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陽市羅江區:貧困戶農產品交易專場暖心提氣

國際線上四川消息(沈序明 通訊員 范剛):1月27日早晨7點不到, 院子裡的霜凍還未融化, 德陽市羅江區禦營鎮萬壽村的貧困戶孫克清就按捺不住心裡的激動了, 起床來到廚房, 搬下石塊, 揭開木箱蓋子:“老伴快起來, 豆腐壓緊實了, 咱早點趕場去!”孫老伯想到今天就要去“市場”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藝, 賣了豆腐再買些年貨回來, 別提多高興了。

活動現場(攝影 沈序明)

當天上午, 德陽市羅江區禦營鎮範家大院旁的幸福路兩邊熱鬧非凡, 路口大拱門上的“貧困戶農產品交易專場”幾個大字醒目而溫馨。 原來, 這裡今天將舉行貧困戶農產品交易專場義買活動。

孫克清老兩口是最先到市場的“賣家”, 豆腐剛放下, 清香地道的膽水味就吸引了禦營鎮政府老幹部楊東時。 “老孫, 你這豆腐壓得緊, 拿來凍豆腐乳最合適了, 就全賣給我吧。 ”三言兩語間, 買賣完成。 讓孫克清尤為暖心的是,

本來兩磨豆腐只賣40元, 而楊東時卻堅持給了60元。

活動現場(攝影 沈序明)

農家土雞土鴨、土雞蛋鴨蛋、青菜、大豆、紅薯、大米……琳琅滿目的農產品擺滿了臨時搭建的愛心集市。 由德陽市羅江區委宣傳部、區扶貧移民局、禦營鎮政府組織的“貧困戶農產品交易活動”熱鬧又喜慶,

吸引了本地幹部群眾、企業家, 外來的遊客、愛心人士紛紛前來選購自己心儀的生態農產品, 用特殊的方式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劉老伯, 您這花生和大豆飽滿又乾淨, 我買下給女兒打豆漿, 營養好。 ”羅江區經科局的幹部陳佳買下兩大袋花生和大豆, 硬遞給買花生的劉紹伯兩百元錢。 “雖然劉老伯按市場價只收一百元, 但我認為, 貧困戶能用自己的勞動來獲得收入, 而不是單純的等靠, 這樣的獻愛心方式我覺得很值, 很有意義。 ”陳佳高興地說道。

太平村的王維元很快就出售了100斤大米和5只土鴨, 拿著一疊厚實鈔票, 王大爺有些哽咽:“今年政府和幫扶部門給家裡改了衛生廁所和廚房, 修建了院壩,

今天家裡的農產品還可以被高價買走, 如今趕上了這麼好的時代, 一定要種好莊稼, 將政府送來的豬養好, 勤勞致富, 不忘黨的恩情和社會的關心, 2018年一定脫貧!”

活動現場(攝影 沈序明)

“買只大紅土公雞來過年, 營養又喜慶。 ”來自成都的帥小夥王光說,

幾天前就在“朋友圈”看到這裡要辦貧困戶農產品交易活動, 覺得特別有意義, 就特地開車過來了, 在買到農家生態農產品的同時, 也算獻上一份愛心。

義買活動熱鬧的進行著, 愛心企業的義賣活動更是讓貧困戶以最低價格買到了心儀的年貨。 禦營場鎮的劉花椒超市將“微型超市”搬到了愛心集市。 “牙膏、洗衣粉、調味品、蛋糕飲料等產品全是零利潤銷售。 ”超市負責人劉莉莉說, 全社會都在為消除貧困, 實現小康而努力, 作為個體工商戶, 也要肩負起社會責任, 為扶貧工作貢獻一份力。

據悉, 德陽市羅江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斷探索扶貧機制辦法, 此次貧困戶農產品交易專場的成功舉辦, 豐富和改變了在各類節日來臨之際單純為貧困戶送慰問品、慰問金的幫扶形式, 在對貧困戶扶志、扶氣,提升其實現自我造血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該區將建立起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的長效機制,根據時令季節和貧困戶的銷售需要不定期舉辦類似活動,作為另類扶貧措施的有益補充,最終實現貧困戶脫貧奔康。

在對貧困戶扶志、扶氣,提升其實現自我造血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該區將建立起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的長效機制,根據時令季節和貧困戶的銷售需要不定期舉辦類似活動,作為另類扶貧措施的有益補充,最終實現貧困戶脫貧奔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