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北梁回遷的回族居民 歡喜搬新居 方便做禮拜

北梁回遷的回族居民

歡喜搬新居 方便做禮拜

每天透過自己家新房窗戶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清真寺, 老費心裡特別踏實。

老費名叫費志誠, 今年62歲, 北梁回族群眾。 當初北梁拆遷改造時, 他很支援, 只是有個問題很關心, 那就是能否儘量回遷, 不離開清真寺。

老費的這個想法, 與回族群眾圍寺而居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據瞭解, 清真寺也稱禮拜寺, 與穆斯林群眾一生的生活息息相關。 它是穆斯林群眾的宗教活動中心、宣教中心、宗教教育中心、文化中心、處理民事的中心和聯繫交往的中心。 穆斯林每日五次的禮拜、每週的聚禮、每年的“會禮”、嬰兒初生時命名和亡人的殯禮等都要到寺內請阿訇主持舉行。

有關婚姻、遺產、商業等糾紛, 也都要前往清真寺內按教法規定解決或調處。 因此, 能夠居住在清真寺周邊, 是包括老費在內的北梁回族居民的共同心願。

改造前的老北梁

如今, 老費的這個心願達成了。 他新房所在的北梁新區西二區, 周邊有好幾個清真寺, 特別是附近的三個, 步行七八分鐘就能到。

當然, 更大的變化來自居住條件的改善。

“我們以前就住在這棟房子前面的土房子裡, 四五代人擠在百十來平方米的一個院子裡, 一家也就十幾平方米。 家裡有時候多來幾個客人, 地下都走不開, 還得上炕呢”。 老費向記者回憶起在棚戶區時的生活。 他告訴記者, 過去不僅房子小, 生活也很不方便, “做飯過冬都要燒爐子, 早上起來上廁所, 上的是旱廁不說, 還得排隊, 有時候梁上沒水了, 就得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擔水, 出來進去都是泥街道, 下點雨乾脆就走不成了。 ”

而如今的新房,

不僅面積比過去大, 裝修也比過去好, “把能想到的東西都幫我們裝好了, 全部精裝修, 衛生間的水池子、馬桶, 廚房的櫥櫃、燈都是現成的, 我們又添了點家俱就直接拎包入住了。 乾乾淨淨的, 過年都不用咋收拾。 ”更重要的是, “水電齊全, 想啥時候用就啥時候用”, 連社區的路都是柏油馬路, 真是“方方面面都好”。

除了老費, 還有近900多戶選擇回遷的北梁棚戶區居民也領到了北梁新區西二區的新房鑰匙。 據回民辦事處富聖明社區主任張麗萍介紹, 北梁新區西二區基本上都是北梁的回遷居民, 以少數民族特別是回族群眾居多。 社區現有住房2006套, 其中有288套是保障房, 其餘的都是產權調換的房子。 目前, 900多戶已經領了鑰匙, 400戶正在裝修,

還有一部分裝修好的保障房住戶已經入住。 社區物業也已經啟用。 年後, 社區將進行整體綠化, 健身器材等其他的基礎設施也將陸續投入使用。 老費和他的鄰居們很快就會在社區裡有休閒娛樂的地方了。

搬新家時, 老費的老伴兒把在老房子養的花帶來了。 新家陽光充足, 一直蔫兒著的綠色植物居然重新煥發了生機, 開出花來。 記者順著老費的指向看去, 那花紅豔豔的, 果然開得正盛。

評論

以民為本贏民心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過程中, 問及老費對新家的感受, 他說的頭一句話便是, “很好, 感謝我們國家, 感謝党, 感謝習近平總書記”。 一句“我們”, 把一個少數民族群眾對國家和城市的歸屬感表現無遺。

如同當初考慮到回族群眾“圍寺而居”民族習慣,

政府決定在清真寺周邊建設回遷安置房一樣, 目前已經接近尾聲的北梁棚戶區搬遷安置工作, 仍然秉持著以民為本的工作原則。 辦理手續、社區管理、物業服務, 無不以成熟的北梁經驗為指導、以群眾的正當需求為前提、以公開公正公平為準繩, 相信不久的將來, 北梁棚戶區搬遷改造工程必將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