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天入地”寫宏篇

——中鐵十七局重慶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施工紀實

通訊員趙桂軍、趙純坤、武慧、任寧

圖為中鐵十七局承建的重慶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

坐高鐵到鬧市中心零換乘, 暢通無阻到達目的地, 1月25日, 隨著中鐵十七局集團承建的全國最大的地下火車站——重慶沙坪壩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專案開通運營, 沙坪壩區市民圓夢了。 這一宏篇巨制被譽為“上天入地”的超級大工程, 為城市發展地下交通綜合樞紐提供了借鑒。

該工程是由重慶市政府與鐵路總公司合作建設的示範專案, 也是全國首例高鐵車站上加蓋城市綜合體開發的案例、國內首座深入地下8層的鐵路綜合交通樞紐, 最大埋深47米, 總面積28萬平方米, 相當於39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

位於三峽廣場商圈的沙坪壩站, 顛覆了以往的設計理念, 為最大限度節省空間, 該工程採用地下8層、地上2層的設計方案,

打造集高鐵、軌道交通、城市鐵路、公交、出租、社會車輛、人行交通、物業開發於一體的現代化城市核心區綜合交通樞紐, 分三個階段建設, 堪稱國內地下空間利用的極致。 2020年全部建成投運後, 多種交通方式換乘距離均在200米以內。

沙坪壩綜合樞紐在5.4萬平方米的上蓋部分, 佈置了6棟超高層建築以及商業樓群, 其中, “雙子塔”樓高180米。 物業開發面積達49萬平方米, 相當於再造了6個三峽廣場, 並提供了4000餘個社會停車位。

該工程於2013年5月開工。 承建單位中鐵十七局建立局指揮部+工作組+外聘專家的模式, 抽調精英組建沙坪壩樞紐工程指揮部, 在資金、物資、人才和技術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援。 中鐵十七局董事長、黨委書記盧朋,

總經理文珂要求細化施工組織, 創新施工技術, 打造精品工程, 爭創“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該交通樞紐綜合體共用的建築深基坑開挖面積約6萬平方米, 最大深度47米, 離周邊高層建築最小距離僅6米, 是全國都罕見的超大型基坑, 站房上還要加蓋180米的超高層建築。 經專家會商, 確定了板肋式錨杆防固方案, 整個基坑圍牆上, 光鑽“柱狀隧道”就8000多個, 8000多束錨杆把基坑牆體“緊抱”。

“將爆破震速控制在每秒0.5至1釐米, 只有在距離爆破中心50至60米、20余層樓高會有少許震感, 而對附近居民及建築物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指揮長屈家奎說, 這一成果目前已推廣至廈門地鐵一號線等工程建設上。

施工中, 指揮部開展繁華城市核心區複雜環境條件減振防塵爆破、繁華城市核心區大面積岩石邊坡開挖支護等一系列技術研究,

通過技術創新, 確保了施工順利進展。 他們利用BIM新技術, 瞭解專案結構體複雜情況, 加快管理團隊有效、準確決策速度, 類比施工流程, 合理安排工序轉化。 建立工序、工藝樣板區, 引導專案品質工作。

工地現場, 塔吊林立, 為保證安全運轉, 每台塔吊安裝了防碰撞監視設備, 配備塔吊黑匣子, 實現塔吊群塔安全控制、塔吊吊運重量控制、防碰撞保護、吊裝區域監控及塔吊的資料化管理。

該工程是在原火車站基礎上進行改建, 與站東、站西、站南路交通疊加。 指揮部科學統籌施工時序、合理組織車輛通行, 採取“減壓、分流、重構、補缺”措施,

保障施工期間區域交通整體平穩運行。 同時, 在交通要道口, 修建臨時人行天橋7座, 做到施工不影響地上車輛通行和市民出行。

該工程位於商圈, 周邊居民50余萬人, 為此, 指揮部成立文明施工領導小組, 優化施工工法, 嚴控噪音源, 降低粉塵。 對住宅區等進行雜訊監測, 做到施工噪音不超標。 為降低粉塵, 配置5台射程30米的控塵霧炮機, 長長的水霧噴灑在新開挖的渣土上空, 看不到揚塵。

因前期原因, 2016年初, 該工程施工進度比總工期滯後8個月。 環境干擾大, 工程技術複雜, 施工難度大。

指揮長屈家奎、党工委書記李子勤一班人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以空間換時間, 見縫插針找活幹。 細化作業面, 將深基坑開挖分為一、二、三期, 將上蓋分為東、西側和站房,將道路改造分為站南、站東,成立若干挖孔樁工班,指揮部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四公司、五公司、建築公司參建人員齊心協力。主體結構施工中,每天施工人員3000余人,日均消耗鋼材1000多噸、混凝土用量3500立方米以上,24台塔吊交叉作業,創造了重慶速度,為總工期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鐵十七局沙坪壩專案持續開展大會戰,參建人員夜以繼日,披荊斬棘,在人們視線不及的地下深處,用智慧和汗水攻克技術難題,把工程難點變成了工程亮點。

沙坪壩站是成渝高鐵中間站,投用後,市民從該站出發前往成都,路程時間可縮短至58分鐘,實現了成渝一小時交通圈。

將上蓋分為東、西側和站房,將道路改造分為站南、站東,成立若干挖孔樁工班,指揮部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四公司、五公司、建築公司參建人員齊心協力。主體結構施工中,每天施工人員3000余人,日均消耗鋼材1000多噸、混凝土用量3500立方米以上,24台塔吊交叉作業,創造了重慶速度,為總工期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鐵十七局沙坪壩專案持續開展大會戰,參建人員夜以繼日,披荊斬棘,在人們視線不及的地下深處,用智慧和汗水攻克技術難題,把工程難點變成了工程亮點。

沙坪壩站是成渝高鐵中間站,投用後,市民從該站出發前往成都,路程時間可縮短至58分鐘,實現了成渝一小時交通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