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門不可怕,缺誰誰尷尬

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北京時間13點, 正當大家沉浸在週末的歡聲笑語中時, 美國國會參議院由於幾個小時前未能通過臨時撥款法案, 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從20日淩晨起開始關門。 這也是繼2013年10月奧巴馬政府時期關門事件之後的再次停擺。 當然有親們不禁會問:這與我有毛關係?

其實, 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小夥伴們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影響。

這是因為, 在大家經常使用的美國國立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主頁及下屬各子庫(如:PubMed, SRA等)中, 會看到如下字樣:“Because of a lapse in government funding,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may not be up to date, transactions submitted via the website may not be processed, and the agency may not be able to respond to inquiries until appropriations are enacted. ”

這意味著此次美國政府停擺期間, 向NCBI提交資料、索要資料註冊號(Accession Number)、更新PubMed索引等相關服務將不會被受理, 直到美國政府重新開張。 然而, 在多數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提供所涉及資料的Accession Number是一個前提條件!如果無法及時獲取註冊號, 勢必會影響親們學術成果發表。

有小夥伴們會問了, 為啥我們國家產的資料要提交到國外機構?據統計, 雖然我國生物組學資料產量約占全球40%, 卻長期缺乏國際認可的國家級生物資料庫系統, 科學家們不得不把寶貴的資料資源提交至國外相關機構(如NCBI、EBI、DDBJ), 形成了高度依賴其他國家生物資訊資源的危險與尷尬局面。 慶倖的是這種局面自2016年開始發生了改變!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生命與健康大資料中心(BIG Data Center, http://bigd.big.ac.cn)於2016年2月29日正式成立 。 中心面向我國人口健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 圍繞國家精准醫學和重要戰略生物資源的組學資料, 建立海量生物組學大資料匯交、存儲與管理的應用與共用平臺, 發展組學大資料系統整合、挖掘與分析的新技術、新方法, 力爭建成支撐我國生命科學發展、國際知名的生命與健康大資料中心。

中心成立兩年來成果不斷。 2018年1月4日, 在剛剛出版的《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資料庫專刊上, 連登四篇北京基因組所生命與健康大資料研究成果, 包括生命組學資料資源建設成果(D14-20)、即時定量PCR內參基因知識庫—ICG(D121-126), 甲基化資料庫Methbank(D288-295)以及基因組序列變異庫—GVM(D944-949)。

四篇文章在核酸研究雜誌的發表, 標誌著我國綜合型生物資訊資源庫建設獲得國際同行進一步認可。

此外, 《核酸研究》編輯在2018資料庫綜述《The 2018 Nucleic Acids Research database issue and the online molecular biology database collection》中提到“The issue begins with broad surveys of resources at major global centres, including the U.S.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 the European Bioinformatics Institute (EBI) and the BIG Data Center at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Ge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生命與健康大資料中心首次以全球知名生物大資料中心的名義登上歷史舞臺!曾幾何時, 在無數生物學教材中關於“美國、歐洲、日本世界三大生物資料中心”的描述將被改寫, 敬請期待!

針對組學原始資料存儲歸, BIGD建立了子庫GSA(Genome Sequence Archive, http://bigd.big.ac.cn/gsa/), 相當於NCBI 的SRA和EBI的ENA。 GSA專注於組學原始資料收集與整合, 並提供免費的資料存儲、共用與訪問服務。 GSA的系統建設遵循了國際核酸序列共用聯盟(International Nucleotide Sequence Database Collaboration, INSDC)的相關標準, 致力於維護我國的資料主權, 同時服務全球。 GSA自上線以來, 已經獲得了同行們的廣泛認可,

目前有來自91家科研單位的282個科研工作者向GSA提交過資料。 積累的組學原始資料已達到440 TB。 GSA存儲的資料已支援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Genome Research等雜誌文章發表。 各位小夥伴們, “手裡有糧, 心裡不慌”, BIGD挺你!

“路漫漫其修遠兮”!誠然, 與建設了30餘年的NCBI、EBI、DDBJ相比,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所生命與健康大資料中心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我們將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砥礪前行!在此, 也真誠地盼望, 在建設屬於中國的世界知名生物資訊資料中心的道路上, 廣大的中國生命科學科研工作者能與我們同行!

PS, 需要註冊、提交組學資料及申請Accession Number 的同學們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不要錯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