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歲兒子野營,媽媽偷偷尾隨,聽到兒子的一席話,媽媽幡然醒悟

每一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都希望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邊, 照顧好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 孩子也需要獨立, 離開媽媽的懷抱。 媽媽應該適應孩子的成長, 而不是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 影響孩子的正常交際和生活, 這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劉怡在生軒軒前曾經生過一個孩子, 那個孩子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存活下來, 這對劉怡的打擊很大。 那時候劉怡痛苦萬分, 每天躲在屋裡以淚洗面, 恨不得隨那個孩子而去了。 劉怡甚至為此自殺過, 所幸老公張良發現的及時, 這才挽回了生命。 後來張良帶著劉怡到處旅遊, 花了3年的時間, 她才慢慢走出了心理陰影。 平時生活中, 張良和婆婆也細心照料著劉怡。

所以軒軒出生後, 劉怡對軒軒的依賴性和控制欲都很強。 軒軒的生活都是劉怡一手打理的。 軒軒出生後, 不管軒軒去哪, 除了上學的時間, 劉怡視線都不會離開軒軒的身上, 甚至軒軒上廁所, 劉怡也會跟著。 有時候, 軒軒正在上課, 劉怡也會想方設法的去看看他。 劉怡也知道這樣跟著軒軒不好, 但是她克制不住自己的內心, 總是這樣一錯再錯。 張良也開導過劉怡,

可是劉怡還是做不到讓軒軒獨自生活, 哪怕是獨自在同學家玩。

這一跟就是8年, 軒軒8歲了。 一次學校組織野營, 軒軒躍躍欲試, 很想去參加。 可是劉怡從知道就一百二十個不願意, 她不想軒軒獨自去做什麼。 張良不停的勸導還是說不醒劉怡, 劉怡死活不同意軒軒獨自去參加。 最後還是在張良不斷的保證聲下和繪聲繪色的勸導下, 才勉強答應軒軒可以去參加。 軒軒高興壞了, 張良也鬆口氣, 就劉怡臉上掛著淚珠。

第二天一大早, 劉怡就頂著熊貓眼起床, 幫軒軒收拾了野營需要的一切。 目送著軒軒上了校車, 劉怡沒跟張良回家, 而是說要外出逛逛。 張良以為劉怡想開了, 讓她出去走走, 也是好事。 可是等晚上軒軒回來的時候愁眉苦臉, 還是跟著劉怡一起回來的。

見到張良, 軒軒就委屈的大哭, 說, 媽媽偷偷尾隨, 一直跟著他們野營的隊伍, 中間被老師發現了, 老師就讓軒軒跟媽媽一起回來了。 為此軒軒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 說他是離不開媽媽的小寶寶。 最後, 軒軒對劉怡說:“媽媽,

我不是小孩子了, 我也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 你這樣一直跟著我很煩, 求求你別跟著我了。 ”

聽了軒軒的這一席話, 劉怡幡然醒悟。 原來這麼多年來, 她以為自己是在保護孩子, 沒想到卻把孩子壓得太緊。 孩子已經8歲了, 不再是曾經躲在她懷裡的小娃娃, 他現在可以獨立面對很多事情, 他也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 劉怡頓時淚流滿面, 張良也無聲的安慰著她。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就能獨立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父母的過度保護會讓孩子黯然失色,還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的過分陪伴,也會讓孩子喪失獨立的能力。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只有後悔的份了。

父母適時的放手,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孩子大了就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了,父母總是干涉,讓孩子稱了扶不起的阿斗,沒有自己的主見,是極其嚴重的事。戀子情結和戀母情結都是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成年以後的生活有很大影響。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就能獨立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父母的過度保護會讓孩子黯然失色,還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的過分陪伴,也會讓孩子喪失獨立的能力。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只有後悔的份了。

父母適時的放手,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孩子大了就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了,父母總是干涉,讓孩子稱了扶不起的阿斗,沒有自己的主見,是極其嚴重的事。戀子情結和戀母情結都是不健康的家庭關係,對孩子成年以後的生活有很大影響。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