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天放:“線上教育”市場規模龐大,亟待規範

作者:劉天放

教育部日前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 中國的慕課建設與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 多所高水準大學陸續在國際著名課程平臺開課, 有關高校和機構自主建成10餘個國內慕課平臺, 460余所高校建設的3200餘門慕課上線課程平臺, 5500萬人次的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課程, 我國慕課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線上教育打開你的知識空間, 使用者規模達1.44億, 線民使用率近兩成。 (1月23日《人民日報》)

我國的線上教育如火如荼, 這表明人們的求知欲在增強, 而網路為人們的需求提供了最大便利。 線上教育讓“隨時隨地學習”多了一條門路,

只要輕點滑鼠或動動手指, 就可以接受高品質的線上教育。 而線上教育不僅是打開了知識空間那麼簡單, 更是一種全新的認知過程, 使知識的傳授不再只限於師生之間, 而是需要更關注進度設計、使用者感受、社會參與等。

線上教育無論是針對哪一個受教育物件, 都能滿足不同需求。 除了中國大學慕課、網易公開課等免費通識類教育課程之外, 越來越多專業細分的教育平臺也湧現出來。 既有專注于從幼稚園到高中階段的“K12”基礎教育, 又有應對雅思、託福、公務員等專門考試的線上培訓, 還有闖關做題等工具類的應用等教學資源豐富且新穎的教學方式。

互聯網給教育帶來了顯著的變化,

這種變化不僅表現在時間空間上的突破, 更體現在教育的教、學、評、測等多個環節。 便利的學習方式, 使全國中小學網路接入占比達到了89.8%, 為縮小教育差距乃至為貧困地區孩子開一扇窗戶。 據業內人士估算, 目前中國線上教育用戶數量過億, 市場規模達數千億元。 2016年, 中國線上教育市場規模達到1560.2億元, 同比增長27.3%, 2017年市場規模預估預計達1941億元, 之後幾年將繼續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長, 到2019年將超過2600億元。

然而, 線上教育在繁榮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問題。 正像報導中提到的, 線上教育玩噱頭, 提供“空頭支票”, 或承諾的“答疑解惑”慢吞吞。 此外, 線上教育產品主要是針對“應試教育”, “這其實與網路教育的素質全面、優質均衡等目標是背離的。

”還有, 線上課程屬於市場行為, 行業內魚龍混雜。 據新華社日前報導, 隨著線上教育熱起來, 一批網紅教師隨之應運而生, 線上教育網紅教師月收入過十萬, 有的年收入突破百萬, 有老師稱2天能記1千個單詞。 可見, 線上教育市場亟待監管和規範

線上教育是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 但其品質取決於學習者是否有很強的自律性, 即是否能“坐得住”。 線上教育資源因為網路的共通所以資源的品質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比較優越, 可無論是什麼學習方式都要考慮一個吸收量。 線上教育可以人們接觸到品質最好的教育資源, 但相對於氛圍來說更要求很強的自律。 誠如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余勝泉所言:“線上教育是互聯網革新課程的重要形式,

但淺層學習、保持率低等也是常見問題。 ”

可見, 僅有線上教育的市場、規模、人數乃至巨大盈利還顯得遠遠不夠, 畢竟, 線上教育的目的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習者, 但學生的線上學習究竟取得了多少成效, 卻無法知曉。 從世界範圍來看, 線上教育經歷了網路普及後十幾年的實踐, 最後被證明成功的少之又少。 而且, 教育行業的服務評價相對複雜, 至今在行業內沒有一個大家認可的評價模式與標準。

線上教育是好事, 但一定要謹防因不規範和盲目擴張造成的負面影響。 線上教育是教育的必要補充, 可如果總是無序競爭, 就是在“空轉”, 反而浪費了資源、時間、精力。 由此, 加強行業自律是一個方面, 更需要加以規範。

否則, 受影響的不僅是線上教育的學習者, 而是整個國家的教育。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