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推動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免費開放 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

 28日下午2時, 中國吉林網、吉林發佈、吉林省人民政府網特別邀請到吉林省政協委員、省文化廳副廳長兼文物局局長金旭東做客2018吉林兩會新媒體直播間。

主持人:近年來, 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域的重要位置, 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切實推動落實。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 “加強文化強省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能請您具體談談省文化廳的規劃和部署嗎?

金旭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文化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

這是社會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按照十三五的規劃, 在今年, 在下一個五年當中, 我們在整個文化體系的構建工作要滿足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 進一步完善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更多、更優質的服務。 滿足人民群眾在新時代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我們要推進整個公共服務文化體系免費開放的相關的工作。 第二方面要推進我們的數位博物館、數位圖書館、數位文化館, 推進全省數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平臺建設, 進一步為全省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第三我們要加大對貧困地區公共資源的建設, 建設吉林省新的大劇院、圖書館和近現代史展覽館。
2018年, 我們將圍繞悅動吉林、健康生活,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豐富群眾的文化活動。

主持人: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吉林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 特別是近年來實施的“吉劇振興工程”,引領、帶動全省戲曲事業快速發展。 2017年度, 吉劇《寶貝回家》、京劇《楊靖宇》榮獲吉林省第十二屆長白山文藝獎。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 推動“吉劇振興工程”,在推動“吉劇振興工程”方面, 今年咱們有哪些計畫嗎?推進吉林文藝發展方面, 省文化廳有哪些謀劃和佈局?

金旭東:我們的工作導向很明確, 要製作一批思想精良、製作精良、能夠體現吉林特色的優秀作品。 同時我們還要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相統一,

此外, 吉劇振興工程也是我們現在全力推進的工作, 我們既要發揮吉劇振興的引領作用, 還要創作一批能傳播當代價值、體現吉林特色的優秀文藝作品, 創造一批反映主旋律, 反映現實題材的作品。 比如像春節、元宵節、東北亞博覽會、改革開放40年等重要的節點, 要創造一批優秀的作品, 吉劇對於我們來講, 要打造一個非常高的水準, 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 不過我們也有非常好的基礎, 比如當年的《桃李梅》, 去年被很多劇組所引進, 去年我們還舉辦了活動, 叫“同城桃李梅”, 將秦腔、豫劇等等引進長春, 大家同城, 鬥唱桃李梅, 這也是一種創新。 我們的吉劇現在是不斷上升的階段, 今年我們即將製作原創大戲《春去春又回》,
我們希望能夠產生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主持人:十九大報告高度肯定了文化對國家、民族的重要意義, 以及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作用, 並為相關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 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 “認真實施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 那麼, 省文化廳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見有哪些思考和規劃?

金旭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它實際上是一個大的課題。 也是“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 它涉及的部門很多, 但是對文化部門來講, 我們其實是兩個方面。 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緊密相關的。

一個是文物工作, 一個是非遺工作。 可能大家對吉林省的文物工作和非遺工作都不是太熟悉。 簡要介紹一下, 吉林省現在的文物, 我們叫不可移動文物。 古遺址古墓葬, 像吉林大學、偽滿國務院、偽滿皇宮這種叫不可移動文物, 吉林省有9153個。 還有7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343個吉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107個博物館。 根據我們第一次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 我們的文物大約有77萬件, 文物存量最大的一個單位是吉林省博物院, 大約有12萬件。 吉林省博物院當中的字畫, 包括古代字畫和近現代字畫張大千齊白石等等。 他們的字畫這個水準在全國是比較高的。 所以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講, 我們省是有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 從總量上來講,我們說9153在全國是24位,不算高。但是由於吉林省特殊地緣的優勢,我們在中國整個文物保護體系中,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中,是站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國家文物局認為說在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就是一個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所以從這方面講,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怎麼把這些靜態的文物活起來?這個也是總書記對文物工作的一個基本的要求。這些看著離我們生活很久遠的文物,怎麼跟我們的現實生活能夠發生聯繫?怎麼能為我們現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產生作用?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那就兩條路,一條是我們要做精,要把最優秀的部分跟吉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舉幾個例子,例如長白山,我們在長白山下,通過四年的考古發掘,發現一座金代皇室記載長白山的神廟,這個神廟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今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評中國六大考古發現,它是其中之一。長白山區域,我們講它的自然景觀環境,它的植被,都非常具有優勢。但是這個區域關於它的文化一直處於一個不是很清楚的狀態。這個神廟的發現,對長白山整個歷史的定位,整個歷史價值都極其重要。這些就是我們要把它做精,把文物本體展示做起來,然後跟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一個有機結合,產生一種化學反應來推動這件事。通過這些方式讓大家瞭解,我們在歷史上,我們這個區域,又有著怎樣的一種傳統?這種傳統又傳遞著怎樣的一種精神?我想這對大家,對於我們傳承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有積極的作用。從吉林的角度,我們有了自身的優勢。另一方面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角度來說,我們有兩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滿族剪紙和朝鮮族農樂舞。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大家比較關注的前郭冬捕。從非遺的角度來講,它已經成為一種吉林省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它對當地的旅遊知名度的推動是非常大的。我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跟文物工作一樣。也是怎麼進一步跟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怎麼進一步做活?這個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還有一個是國家現在重點推動的工作。現在故宮的文創產品做得風生水起,在全世界範圍之內,故宮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新的標識。文化創意產品的一個標識,那吉林在這個方面怎麼辦?我們的省博物院,我們的省圖書館,我們的偽滿皇宮博物院,列入了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的第一批試點單位。文創產品分為兩種形態,是把古代的文物高仿複製過來,這是一種傳承的方式。另一種,我們現在更鼓勵的方式是,根據我們古代遺存蘊含的那種精神內涵,跟我們現在的時尚,跟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創造。故宮的東西為什麼大家喜歡?就是因為他把古代文化的核心內涵,和我們現在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是文化傳承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通過這些工作,再通過文物非遺知識的普及,非遺進校園,和博物館跟教育的結合等方式,使我們的優秀文化傳承體系越來越完美。讓大家瞭解我們的吉林,瞭解我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主持人 :實際上我們的文物既是有價的,又是無價的。有很多的線民也想瞭解,咱們吉林省有沒有一些特別不為人知的古代文物?

金旭東:那其實是很多的。比如說吉林省最早有人類是什麼時候?100萬年前。這可能大家都不太知道,吉林省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跡,是100萬年,在前郭王樸屯附近,我們發現了一個舊石器時代的一個地點。大家知道,人類的發展史大約300萬年,所以吉林省能有100萬年前的遺存,全國也是比較少見的。從全國角度來看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扶余文化、渤海文化,在全世界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從西漢初年一直到唐代,吉林省一直是東北亞的文明中心。

主持人:現在央視有一個節目《國家寶藏》,有很多的年輕人,90後、甚至00後,都很喜歡,都愛上了文物,您覺得這個現象對年輕人來說是什麼樣的意義呢?

金旭東:這個我覺得非常重要,下一代的這種傳承,從傳承體系來講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以往我們可能覺得這從宣傳角度來講是一個重大突破。這個突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幾年的發展,尤其是故宮這些年的努力和國家文物局的努力是緊密相關的。文化部門緊密配合,不停地對社會在進行宣傳、呼籲。正好是有了這兩個點。隨著不斷有新的很重要的考古發現,同時隨著我們的宣傳手段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接地氣,越來越被孩子們所喜歡。這就是我們民族,我們國家文化在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抗日英雄楊靖宇的英雄事蹟,2017年全國兩會前,駐吉全國政協委員通過深挖東北抗聯歷史,重走抗聯路,重溫了那段紅色記憶,他們感受到,建立“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教育基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為此,駐吉林全國政協委員呼籲儘快建立“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教育基地”,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了“啟動建設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教育基地”。您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金旭東:東北抗聯的這段歷史,在中國革命歷史當中是一段非常可歌可泣的歷史,根據我的瞭解,抗聯11路軍最終活下來的只有兩位,其他人都犧牲了。犧牲中最大年齡,楊靖宇35歲。這是一段值得我們特別銘記的歷史。從2012年黨中央和國務院開始啟動了革命文物的保護。國家文物局在認真的落實這件事情。從我們廳的角度來講,我們制定了一個抗聯文物保護的三年計畫。首先是把吉林省境內的所有抗聯遺存,進行了一次調查。我們現在基本上確認,在吉林省境內是有500處抗聯的遺跡。但是由於當時抗聯非常的艱苦。一般的歷史遺存,無論是墓葬也好宮殿址也好,它都留下了很多具象的東西。但抗聯留下的東西不多,很多都已經壞掉了。現在還能看到一些先烈的墓葬。我們現在實行的保護計畫。從去年開始,今年能做完。我們給500個遺址全部立上碑。就把這個地方到底發生什麼標記出來。石碑這個東西至少是2000年不壞的。就讓我們的後人能夠銘記這段歷史。對於這500個遺址,現在有一些各地的黨委和政府,對這個事情逐漸在重視。像有一些區已經開始把這些地方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做成傳承革命文化,把它做大。一些全國政協委員到靖宇縣去視察的時候,看到靖宇縣有一些想法,就把這件事情提上來,被政府工作報告所吸納。對於我們來講,政府工作報告實際上給了我們一個任務。一方面是我們原來的在做這方面。另一方面,政協委員提出來,作為政府,那政府工作報告裡有寫,那對我們來講,這就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把它全力以赴做好。對於楊靖宇烈士,我想可能凡是知道抗聯的人,都知道楊靖宇。他的精神我想對於我們後人,對於不論是共產黨人還是中國人,他抵制外敵侵略所反映出的那種民族氣節,都是我們所應該敬仰的和傳承下去的。所以從這點上來說,我們也會把它列為我們的一個重點,跟當地政府緊密配合。因為完成這項工作,既不是我一個部門能完成的,也不是當地政府能完成的。我們和當地政府緊密配合,爭取國家財政,爭取國家文物局的支持,大家集中合力把它做出來。我希望把它做成一個像井岡山、延安、西柏坡,這種代表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階段一個重要節點的一個遺址、展覽館,使後人、其他人越來越多的人能瞭解我們抗聯當年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它們所反映出的那種共產黨人那種革命氣質,反映出當時那種信仰的力量,反映出我們當時在抵禦外辱期間中國人了不起的氣節。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想法,在建設的過程當中,我們想這件事情有全省人民的支持,有黨委政府的重視,這件事一定能把它做好。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崔佳 路豐源 崔靖楠 攝影 李煦 攝像 馬瑞

從總量上來講,我們說9153在全國是24位,不算高。但是由於吉林省特殊地緣的優勢,我們在中國整個文物保護體系中,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中,是站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國家文物局認為說在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就是一個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所以從這方面講,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怎麼把這些靜態的文物活起來?這個也是總書記對文物工作的一個基本的要求。這些看著離我們生活很久遠的文物,怎麼跟我們的現實生活能夠發生聯繫?怎麼能為我們現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產生作用?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那就兩條路,一條是我們要做精,要把最優秀的部分跟吉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舉幾個例子,例如長白山,我們在長白山下,通過四年的考古發掘,發現一座金代皇室記載長白山的神廟,這個神廟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今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評中國六大考古發現,它是其中之一。長白山區域,我們講它的自然景觀環境,它的植被,都非常具有優勢。但是這個區域關於它的文化一直處於一個不是很清楚的狀態。這個神廟的發現,對長白山整個歷史的定位,整個歷史價值都極其重要。這些就是我們要把它做精,把文物本體展示做起來,然後跟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一個有機結合,產生一種化學反應來推動這件事。通過這些方式讓大家瞭解,我們在歷史上,我們這個區域,又有著怎樣的一種傳統?這種傳統又傳遞著怎樣的一種精神?我想這對大家,對於我們傳承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有積極的作用。從吉林的角度,我們有了自身的優勢。另一方面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角度來說,我們有兩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滿族剪紙和朝鮮族農樂舞。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大家比較關注的前郭冬捕。從非遺的角度來講,它已經成為一種吉林省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它對當地的旅遊知名度的推動是非常大的。我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跟文物工作一樣。也是怎麼進一步跟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怎麼進一步做活?這個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還有一個是國家現在重點推動的工作。現在故宮的文創產品做得風生水起,在全世界範圍之內,故宮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新的標識。文化創意產品的一個標識,那吉林在這個方面怎麼辦?我們的省博物院,我們的省圖書館,我們的偽滿皇宮博物院,列入了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的第一批試點單位。文創產品分為兩種形態,是把古代的文物高仿複製過來,這是一種傳承的方式。另一種,我們現在更鼓勵的方式是,根據我們古代遺存蘊含的那種精神內涵,跟我們現在的時尚,跟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創造。故宮的東西為什麼大家喜歡?就是因為他把古代文化的核心內涵,和我們現在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是文化傳承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通過這些工作,再通過文物非遺知識的普及,非遺進校園,和博物館跟教育的結合等方式,使我們的優秀文化傳承體系越來越完美。讓大家瞭解我們的吉林,瞭解我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主持人 :實際上我們的文物既是有價的,又是無價的。有很多的線民也想瞭解,咱們吉林省有沒有一些特別不為人知的古代文物?

金旭東:那其實是很多的。比如說吉林省最早有人類是什麼時候?100萬年前。這可能大家都不太知道,吉林省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跡,是100萬年,在前郭王樸屯附近,我們發現了一個舊石器時代的一個地點。大家知道,人類的發展史大約300萬年,所以吉林省能有100萬年前的遺存,全國也是比較少見的。從全國角度來看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扶余文化、渤海文化,在全世界的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從西漢初年一直到唐代,吉林省一直是東北亞的文明中心。

主持人:現在央視有一個節目《國家寶藏》,有很多的年輕人,90後、甚至00後,都很喜歡,都愛上了文物,您覺得這個現象對年輕人來說是什麼樣的意義呢?

金旭東:這個我覺得非常重要,下一代的這種傳承,從傳承體系來講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以往我們可能覺得這從宣傳角度來講是一個重大突破。這個突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幾年的發展,尤其是故宮這些年的努力和國家文物局的努力是緊密相關的。文化部門緊密配合,不停地對社會在進行宣傳、呼籲。正好是有了這兩個點。隨著不斷有新的很重要的考古發現,同時隨著我們的宣傳手段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接地氣,越來越被孩子們所喜歡。這就是我們民族,我們國家文化在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抗日英雄楊靖宇的英雄事蹟,2017年全國兩會前,駐吉全國政協委員通過深挖東北抗聯歷史,重走抗聯路,重溫了那段紅色記憶,他們感受到,建立“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教育基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為此,駐吉林全國政協委員呼籲儘快建立“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教育基地”,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了“啟動建設中國靖宇東北抗聯教育基地”。您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金旭東:東北抗聯的這段歷史,在中國革命歷史當中是一段非常可歌可泣的歷史,根據我的瞭解,抗聯11路軍最終活下來的只有兩位,其他人都犧牲了。犧牲中最大年齡,楊靖宇35歲。這是一段值得我們特別銘記的歷史。從2012年黨中央和國務院開始啟動了革命文物的保護。國家文物局在認真的落實這件事情。從我們廳的角度來講,我們制定了一個抗聯文物保護的三年計畫。首先是把吉林省境內的所有抗聯遺存,進行了一次調查。我們現在基本上確認,在吉林省境內是有500處抗聯的遺跡。但是由於當時抗聯非常的艱苦。一般的歷史遺存,無論是墓葬也好宮殿址也好,它都留下了很多具象的東西。但抗聯留下的東西不多,很多都已經壞掉了。現在還能看到一些先烈的墓葬。我們現在實行的保護計畫。從去年開始,今年能做完。我們給500個遺址全部立上碑。就把這個地方到底發生什麼標記出來。石碑這個東西至少是2000年不壞的。就讓我們的後人能夠銘記這段歷史。對於這500個遺址,現在有一些各地的黨委和政府,對這個事情逐漸在重視。像有一些區已經開始把這些地方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做成傳承革命文化,把它做大。一些全國政協委員到靖宇縣去視察的時候,看到靖宇縣有一些想法,就把這件事情提上來,被政府工作報告所吸納。對於我們來講,政府工作報告實際上給了我們一個任務。一方面是我們原來的在做這方面。另一方面,政協委員提出來,作為政府,那政府工作報告裡有寫,那對我們來講,這就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把它全力以赴做好。對於楊靖宇烈士,我想可能凡是知道抗聯的人,都知道楊靖宇。他的精神我想對於我們後人,對於不論是共產黨人還是中國人,他抵制外敵侵略所反映出的那種民族氣節,都是我們所應該敬仰的和傳承下去的。所以從這點上來說,我們也會把它列為我們的一個重點,跟當地政府緊密配合。因為完成這項工作,既不是我一個部門能完成的,也不是當地政府能完成的。我們和當地政府緊密配合,爭取國家財政,爭取國家文物局的支持,大家集中合力把它做出來。我希望把它做成一個像井岡山、延安、西柏坡,這種代表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階段一個重要節點的一個遺址、展覽館,使後人、其他人越來越多的人能瞭解我們抗聯當年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它們所反映出的那種共產黨人那種革命氣質,反映出當時那種信仰的力量,反映出我們當時在抵禦外辱期間中國人了不起的氣節。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想法,在建設的過程當中,我們想這件事情有全省人民的支持,有黨委政府的重視,這件事一定能把它做好。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崔佳 路豐源 崔靖楠 攝影 李煦 攝像 馬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