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禽病“變臉”切莫大意

 在集約化飼養過程中, 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以及免疫水準的不斷提高為有效控制和消滅禽病提供了有利條件。 但由於傳統散養方式的普遍存在, 集約化養禽場仍處於小群散養戶的包圍之中, 自然界的病原微生物對家禽場的威脅仍然存在。 一些養禽場本身存在的很多不足, 如飼料營養成分不全, 消毒藥品種類少、品質差, 疫苗種類不全、品質欠佳, 沒有與時俱進的診斷技術, 沒有足夠的畜牧獸醫人才, 缺乏防疫消毒用的整套設備, 不同品種、年齡、用途的家禽混養等, 致使防疫措施很難奏效。

現代集約化養雞場裡疫病的發生、流行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新型疫病不斷增多, 傳染病危害嚴重

據普查, 到目前為止, 對我國養禽業構成威脅的疫病有70~80種(上世紀80年代僅有30多種), 其中造成損失最大的是家禽傳染病, 約占禽病種類的75%以上。 隨著國外新的家禽品種頻繁引進,新的禽病也隨之被引了進來。

另外, 隨著養禽場使用年限的不斷增加, 疫病的種類也不斷增多。

疾病種類繁多複雜, 多原因的混合感染增多

過去只感染雞的傳染性法氏囊病現在也可以導致鵝、鴨、雉雞等發病;大腸桿菌病出現了新的腦型、腫頭型、眼型等病變;過去對鴨、鵝不致病的禽流感和禽副黏病毒病現在也能造成這些水禽大量死亡。 集約化飼養的特點決定了禽病往往呈現多發性、併發性感染, 單獨發生的很少。

禽病的典型變化非典型化

實踐中常常發現不少禽病不再表現出教科書中所描述的典型症狀和病理變化, 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現, 即非典型化。 如以前呈現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典型臨床症狀的雞新城疫現在逐漸被非典型性新城疫所代替, 表現為發病率不高、臨床症狀不明顯、病理剖檢變化不典型、死亡率低等特點, 使診斷和防治該病的難度增加。

多種禽病混合感染的危害加劇

臨床診斷中有很多混合感染的病例, 其中包括病毒性禽病的混合感染,

如禽流感與新城疫或大腸桿菌病、雞法氏囊病與新城疫、新城疫與傳染性支氣管炎、雛番鴨細小病毒病與小鵝瘟等;病毒性禽病與細菌性禽病的混合感染, 如新城疫與大腸桿菌病、新城疫與沙門氏菌病等;細菌性禽病的混合感染, 如雞大腸桿菌病與沙門氏菌病等。 這些多種致病菌共存的混合感染使診斷和防治疫病的難度增加。

條件性病原菌變為非條件性病原菌

在目前的家禽飼養過程中, 很多病毒性疾病得到了控制, 但細菌性疾病卻越來越嚴重, 如大腸桿菌病、雞白痢、沙門氏菌病、雞慢性呼吸道病、雞傳染性鼻炎等。 另外,還有以前不曾引起人們重視的、由條件致病性病原引起的疾病如綠膿桿菌病、肉雞矮小綜合症等,由於飼養環境不適也頻頻暴發。

雞大腸桿菌、沙門市桿菌治療新方法, 及治療快速又省錢, 點擊文章下方“瞭解更多”, 瞭解詳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