很多。

白雲觀外有跑馬的場地,場地周圍搭茶棚,可以一邊喝茶一邊觀跑馬。

民國時曾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民國九年又允許燃放。臨近過年,各家就紛紛購置。就是窮人家也要買,民國時局動盪,大家該放爆竹的還會放,一點也不耽誤。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