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摸實情說實話發民聲 破難題解實困促發展

“傳統產業也應納入到創新體系中”、“為更好地實施生活垃圾分類, 首先應建立法制保障”、“校外培訓機構的授課老師應具有教師資格”……連日來, 來自各行各業的省人大代表在省“兩會”期間就關注的問題發出自己的聲音。

張立野代表:

將傳統產業納入創新體系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在張立野代表看來, 將傳統產業的創新納入到創新體系中是打造企業科技創新的題中之義。

有資料顯示, 2017年, 全省的戰新產業產值占比只有24.7%, 其中合肥占到了50%。 “除合肥以外, 省內其他地市的戰新產業產值占比都不到20%。

”因此, 張立野建議, 將傳統產業的創新納入到創新體系中, 以合肥地區、合蕪蚌為龍頭, 總結經驗, 全省推廣, 力求讓全省的傳統產業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張立野同時建議, 我省還應形成招才引智的體系, 建立人才庫系統。 在高效協同創新體系的運行下,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打造創新型省份建設。

陳長貴代表:

立法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處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2018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60%。 這讓陳長貴代表很是興奮, “這與我今年帶來的議案不謀而合。 ”目前, 我省部分城鄉已全面開展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處理能力得到不斷增強, 但也應清醒地認識到,

社會公眾的參與度與分類投放準確率不高、管理部門協同力度不夠、分類收運體系不完善、混收混運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終端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 “為此, 必須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應是垃圾產生單位和個人的法定義務, 對不按要求進行分類投放的單位和個人設定法律責任。 ”陳長貴表示。

張紅代表:

對培訓機構教師進行註冊管理

“當前, 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從教多年的張紅代表非常關注這個問題, 在她看來, 學生課外負擔加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 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孩子們的課外時間被各種課外培訓給填滿了。 ”因此, 她建議, 借鑒先發地區的經驗, 由省教育廳等部門共同制定規範性檔,

對校外培訓機構設立的基本條件、章程和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培訓專案與課程教材以及教學點的設立等做出規定。

張紅代表還建議, 校外培訓機構在教學要求方面, 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 基於相關學段課程標準組織教學;在師資管理方面, 要求授課教師應當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證, 並進行註冊管理, 明確在職中小學教師不得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有償補課;在課程時間安排方面, 要求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不得妨礙未成年人正常休息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