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嗲哭」上海寧的本幫年味竟然藏在這裡!全都是小辰光的咪道!

昨天是臘八節

你有沒有喝上一碗

熱騰騰的臘八粥呢?

俗話說得好

“進了臘月門, 轉眼便是年”

隨著上海的“臘”味越來越濃

春節倒計時已經正式開始

要想讓年味紅火起來

這個隆冬臘月到底要怎麼過?

老上海寧有話說!

上海甯臘月裡吃什麼

“二十三, 糖瓜粘;二十八, 把面發;

二十九, 蒸饅頭……”

這首關於過年習俗的歌謠你聽過伐

小編必須嚴肅地指出這是北方的習俗

阿拉上海寧根本不是這麼過的

餃子?饅頭?我們通通不約!不約!

[

臘八粥

]

臘月初八, 古代稱為“臘日”, 俗稱“臘八節”, 也叫“佛成道節”。

這一天一定要喝一碗香香甜甜熱乎乎的臘八粥,

預示著來年的日子裡順順溜溜。

除了自己在家裡熬制, 各個寺廟也有在臘八當天免費施粥的傳統, 上海寧也可以到這些比較有名的寺廟, 圖個喜慶, 喝個年味, 求個平安。

施粥點:靜安區靜安寺、黃浦區沉香閣、徐匯區甯國禪寺、普陀區玉佛寺、閔行區大圓通寺、嘉定區雲翔寺、嘉定區護國寺、金山區萬壽寺、松江區方塔園

[

醃臘味

]

一到臘月, 上海阿婆都會在家製作一些“臘味”, 去市場選肉、調料、醃制、風乾, 每一樣都是自己親自動手。

掛在陽臺、屋簷下或者弄堂裡,一股鹹鮮香味直往人鼻腔裡鑽,路過的行人都要流口水。

炒菜還是煲湯放上一點,瞬間香氣撲鼻,鮮美無比,吃起來更是大滿足。

考考你,傳說中的“臘味三巨頭”

你都能說的上來嗎?

蛋餃炒臘肉、蒜苔炒臘肉、芥蘭炒臘肉、荷蘭豆炒臘肉……臘肉和各種時蔬簡直就是臘月裡的完美CP,可以勾兌出冬日裡最鮮美的口味。

臘腸是一種古老的肉食保存技術,從南北朝就開始盛行,醇厚濃郁,回味綿長,越嚼越香,是南方人家臘月裡餐桌上的常客。

上海人做臘魚一般是用草魚或海鰻,將一條大大的青魚清潔乾淨,剖開但不剖斷,中間插上竹簽,整個撐開來放在陽臺外曬開。

[

焋糕

]

上海還有一種地道的年味叫作焋(zhuàng)糕,“焋"就是蒸的意思,想知道最地道的蒸糕是怎麼焋成的,往下看~

先在軋好的米粉中加入白砂糖,用力揉搓,使白砂糖均勻融化在米粉中。

接下來就是篩粉了,用一隻“篩子”進行反復篩。糕粉篩得越細,做出來的糕越顯得晶瑩細膩。

將篩好米粉倒入蒸糕的模具中,用一個雞蛋為模具中的米粉挖一個“窟窿”,然後加入餡料。

隨後將模具蓋上蓋板後倒轉過來,用竹板敲打頂部。目的是為了讓黏在模具上的米粉脫落,使蒸糕成型。

掀起模具,蒸糕就這樣成型啦。掀模具這個動作一定要穩准快,手上稍稍一抖動,說不定糕粉就塌陷了。

將成型的蒸糕小心翼翼地搬到灶頭上,大火蒸煮,同時在灶堂裡添柴火,大火越旺,口感越好。

糯米皮,咬一口,甜甜糯糯的,裡面的餡料有很多種,芝麻、豆沙、棗泥等。最是這一塊方形蒸糕,能讓上海甯體會到過年的氛圍。

[

糖湯茶

]

進入臘月,上海人早晨還會喝“糖湯茶”,有的放蜜棗、棗子,加入一勺白糖或冰糖。

還有人家提前灌熱水瓶裡,明天一早喝,而一些信佛的或者有規矩的人家,聽說還要全日吃素。

上海甯臘月裡都在這裡排長隊

臘月裡正是買年貨的時候

上海寧都買啥年貨

來看看年貨清單中常備的那幾樣

√ 鹹肉類

√ 各種配料食材:八寶飯、春捲等

√ 炒貨和零食

√ 肉圓、乾貨、香腸、蔬菜

√ 添新衣、過年花、裝飾

對於小編來說

最懷念的還是古早味的過年零食

滿滿的都是淳樸的年味

牛皮糖

中國年的香甜就在這顆顆芝麻香裡,香甜粘牙,牙口不好的人就不要輕易嘗試了。

花生牛軋糖

這個藍白棋盤格的花生牛軋糖是很多上海小囡一輩子難忘的年味,奶香和花生在口中糅合的那一刻,幸福感爆棚!

大白兔奶糖

這個不用多說,可以作為上海零食代言人了,小時候去拜年,頭條菌的口袋裡總會被阿姨伯伯們塞滿了大白兔奶糖。

陳皮梅糖

作為零食愛好者,頭條菌我真的超級懷念陳皮梅糖酸甜可口的味道,不過現在似乎很少見了。

九制陳皮

九制梅皮也是饞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新年稱些回去,可以讓孩子也嘗嘗老上海的“古早味”。

萬年青餅乾

老上海的味道不得不提萬年青餅乾,鹹香中帶有一點點油膩爽滑的口感。脆脆香香,百吃不厭,是很多老一輩回味記憶中的味道。

臘月習俗一個都不能少

臘月初八

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喝臘八粥的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三

傳說是“灶王爺上天”之日,上海的傳統食物是粽子糖、麥芽糖和糯米團子,又甜又粘的“糖衣炮彈”,讓灶王爺只說好話。

臘月二十四

掃塵日,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情感願望。

臘月二十五

在窗戶紙上貼春聯、福字、窗花和刻有吉祥圖案的剪紙,還會做豆腐,“腐”與“福”諧音,豆腐代表著祈福。

臘月二十六

年肉一般是指豬肉,而吃“年肉”就是講究要吃紅燒肉,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富裕十足。

臘月二十七

雞音攜“吉”,古又通“急”。殺公雞是指從這一年開始年貨要辦完了,由於製作年貨還需要時間,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所以這天是查漏補缺完成採購的時間。

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避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有些家庭會在當天傍晚還要用柚子葉燒水洗身,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氣與不順。

臘月二十九

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

年三十

除夕就正式開啟了過年了,這一天,貼春聯、點燈籠、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看春晚、放鞭炮,迎接未來一年新的開始。

都說味道最能代表一個人的記憶

隨著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都在千里之外招引著你

一年到頭就盼著這個團聚的時刻

你買好回家的車票了嗎

掛在陽臺、屋簷下或者弄堂裡,一股鹹鮮香味直往人鼻腔裡鑽,路過的行人都要流口水。

炒菜還是煲湯放上一點,瞬間香氣撲鼻,鮮美無比,吃起來更是大滿足。

考考你,傳說中的“臘味三巨頭”

你都能說的上來嗎?

蛋餃炒臘肉、蒜苔炒臘肉、芥蘭炒臘肉、荷蘭豆炒臘肉……臘肉和各種時蔬簡直就是臘月裡的完美CP,可以勾兌出冬日裡最鮮美的口味。

臘腸是一種古老的肉食保存技術,從南北朝就開始盛行,醇厚濃郁,回味綿長,越嚼越香,是南方人家臘月裡餐桌上的常客。

上海人做臘魚一般是用草魚或海鰻,將一條大大的青魚清潔乾淨,剖開但不剖斷,中間插上竹簽,整個撐開來放在陽臺外曬開。

[

焋糕

]

上海還有一種地道的年味叫作焋(zhuàng)糕,“焋"就是蒸的意思,想知道最地道的蒸糕是怎麼焋成的,往下看~

先在軋好的米粉中加入白砂糖,用力揉搓,使白砂糖均勻融化在米粉中。

接下來就是篩粉了,用一隻“篩子”進行反復篩。糕粉篩得越細,做出來的糕越顯得晶瑩細膩。

將篩好米粉倒入蒸糕的模具中,用一個雞蛋為模具中的米粉挖一個“窟窿”,然後加入餡料。

隨後將模具蓋上蓋板後倒轉過來,用竹板敲打頂部。目的是為了讓黏在模具上的米粉脫落,使蒸糕成型。

掀起模具,蒸糕就這樣成型啦。掀模具這個動作一定要穩准快,手上稍稍一抖動,說不定糕粉就塌陷了。

將成型的蒸糕小心翼翼地搬到灶頭上,大火蒸煮,同時在灶堂裡添柴火,大火越旺,口感越好。

糯米皮,咬一口,甜甜糯糯的,裡面的餡料有很多種,芝麻、豆沙、棗泥等。最是這一塊方形蒸糕,能讓上海甯體會到過年的氛圍。

[

糖湯茶

]

進入臘月,上海人早晨還會喝“糖湯茶”,有的放蜜棗、棗子,加入一勺白糖或冰糖。

還有人家提前灌熱水瓶裡,明天一早喝,而一些信佛的或者有規矩的人家,聽說還要全日吃素。

上海甯臘月裡都在這裡排長隊

臘月裡正是買年貨的時候

上海寧都買啥年貨

來看看年貨清單中常備的那幾樣

√ 鹹肉類

√ 各種配料食材:八寶飯、春捲等

√ 炒貨和零食

√ 肉圓、乾貨、香腸、蔬菜

√ 添新衣、過年花、裝飾

對於小編來說

最懷念的還是古早味的過年零食

滿滿的都是淳樸的年味

牛皮糖

中國年的香甜就在這顆顆芝麻香裡,香甜粘牙,牙口不好的人就不要輕易嘗試了。

花生牛軋糖

這個藍白棋盤格的花生牛軋糖是很多上海小囡一輩子難忘的年味,奶香和花生在口中糅合的那一刻,幸福感爆棚!

大白兔奶糖

這個不用多說,可以作為上海零食代言人了,小時候去拜年,頭條菌的口袋裡總會被阿姨伯伯們塞滿了大白兔奶糖。

陳皮梅糖

作為零食愛好者,頭條菌我真的超級懷念陳皮梅糖酸甜可口的味道,不過現在似乎很少見了。

九制陳皮

九制梅皮也是饞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新年稱些回去,可以讓孩子也嘗嘗老上海的“古早味”。

萬年青餅乾

老上海的味道不得不提萬年青餅乾,鹹香中帶有一點點油膩爽滑的口感。脆脆香香,百吃不厭,是很多老一輩回味記憶中的味道。

臘月習俗一個都不能少

臘月初八

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喝臘八粥的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三

傳說是“灶王爺上天”之日,上海的傳統食物是粽子糖、麥芽糖和糯米團子,又甜又粘的“糖衣炮彈”,讓灶王爺只說好話。

臘月二十四

掃塵日,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情感願望。

臘月二十五

在窗戶紙上貼春聯、福字、窗花和刻有吉祥圖案的剪紙,還會做豆腐,“腐”與“福”諧音,豆腐代表著祈福。

臘月二十六

年肉一般是指豬肉,而吃“年肉”就是講究要吃紅燒肉,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富裕十足。

臘月二十七

雞音攜“吉”,古又通“急”。殺公雞是指從這一年開始年貨要辦完了,由於製作年貨還需要時間,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所以這天是查漏補缺完成採購的時間。

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避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有些家庭會在當天傍晚還要用柚子葉燒水洗身,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氣與不順。

臘月二十九

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

年三十

除夕就正式開啟了過年了,這一天,貼春聯、點燈籠、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看春晚、放鞭炮,迎接未來一年新的開始。

都說味道最能代表一個人的記憶

隨著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都在千里之外招引著你

一年到頭就盼著這個團聚的時刻

你買好回家的車票了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