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創丨老家味道:貼餑餑熬小魚

臘月初八喝粥是農村人世代沿襲下來的民俗。 除此之外, 還有一種食物卻越來越為人們推崇:這就是帖勃勃熬小魚。

現在五十歲左右往上數,

從小到大生活在七裡海周邊村莊生活過的人, 多數都會說自己是吃餑餑長大的。

過去生產隊分糧食, 粗糧多細糧少。 老百姓平時以吃粗糧為主, 逢年過節才吃上幾頓細糧。 粗糧主要就是玉米麵子、高粱面子, 白麵和大米才是細糧。

玉米麵、高粱面吃的時候, 主要就是和麵貼餑餑或做窩頭。

查檔案資料才清楚, “餑餑“主要是北方人的叫法, 自清朝初年就開始出現了, 是滿族人的傳統食物。 滿族人入關以後, 把遊牧民的生活習慣帶入關內, “餑餑"逐漸在北方開始普及, 連讀音都是過去滿族人的發聲。 它的特點是易於攜帶不易變質。

現在七裡海周邊鄉村民間, 還習慣把出門兒帶乾糧統稱為“帶餑餑“, 把吃中午飯泛稱為“吃餑餑"。

餑餑的做法其實比較簡單, 要用農村大鐵鍋才行。 大鐵鍋貼出的餑餑, 一面是焦黃脆香的嘎嘎, 這樣餑餑嚼起來適口些, 容易咽下去。 也有不貼鍋裡, 直用平竹屜蒸餑餑的。

以玉米麵貼餑餑為例, 先把適量玉米麵放面盆裡, 準備好五六十度的熱水, 用筷子邊加水邊攪拌, 感覺水和麵比例粘度差不多了, 再一手扶盆邊兒, 一手在面裡反復揉捏, 揉捏成麵團以後, 放在旁邊稍微醒幾分鐘。 然後把大鐵鍋放上一瓢多水, 先把鍋燒熱, 涼鍋貼餑餑是貼不住的。 農村有句常說的歇後語叫“涼鍋貼餅子一一要溜走", 說的就是這道理。

等鍋燒的水響邊了, 舀一碗涼水放鍋臺上, 先分別用兩手在碗裡蘸水, 從面盆裡捧揪一塊麵團兒,

稍用力按成餅狀後, 變成一隻手掌心朝上, 托著面餅子, 沿著鍋裡的水邊兒貼在鍋裡。 然後, 雙手再蘸水揪一個麵團兒, 繼續貼下一個, 直到都貼完。 蓋上鍋蓋旺火燒火, 二十左右分鐘, 一鍋貼餑餑就熟了。

還可以在熬魚鍋裡貼餑餑。 就是先在鍋裡開始熬魚, 在魚半熟的時候, 掀開鍋, 貼上餑餑一塊兒燒熟, 這叫“一鍋兒熟“。 現在這種做法, 已經成為地方名小吃:“貼餑餑熬小魚兒"。

其它材料的貼餑餑也差不多這做法兒。

那時候吃的餑餑的種類不少。 幾乎凡是可以磨成面穀物類糧食, 都可以用來做餑餑。 過去七裡海周邊村裡, 玉米麵、高粱米面的餑餑是主要的。

糧食短缺的那年代, 我們還吃過揣入白菜葉子的菜餑餑, 野稗子面兒餑餑,

野蒿仔兒面餑餑, 玉米麵攙入各種野菜的野菜餑餑等等。

那時候吃這些餑餑可不是為了保健養生, 純粹是為了能填飽肚子啊!

我的一個本家二叔跟我說過, 六十年代初他在現在東麗區的四合莊中學上學, 一天定量四兩糧, 吃不飽啊。 春天, 學校就把操場四周的大柳樹每班分包幾棵, 由本班學生上樹把柳樹葉擼下來, 洗淨了揣上玉米麵貼成餑餑分著吃。 玉米麵揣上三分之一苦澀的柳樹葉子, 吃在嘴裡難以下嚥。 可沒轍呀, 肚子實在餓的不行啊。

吃貼餑餑, 曾經是幾十年以前農村老百姓飯桌上的主食。 那年月, "瓜菜代"、“吃四兩"、“吃八兩"等等, 可都是鄉親們平均每天分到的定量糧食啊!真能頓頓吃上玉米麵餑餑的,

也算是當時的小康之家呀!

凡是吃餑餑長大的, 現在再提起說去天天吃餑餑, 估計首先是胃裡冒酸水兒。

現在, 餐桌上的貼餑餑早已沒了蹤跡。 再想吃貼餑餑, 絕不是為了填飽肚子, 而是為了健康, 為了養生, 亦或是咀嚼回味早已逝去的、曾經貧窮的味道!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 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 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