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蝦病頻發,全國缺蝦嚴重!這種養蝦模式風險低、效益穩,越來越受追捧

近幾年, 粵西地區土池單養南美白對蝦模式病害頻繁, 產量低、成功率低、風險大, 養殖戶也一直在不斷地創新養殖模式。 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 採用南美白對蝦與金鯧、黃鰭鯛或者泥猛魚混養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養殖效益。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粵西地區對蝦養殖歷史超過30年的湛江市營仔鎮龍營圍的土池(低位池)養殖。

龍營圍, 由一條長達13公里的大堤與大海相隔, 當地人稱這條大堤為“擋海牆”。 大堤可以通汽車, 連接車板和營仔兩鎮, 像一條巨龍橫臥北部灣畔, 圍內有池塘約1.5萬畝。 圍內池塘基本都是採用魚蝦(蟹)混養的方式,

池塘底層為南美白對蝦和青蟹, 中上層為金鯧魚和黃鰭鯛。 這種混養模式採用輪捕輪放的方式, 資金周轉快;另外池中病蝦、弱蝦會被塘裡的金鯧魚和黃鰭鯛及時吃掉, 對於蝦病的防治有積極意義;而且魚蝦混養充分利用池塘水體資源, 增加了養殖效益。

根據潮漲潮落開閘進水(此圖是大海向圍內池塘方向)

魚蝦混養模式之所以獲得成功, 本質在於低投入、低風險下的收益相對穩定, 積小勝為大勝。 “一般來講, 每畝盈利3000元是有保證的, 養的好的池塘6000元/畝, 一般一個人可以管理40畝左右(兩口塘), 若是管理得好, 一年盈利至少12萬。 ”魚蝦混養雖然沒有高位池高產, 但也大大降低了風險。 隨著魚蝦混養模式獲得成功, 該地區的塘租也水漲船高。 儘管沒有其它地區的“炒塘”(人為炒作塘租)現象, 塘租也從幾年前的700多元/畝上漲到現在的1500元/畝以上, 一些條件相對較好的池塘租金已經超過2000元/畝。

圍內池塘, 依靠潮漲潮落大排大灌納水換水, 增氧機較少或無

一、養殖品種搭配

前幾年混養魚的品種主要是鯔魚(又稱白目魚、烏頭), 因為鯔魚價格較低, 目前基本上已經不養鯔魚, 改為轉養黃鰭鯛。 但是黃鰭鯛養殖週期長, 出魚較晚, 為增加經濟效益, 現在多數養戶都會混養一部分金鯧魚, 金鯧魚養殖3個月左右即可上市。

雖然近兩年金鯧魚價格也不算好, 但是金鯧長速快, 出魚早, 主要目的是能分擔一部分塘租成本, 另外有些養戶還會放養一些青蟹。

混養塘對蝦喜迎豐收

二、苗種選擇

1. 南美白對蝦

魚蝦(蟹)混養講究的是多品種搭配, 對蝦長速方面並不是最優先考慮的,

根據多年的經驗養戶習慣放養“土炮”(也就是當地一些小廠育的本地苗), 密度一般控制在4-5萬尾/畝。

本地苗場小苗0.7公分左右, 一般40元/萬尾左右

2. 黃鰭鯛

目前純正的黃鰭鯛苗比較缺乏, 往往是平鯛、黑鯛和黃鰭鯛苗混雜在一起, 平鯛和黑鯛商品魚的價格一般比黃鰭鯛要低。

3. 金鯧魚

金鯧分兩批進行投放,第一批在3月底4月初投放,6月份收穫,投苗量在800-1000尾/畝,2.3兩起收穫;第二批苗在5月底6月初投放,此時考慮到對蝦和黃鰭鯛規格已大,而且7月份過後金鯧魚價格比較低,所以投放量一般只有100-200尾/畝。

4. 青蟹

以前放養“白苗”的比例非常高,一般是從越南拿貨或本地工廠化育苗,但是由於“白苗”成活率都比較低,青蟹產量非常差,這兩年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會選擇放養茂名水東或者湛江黃坡的海捕苗,雖然價格高一些,但是成活率高,尤其是放養“油蟹苗”的池塘在八九月份會有一批油蟹可以上市銷售,方便資金周轉。

海捕蟹苗,一般使用泡沫箱包裝運輸,箱內底部墊上海綿並加上海水濕潤,放上水草減少互相殘殺

三、養殖管理要點

1. 早春金鯧魚投苗關鍵點

金鯧長速較快,2個月即可達到2.5兩左右的規格上市,早春越早出魚,價格越好。筆者經過跟蹤,5月底2.3兩規格的金鯧魚價格有14元/斤,6月10號之後2.5兩規格的金鯧魚只有11元/斤,跌幅非常大。本來塘養金鯧產量就比較低,而早春魚格變化較大,所以若想塘養金鯧能盈利,最核心的關鍵點就是如何讓金鯧長得快,而料比又低。

五月底六月初開賣的金鯧魚,規格多數在2.5-4兩,搶早出魚賣好價

這裡筆者有兩點建議:

(1)早投苗

雖然早投苗其苗價高,但是魚價差比苗價差更大。我們來算一下,以20畝池塘投放2萬尾金鯧,成活率7成,養殖兩個月左右規格0.25斤計算:

(1)3月底投苗,苗價0.7元/尾,那麼每斤金鯧魚的苗種成本為20000尾×0.7元/尾÷(20000尾×70%×0.25斤/尾)=4元;

(2)4月初投苗,苗價0.4元/尾,那麼每斤金鯧魚的苗種成本為20000尾×0.4元/尾÷(20000尾×70%×0.25斤/尾)=2.29元。

由此可見,每斤金鯧魚商品魚的苗種成本相差1.71元,但是成魚價格相差3元,在塘租、電費以及飼料成本一定的情況下,早投苗仍然有1.29元/斤的價格優勢。

早春投放的金鯧魚苗,基本上都是幾個養戶約好一起定苗,然後由專業的魚苗仲介用車送到塘頭

(2)喂好料

我們在第一小點提到,金鯧魚搶早出頭批魚,能搶得好價錢。當然除了早投苗以外,使用好的飼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金鯧魚長得更快。

2. 飼料選擇與投喂:混養料、白蝦料和金鯧料配合投喂

對蝦和金鯧魚對營養的要求較高,黃鰭鯛對營養的要求相對較低,魚蝦混養池塘中,飼料的選擇存在一定的困難。單純投喂混養料,如果對蝦放養密度較大,將會影響到對蝦的生長;而單純投喂對蝦料,如果投喂方法不當,飼料被魚類搶食,成本增加。基於養殖成本和養殖效果兩方面的考慮,養戶摸索出了一套對蝦料、混養料和金鯧魚料配合投喂的經驗:一般先投喂金鯧魚料,待金鯧魚吃飽後再喂混養料或對蝦料。而如何根據對蝦和魚類的養殖密度和搭配比例合理地調整金鯧魚料、蝦料以及混養料的投喂量,是提高養殖效益最關鍵的因素。

粵佳牌魚蝦混養配合飼料

3. 輪捕輪放:蝦苗標粗

蝦苗標粗主要指的是七月份後的第二第三造蝦,因為此時池塘還有黃鰭鯛存塘(規格1.5-2兩/條),若是直接投放蝦苗,黃鰭鯛會掠食蝦苗,嚴重影響蝦苗的成活率,所以一般要將蝦苗進行標粗到4CM以上時再放到大塘。

用密網在池塘邊上或一角圍成一個框進行蝦苗標粗(圖示在圍網內放地籠先將魚蝦清理到大塘再放蝦苗標粗)

正在放苗標粗(因為圍網面積小,圍網內一般用“小型充氣泵+軟管+氣石”進行增氧)

4. 對蝦病害防控:紅體

魚蝦混養塘中危害對蝦最大的疾病主要是紅體病,在4月份倒春寒、5月份雨季、10月份和11月份深秋冷空氣南下的季節,這幾個月份的天氣變化往往會引起水溫出現較大變化,對蝦應激嚴重,病毒或弧菌易侵襲對蝦,誘發紅體病。所以,初春以及入秋季節要保持水體穩定,減少病害發生的可能。

對蝦紅體病爆發

5. 魚類養殖管理:防缺氧

影響魚類養殖效益的因素主要有兩個:

一是苗期水質過肥過濃(pH值嚴重偏高),魚苗成活率低,影響魚的產量。因此,金鯧和黃鰭鯛投苗前期建議定期檢測水質,避免水質過濃過肥,建議下午4點左右水體pH值控制在8.8以下。

二是高溫期易缺氧,金鯧魚尤為多發,出現泛池導致失收,這個損失更加嚴重。金鯧魚對溶解氧要求非常高,水體中的溶解氧應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否則金鯧魚很容易因缺氧而導致大量死亡。高溫季節、低壓天氣、颱風暴雨時一定要開足增氧機,配備急救的增氧劑。夜晚巡塘時,要特別注意魚群的遊動情況,發現魚群浮在離水面20-30釐米處,且遊動很緩慢,是缺氧前兆,此時要開動所有增氣設備並使用粉劑的增氧劑,預防魚蝦缺氧浮頭。

近兩三年每到七八月份高溫天氣,經常會大範圍出現缺氧死魚現象

對於上述話題,你也有話要說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發表你的真知灼見吧!

點擊“大拇指”,讓我感受你對我的愛!

轉載聲明

投稿與報料微信: Ivyzeng116

目前5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突圍:水產動保企業年營收如何突破3000萬?

首屆全國漁醫大會

暨2017中國水產業(動保)風雲榜頒獎典禮

3. 金鯧魚

金鯧分兩批進行投放,第一批在3月底4月初投放,6月份收穫,投苗量在800-1000尾/畝,2.3兩起收穫;第二批苗在5月底6月初投放,此時考慮到對蝦和黃鰭鯛規格已大,而且7月份過後金鯧魚價格比較低,所以投放量一般只有100-200尾/畝。

4. 青蟹

以前放養“白苗”的比例非常高,一般是從越南拿貨或本地工廠化育苗,但是由於“白苗”成活率都比較低,青蟹產量非常差,這兩年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會選擇放養茂名水東或者湛江黃坡的海捕苗,雖然價格高一些,但是成活率高,尤其是放養“油蟹苗”的池塘在八九月份會有一批油蟹可以上市銷售,方便資金周轉。

海捕蟹苗,一般使用泡沫箱包裝運輸,箱內底部墊上海綿並加上海水濕潤,放上水草減少互相殘殺

三、養殖管理要點

1. 早春金鯧魚投苗關鍵點

金鯧長速較快,2個月即可達到2.5兩左右的規格上市,早春越早出魚,價格越好。筆者經過跟蹤,5月底2.3兩規格的金鯧魚價格有14元/斤,6月10號之後2.5兩規格的金鯧魚只有11元/斤,跌幅非常大。本來塘養金鯧產量就比較低,而早春魚格變化較大,所以若想塘養金鯧能盈利,最核心的關鍵點就是如何讓金鯧長得快,而料比又低。

五月底六月初開賣的金鯧魚,規格多數在2.5-4兩,搶早出魚賣好價

這裡筆者有兩點建議:

(1)早投苗

雖然早投苗其苗價高,但是魚價差比苗價差更大。我們來算一下,以20畝池塘投放2萬尾金鯧,成活率7成,養殖兩個月左右規格0.25斤計算:

(1)3月底投苗,苗價0.7元/尾,那麼每斤金鯧魚的苗種成本為20000尾×0.7元/尾÷(20000尾×70%×0.25斤/尾)=4元;

(2)4月初投苗,苗價0.4元/尾,那麼每斤金鯧魚的苗種成本為20000尾×0.4元/尾÷(20000尾×70%×0.25斤/尾)=2.29元。

由此可見,每斤金鯧魚商品魚的苗種成本相差1.71元,但是成魚價格相差3元,在塘租、電費以及飼料成本一定的情況下,早投苗仍然有1.29元/斤的價格優勢。

早春投放的金鯧魚苗,基本上都是幾個養戶約好一起定苗,然後由專業的魚苗仲介用車送到塘頭

(2)喂好料

我們在第一小點提到,金鯧魚搶早出頭批魚,能搶得好價錢。當然除了早投苗以外,使用好的飼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金鯧魚長得更快。

2. 飼料選擇與投喂:混養料、白蝦料和金鯧料配合投喂

對蝦和金鯧魚對營養的要求較高,黃鰭鯛對營養的要求相對較低,魚蝦混養池塘中,飼料的選擇存在一定的困難。單純投喂混養料,如果對蝦放養密度較大,將會影響到對蝦的生長;而單純投喂對蝦料,如果投喂方法不當,飼料被魚類搶食,成本增加。基於養殖成本和養殖效果兩方面的考慮,養戶摸索出了一套對蝦料、混養料和金鯧魚料配合投喂的經驗:一般先投喂金鯧魚料,待金鯧魚吃飽後再喂混養料或對蝦料。而如何根據對蝦和魚類的養殖密度和搭配比例合理地調整金鯧魚料、蝦料以及混養料的投喂量,是提高養殖效益最關鍵的因素。

粵佳牌魚蝦混養配合飼料

3. 輪捕輪放:蝦苗標粗

蝦苗標粗主要指的是七月份後的第二第三造蝦,因為此時池塘還有黃鰭鯛存塘(規格1.5-2兩/條),若是直接投放蝦苗,黃鰭鯛會掠食蝦苗,嚴重影響蝦苗的成活率,所以一般要將蝦苗進行標粗到4CM以上時再放到大塘。

用密網在池塘邊上或一角圍成一個框進行蝦苗標粗(圖示在圍網內放地籠先將魚蝦清理到大塘再放蝦苗標粗)

正在放苗標粗(因為圍網面積小,圍網內一般用“小型充氣泵+軟管+氣石”進行增氧)

4. 對蝦病害防控:紅體

魚蝦混養塘中危害對蝦最大的疾病主要是紅體病,在4月份倒春寒、5月份雨季、10月份和11月份深秋冷空氣南下的季節,這幾個月份的天氣變化往往會引起水溫出現較大變化,對蝦應激嚴重,病毒或弧菌易侵襲對蝦,誘發紅體病。所以,初春以及入秋季節要保持水體穩定,減少病害發生的可能。

對蝦紅體病爆發

5. 魚類養殖管理:防缺氧

影響魚類養殖效益的因素主要有兩個:

一是苗期水質過肥過濃(pH值嚴重偏高),魚苗成活率低,影響魚的產量。因此,金鯧和黃鰭鯛投苗前期建議定期檢測水質,避免水質過濃過肥,建議下午4點左右水體pH值控制在8.8以下。

二是高溫期易缺氧,金鯧魚尤為多發,出現泛池導致失收,這個損失更加嚴重。金鯧魚對溶解氧要求非常高,水體中的溶解氧應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否則金鯧魚很容易因缺氧而導致大量死亡。高溫季節、低壓天氣、颱風暴雨時一定要開足增氧機,配備急救的增氧劑。夜晚巡塘時,要特別注意魚群的遊動情況,發現魚群浮在離水面20-30釐米處,且遊動很緩慢,是缺氧前兆,此時要開動所有增氣設備並使用粉劑的增氧劑,預防魚蝦缺氧浮頭。

近兩三年每到七八月份高溫天氣,經常會大範圍出現缺氧死魚現象

對於上述話題,你也有話要說

點擊右下角“寫留言”,發表你的真知灼見吧!

點擊“大拇指”,讓我感受你對我的愛!

轉載聲明

投稿與報料微信: Ivyzeng116

目前5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突圍:水產動保企業年營收如何突破3000萬?

首屆全國漁醫大會

暨2017中國水產業(動保)風雲榜頒獎典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