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上海陳氏婦科經驗效方舉隅(書摘)

上海陳氏婦科自陳筱寶創派, 享譽滬上已有近百年歷史。 陳筱寶之子盤根、大年均承父業, 在中醫婦科上有所建樹, 人稱“陳氏婦科一門三傑”。 陳大年, 陳筱寶次子, 陳氏婦科第二代傳人, 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首任婦科主任, 建院八老之一, 為龍華醫院的中醫婦科建設和醫院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先君在婦科經、帶、胎、產各門疾病的診治中, 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有效方。 現列舉幾個病種及幾個效方介紹於下:

調經——八制香附丸之療效

以香附為君, 組合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紅花、川連、半夏、秦艽、丹皮、青皮成方, 經過八制為丸。

此方出自陳素庵, 先君認為它對調治月經病有特點, 加以化裁, 並且推論立方之義。

先君曾謂婦人科以調經為主要治療之一, 很贊同蕭慎齋“婦人有先病而後經不調, 當先治病, 病去則經自調, 若因經不調而後病者, 當先調經,

經調則病自除”之理論, 這種見解正是《內經》“治病必求其本”之精神。 他更體會到古人“氣為血帥”之論, 氣行則血行, 氣順則血順, 故主張調經宜理氣, 不可破氣, 必須在辛香理氣中參以調肝涼血之品。 陳氏此方符合這個原則, 因此應用後, 獲得良效。

在婦科以調肝為主的原則下, 以香附為君, 暢肝之鬱, 疏肝之氣, 但嫌其辛燥, 先用米泔浸以制其燥, 亦藉穀氣以入胃;次用酒炒, 冀周行一身, 通行三焦;三用醋炒, 以引入厥陰肝經;四用童便浸, 藉童便之鹹寒以下行;五用杜仲炒, 使達下元腰膝;經過五制之後, 分作三份;一份用紅花汁拌以行血;另一份用川連汁炒以清熱;還有一份用半夏汁炒以豁痰。 這樣經過八制, 對於調整氣血、祛除痰濕各方面兼籌並顧,

有助於氣機血液之調暢, 而濕痰邪濁之積結自去, 適用於調經最合病機。

治驗記錄

諸太太, 結婚七八年不育, 經行無定期, 或多或少, 日漸尪羸。 先君審知其夫狎邪, 不務正業, 認為因於情志拂逆, 肝氣鬱結, 以求嗣方試探, 三劑始覺腹中略有“抄動”,

乃用調氣疏肝法囑連續進服二月, 一面勸解改變環境, 使情志舒暢, 同時贈予八制香附丸久服, 逾年經調, 懷孕生子。

經閉——香草湯之方義

本方由香附子、益母草、雞血藤、當歸、澤蘭葉、大川芎、柏子仁、紅糖等組成。

一般認為:經閉有血枯、血瘀、寒凝、氣滯等四個情況, 因此定補血、行瘀、溫中、解鬱等方法, 立出不同類型之方劑。 而實際上病患往往不是單純由於一個病因所引起, 故血枯也許兼有氣郁, 氣鬱或許兼有血瘀, 每多不能中肯。 先君認為經閉主要只辨虛實兩因, 主方以香草湯養血、活血、行氣、化滯, 四者隨所見症狀而配合, 如身體堅實, 症見腹痞, 有塊痛拒按, 可于本方中加牛膝、莪術、紅花行血化瘀, 不傷正氣, 用之多效。

他指出運用此方, 必須注意一種證候——虛損勞瘵、先天不足、發育不健全者, 便非此方所宜。

治驗記錄

何太太, 形體壯實而經停三月, 某醫投破血行經藥不應, 反覺腹中脹滿, 就診於先君, 先君視其面色枯索無澤, 問其生活情況, 知其操勞過甚, 診脈細弱無力, 認為積勞內損,雖外形壯碩,所謂外強中乾之質,不宜峻攻,以損元氣,改以香草湯投之,三劑腹部脹滿得除,再服三劑,月經遂行。

崩漏——黑蒲黃散之運用

本方由蒲黃(炒黑)、棕皮(炒黃)、川芎、丹皮、香附(醋炒)、白芍、阿膠、當歸、地榆(炒炭)、熟地、荊芥、血餘炭等所組成。

此方也出自陳素庵《婦科醫要》抄本。原書說:月水不斷,或忽然暴下,謂之崩中。有因血熱者,有因虛寒者,有因內動肝風、怒動肝火者,有因脾氣鬱結、血不歸經者,有因衰弱或勞損過度、氣虛不能約制經血者。各按寒熱虛實之具體情況而加減運用。如實熱,則去當歸、熟地、香附,加知母、黃芩、黃連;如虛寒者,去丹皮、地榆,加人參、白術、炙草。倘因過服涼藥致生內寒、或脾氣虛寒甚者,少加桂、附以引血歸經;怒動肝火者,去熟地、當歸,加柴胡、山梔,甚者加龍膽草;瘀血,去白芍、熟地、阿膠,加赤芍、五靈脂、紅花等。

書中又載明治療三法:一曰塞流,二曰澄源,三曰復舊。三法之運用,都以黑蒲黃散為主方,隨不同症狀而異其法。所謂塞流,即止澀固崩,杜塞其放流;所謂澄源,即求其原因,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行之,以正本清源;所謂復舊,即崩止後,急大補氣血,以恢復其故舊。要之,治療崩漏之步驟,初用止血以塞其流,繼用清熱或溫化以澄其源,後用補氣補血以複其舊。若僅塞流而不澄源,則病邪不除;若僅澄源而不復舊,則正氣不復;故本末不遺,步驟不紊,其病乃治。

先君對於崩漏之治療,其初亦從一般治法以歸脾湯為主而無效,後來採用此方,所投多驗,因而對陳氏方加強了信心。其後他更在此方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如暴崩者,以此方配合獨參東加童便,大補氣血;則所謂復舊,不定在崩止之後了,凡色脈見虛象者,即配合補劑,應變急劇,隨宜施用。此又為先君掌握了三法命名之義,加以化裁而得其深旨,亦實踐所得之經驗也。

又婦人經行已斷多年,垂老而再行、淋漓如壯年者,先君仿魏玉璜之“不補補之”之法,以熟地二兩(以一兩炒炭),枸杞一兩,白芍五錢,酒炒黃連三分,治療獲效。此方妙在黃連合白芍,苦寒堅陰,兩調肝脾。今以治老年月經再行之症,若檢驗結果並非腫瘤患者,治之多獲良效。

治驗記錄

陳太太,經水淋漓,經二月不已,審其病從盛怒而得,症見頭暈、胸悶、泛惡,自服人參五錢許,胸悶窒塞更甚,兩目昏黑,視物都作藍色,先君曰:“此肝木亢旺於上,沖任虧虛於下也”。以黑蒲黃散加龍膽草、蘆薈各五分治之,三劑獲痊。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認為積勞內損,雖外形壯碩,所謂外強中乾之質,不宜峻攻,以損元氣,改以香草湯投之,三劑腹部脹滿得除,再服三劑,月經遂行。

崩漏——黑蒲黃散之運用

本方由蒲黃(炒黑)、棕皮(炒黃)、川芎、丹皮、香附(醋炒)、白芍、阿膠、當歸、地榆(炒炭)、熟地、荊芥、血餘炭等所組成。

此方也出自陳素庵《婦科醫要》抄本。原書說:月水不斷,或忽然暴下,謂之崩中。有因血熱者,有因虛寒者,有因內動肝風、怒動肝火者,有因脾氣鬱結、血不歸經者,有因衰弱或勞損過度、氣虛不能約制經血者。各按寒熱虛實之具體情況而加減運用。如實熱,則去當歸、熟地、香附,加知母、黃芩、黃連;如虛寒者,去丹皮、地榆,加人參、白術、炙草。倘因過服涼藥致生內寒、或脾氣虛寒甚者,少加桂、附以引血歸經;怒動肝火者,去熟地、當歸,加柴胡、山梔,甚者加龍膽草;瘀血,去白芍、熟地、阿膠,加赤芍、五靈脂、紅花等。

書中又載明治療三法:一曰塞流,二曰澄源,三曰復舊。三法之運用,都以黑蒲黃散為主方,隨不同症狀而異其法。所謂塞流,即止澀固崩,杜塞其放流;所謂澄源,即求其原因,寒者溫之,熱者清之,虛者補之,實者行之,以正本清源;所謂復舊,即崩止後,急大補氣血,以恢復其故舊。要之,治療崩漏之步驟,初用止血以塞其流,繼用清熱或溫化以澄其源,後用補氣補血以複其舊。若僅塞流而不澄源,則病邪不除;若僅澄源而不復舊,則正氣不復;故本末不遺,步驟不紊,其病乃治。

先君對於崩漏之治療,其初亦從一般治法以歸脾湯為主而無效,後來採用此方,所投多驗,因而對陳氏方加強了信心。其後他更在此方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如暴崩者,以此方配合獨參東加童便,大補氣血;則所謂復舊,不定在崩止之後了,凡色脈見虛象者,即配合補劑,應變急劇,隨宜施用。此又為先君掌握了三法命名之義,加以化裁而得其深旨,亦實踐所得之經驗也。

又婦人經行已斷多年,垂老而再行、淋漓如壯年者,先君仿魏玉璜之“不補補之”之法,以熟地二兩(以一兩炒炭),枸杞一兩,白芍五錢,酒炒黃連三分,治療獲效。此方妙在黃連合白芍,苦寒堅陰,兩調肝脾。今以治老年月經再行之症,若檢驗結果並非腫瘤患者,治之多獲良效。

治驗記錄

陳太太,經水淋漓,經二月不已,審其病從盛怒而得,症見頭暈、胸悶、泛惡,自服人參五錢許,胸悶窒塞更甚,兩目昏黑,視物都作藍色,先君曰:“此肝木亢旺於上,沖任虧虛於下也”。以黑蒲黃散加龍膽草、蘆薈各五分治之,三劑獲痊。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