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思考方式變了,陳舊的閱讀理解題也該改一改

雖然這一次畢飛宇沒有直接說自己也不知道這道題的答案, 但類似的作者答不出自己文章“中心思想”的例子, 這些年其實是一再出現。

比如, 韓寒就曾“細心地完成”了針對自己文章《求醫》一節的中學語文閱讀題, 8道題只做對了3道。 甚至, 他選錯了“畫線句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而去年浙江高考的語文閱讀題《一種美味》, 因為“從鍋裡跳出來的魚眼裡發出詭異的光”, 原作者被強大的網友找了出來, 然而作者卻表示:這題……我也不會做!

按理說, 一篇文章表達了什麼, 哪句話背後體現了怎樣的“潛臺詞”, 作者本人應該最懂。

可出題者硬是拿著作者本人都會“啞口無言”的題去考查學生, 並根據“標準答案”判斷對錯, 這樣的現象著實有些尷尬, 也無形中戳破了諸多教育迷思。

也有觀點認為, 閱讀理解進入考試的目的是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教育者傳授的那套分析邏輯, 而和作者自己的邏輯沒有太大關係。 這種說法似乎也算言之成理。 但問題在於, 既然考察的是教育者傳授學生的分析邏輯, 那是否一定只有“標準答案”才能體現學生的分析邏輯?這套“標準答案”本身又是否經得起推敲?如果標準答案真的只有一個, 那作者本人不認同算不算是最明確的否定?

從提問方式看, 不少閱讀理解題往往都是直接向學生發問, 作者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這種口吻首先就難免導向考生對作者個人“心思”的揣度, 與基本邏輯分析反倒顯得沒多大關係。 事實上, 從一些作者本人都做不出題的尷尬可以看出, “標準答案”其實本就不存在。

正如畢飛宇在事後接受採訪時所說, “我不認為讓孩子們回答這個問題是合適的。 所謂的“厚重感”, 可能是老師們的閱讀感受, 要知道, 孩子們的閱讀能力與感受能力與老師的差距是巨大的, 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 這裡頭有失公平。 ”

閱讀理解, 本身就應是一個開放的題, 除了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邏輯分析能力, 另一個重要目的, 應該是激發學生的表達欲。 但目前的出題方式, 直接讓孩子去揣摩原作者的想法, 或者乾脆說是揣摩“標準答案”,

確實不利於激發考生自我表達和思考的欲望。 其導致的結果, 要麼是逼迫考生“為了得分強作解讀”, 要麼是違背自己真實想法的“瞎編”。 相比較考察目的的悖論, 該題型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壓抑或更值得正視。 雖說考試就是通過量化的方式來考核學生, 但不區分客觀與主觀, 統統以“標準答案”思維來限定學生自我表達和想像力的考查方式, 或者說至少是這類題, 確實需要改改了。

是的, 孩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已經變了, 那我們的教育思維、考察孩子的方式, 就更沒有理由再停留在過去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