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泉鎮脫貧產業從傳統農業邁向訂單農業

鎮原縣平泉鎮因地制宜, 科學佈局產業結構, 實行龍頭帶動、訂單生產模式, 大力培育發展設施種植和規模養殖, 帶動脫貧產業從傳統農業邁向訂單農業, 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 記者來到平泉鎮洪河村村民慕明軍家, 看到牛棚中有10多頭牛正在埋頭吃草。 “以前家裡只有一隻羊, 全家收入全靠夫妻兩人在外打工, 全家4口人擠在一個窯洞裡。 ”聊起自家如何從一個貧困戶到脫貧戶時, 慕明軍說,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 從窯洞裡搬出來住進了新房子, 生活真是大變樣, 和以前相比, 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慕明軍告訴記者, 就在他最困難的時候, 縣政府出臺了扶貧政策, 扶貧貸款讓他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他承包了村裡的40畝土地, 搞起了瓜果蔬菜的訂單農業, 同時還搞起了養殖業, 從當初的1只羊到現在的15頭牛, 年收入從原來的1萬元到現在的6萬元。

“我們堅持因地制宜、全面輻射, 相對集中、整體連片的規劃主旨, 整體規劃以洪河為主軸、兩側4000畝川臺地為宜種區進行佈局, 形成了企業、合作社集中種植與貧困戶分戶種植兩種訂單的經營模式。 ”平泉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 洪河川區已經形成了核桃基地、中藥材基地、苗林基地和瓜菜示範基地四塊大型扶貧產業園。 2017年, 棚均收入6000多元, 其中, 貧困戶棚均收入6500多元, 38戶貧困戶因瓜菜產業收入實現穩定脫貧。

”2017年, 平泉鎮探索“331+”模式, 擴大設施瓜菜產業規模, 對該基地大棚進行了加密, 設施大棚總量達到了804座。 通過產業佈局探索新思路, 幫助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實現產業扶貧最大效應。

按照“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合作模式, 平泉鎮通過“外引內聯”, 招商引進陝西家家樂農業有限公司, 與本土紅新種植專業合作社達成合作協定, 貧困戶以入股合作社的方式發展設施種植, 使瓜菜產業種有所成、成有所收, 實現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我們合作社的種植示範和訂單協定, 讓很多農戶積極參與進來, 還解決了群眾的銷售難題。 ”鎮原縣紅新生態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慕紅平說, “下一步, 合作社將以種植太空蔬菜為新的試點,

改變周邊傳統的瓜菜品種, 繼續實行訂單農業, 讓貧困戶摘掉貧困的帽子。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