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遼寧艦艦載機訓練觸艦複飛隱藏一天大秘密?差十米都算失敗

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艦載機的觸艦複飛經驗十分豐富, 可以由老飛行員可言傳身教, 幫助新飛行員儘快掌握相關技術。 而對中國而言,

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航母, 並在建第二艘甚至是第三艘國產航母, 未來幾年當國產航母服役時, 就需要大量的艦載機飛行員, 因此遼寧艦的訓練任務重就不難理解了。

遼寧艦艦載機訓練觸艦複飛有何重要意義?

中國的航母系統較為複雜, 形成戰鬥力需多個部門的長時間訓練和磨合, 對飛行員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殲-15艦載機的設計源自俄羅斯蘇-33艦載機, 整體作戰能力與美國海軍F/A-18“大黃蜂”艦載機不相上下。 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光靠在地面類比訓練設備上訓練遠遠無法滿足要求。 航母上起降訓練是艦載機飛行員培養的難關。

首先, 艦載機飛行員的重要訓練內容。 由於陸地模擬機場的跑道是固定的, 而航母受自身動力和海浪的作用, 不停地前後、左右甚至上下做不規則晃動, 這給飛行員起降都增加了很大難度。 航母的甲板面積相比陸地機場跑道, 是非常狹窄和有限的空間, 艦載機飛行員必須非常準確的進行起降動作。 相比起飛, 降落是難度更大的科目。

航母上常規起降的飛機真正降落的方式是依靠飛機尾部的攔阻鉤鉤住航母上的四五道攔阻索。 在陸地機場跑道上降落, 降落點前後位置差個一二百米根本不是個事兒。 但在航母上, 降落點必須非常準確, 差個十來米降落就要失敗。 在這一方面, 觸艦複飛已經是非常接近于正常降落, 是進行正常降落前的重要訓練科目。

其次, 考驗飛機的加速能力。 如前所述, 航母上的降落要依靠飛機尾部攔阻鉤鉤住航母上的攔阻索, 以此完成短距離的減速。 但這個動作對飛行員的操作精確性要求非常高, 在實際操作中, 由於海況, 風力等因素經常發生降落點不準確而導致錯過攔阻索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 飛行員必須立刻加速讓飛機重新獲得足夠起飛的速度, 在飛行甲板的盡頭拉起, 而這本身就是一次觸艦複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