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央視標王跌落至輿論浪尖 翼龍貸發生了什麼?

流動性現危機、加盟商卷款跑路、暴力催收……近期, 聯想控股旗下P2P金融平臺翼龍貸又一次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

猶記得上一次翼龍貸弄得滿城皆知還是2015年11月, 就在央視2016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大會上, 與富二代同名的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 歷經7輪激烈競爭, 耗資3.69億元奪得央視廣告標王。 不過, 深耕三農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翼龍貸, 剛剛奪得標王立即引發燒錢的廣泛質疑。

事實上, 翼龍貸的“家底”並不厚實。 去年初, 因為加盟商騙款跑路, 翼龍貸幾乎陷入絕境。 2015年10月, 聯想控股9億元入主, 翼龍貸才得以重振。

緊接著就拿下央視標王, 彼時, 翼龍貸稱3.69億元廣告費來源於控股股東, 股東對翼龍貸承諾的是長期回報而不是短期利益訴求。 那麼, 聯想控股通過何種途徑來出這筆巨額費用, 是否系先前9億元的戰略投資?翼龍貸沒有明確答覆。

事實上, 關於聯想入股的事也是一波三折。

2015年6月29日, 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透露, 聯想控股以9億元的價格收購翼龍貸64%的股權。 雙方簽署了A+協議:第一輪出讓33%的股權, 第二輪出讓31%, 兩輪交易要在15個月之內完成履約。

不過, 此後關於A+輪的融資一直就不見動靜。 直到2016年8月, 有消息傳聯想將增資1億美元, 但是也僅僅只是傳言, 無論是聯想控股還是翼龍貸都未正式對外宣稱該消息。

直到現在, 股東方聯想控股原定增資計畫的遲遲未履行,

更令翼龍貸給外界一種風雨飄搖之感。

在數千家P2P平臺中, 翼龍貸之所以能被很多投資者認識、記住進而選擇, 相當程度上就是源於其在A輪融資中引入的聯想控股這一股東。

而隨著新投資者的引入, 翼龍貸股權結構發生變化。 根據天眼查, 翼龍貸目前最大的股東是西藏達孜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西藏達孜萬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分別為37.29%, 而聯想控股的持股比例已下降至23.75%。

1月17日晚, 翼龍貸針對近一段時間部分媒體對其股權結構、董監事人員變動、合作商管理、債權轉讓等問題的報導作出說明:

一、關於股權結構的說明

北京同城翼龍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1億, 現有四家股東分別為聯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西藏達孜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西藏達孜萬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拉薩瀚輝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相應股權比例如圖示:

截至目前, 聯想控股在翼龍貸持股比例從未發生變化。

錯誤資料來源自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

該機構將公司股東之一西藏達孜萬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認繳出資額, 錯誤展示為5232萬元、持股比例為37.29%。 該股東的實際認繳出資額為1200萬元、持股比例為12%。 由此導致註冊資本金數額超過1億, 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均被攤薄計算。

二、關於董監事人員變動的說明

2017年8月, 聯想控股高級副總裁李蓬進入翼龍貸董事會, 聯想控股金融服務投資部投資總監舒悅、聯想控股審計部常務副總經理吳紹臣分別擔任董事、監事。

新增董事陸奇捷目前擔任翼龍貸總裁, 擁有20年以上金融從業經歷, 曾服務於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寧波銀行、海爾金控等多家金融機構, 任光大銀行小企業業務負責人、寧波銀行內審主要負責人、海爾金控CRO。

翼龍貸董事會成員如下:

三、關於合作商管理的說明

關於翼龍貸合作商的工作人員或委外人員在2015年、2016年及至更早時間發生的暴力催收行為, 系因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管理缺失導致。 2017年以來, 翼龍貸在加強合作商管理的過程中, 對於極個別問題合作商堅決訴諸司法,務必讓損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受到嚴厲制裁!

四、關於流動性及債權轉讓的說明

自2017年5月以來,翼龍貸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資訊披露系統公佈平臺資料,接受公眾監督和檢驗。截至2017年12月31日,翼龍貸的待償金額由134.2億元增至146.7億元,增長12.5億元,月環比保持溫和持續的正向增長態勢。公司經營狀態良好,不存在流動性問題。

關於債權轉讓數量,自2017年10月起,翼龍貸對於債權轉讓進行功能優化,優化後可以將芝麻開花中被分散匹配的多個債權進行單筆轉讓,從而導致債轉數量較之前有一定幅度增加。

翼龍貸自債權轉讓功能上線以來,月度成交情況如下:

儘管翼龍貸作出如上說明,但外界的質疑絲毫不減,從翼龍貸拿下標王,到現在身陷質疑,兩年多的時間裡翼龍貸究竟發生了什麼?

大家為何質疑,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翼龍貸幾乎沒有主動向外界公佈自己的一些重要資訊,公眾很難公開透明的瞭解它的真實情況,這就導致信任度下降。在來看看壓在翼龍貸身上的幾根稻草:

1、翼龍貸的3.69億元廣告費,雖然風光一時,也試圖通過央視的背書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和加盟商,不可否認,最初效果是很不錯的,但翼龍貸至少需要40億元的成交量才能賺回廣告成本。

2、因為加盟商騙款跑路,翼龍貸墊付了大量資金。投資人認的不是加盟商而是翼龍貸,央視只做廣告不管賠付,最終掏錢的還是翼龍貸。

3、除了信用風險外,基於氣候變化、疫情等意外因素,三農貸款的不良率較高。一旦出現較大面積壞賬,加盟商催收困難,也無力墊付,這些風險會傳導至翼龍貸。

4、管理層、股東的變動帶來的內部治理問題。

漫畫財經、神侃時事

歡迎關注更活潑的企業熱點,為您放送最幽默的經濟常識

企有此理

微信號:qyclnews

對於極個別問題合作商堅決訴諸司法,務必讓損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不法行為受到嚴厲制裁!

四、關於流動性及債權轉讓的說明

自2017年5月以來,翼龍貸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資訊披露系統公佈平臺資料,接受公眾監督和檢驗。截至2017年12月31日,翼龍貸的待償金額由134.2億元增至146.7億元,增長12.5億元,月環比保持溫和持續的正向增長態勢。公司經營狀態良好,不存在流動性問題。

關於債權轉讓數量,自2017年10月起,翼龍貸對於債權轉讓進行功能優化,優化後可以將芝麻開花中被分散匹配的多個債權進行單筆轉讓,從而導致債轉數量較之前有一定幅度增加。

翼龍貸自債權轉讓功能上線以來,月度成交情況如下:

儘管翼龍貸作出如上說明,但外界的質疑絲毫不減,從翼龍貸拿下標王,到現在身陷質疑,兩年多的時間裡翼龍貸究竟發生了什麼?

大家為何質疑,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翼龍貸幾乎沒有主動向外界公佈自己的一些重要資訊,公眾很難公開透明的瞭解它的真實情況,這就導致信任度下降。在來看看壓在翼龍貸身上的幾根稻草:

1、翼龍貸的3.69億元廣告費,雖然風光一時,也試圖通過央視的背書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和加盟商,不可否認,最初效果是很不錯的,但翼龍貸至少需要40億元的成交量才能賺回廣告成本。

2、因為加盟商騙款跑路,翼龍貸墊付了大量資金。投資人認的不是加盟商而是翼龍貸,央視只做廣告不管賠付,最終掏錢的還是翼龍貸。

3、除了信用風險外,基於氣候變化、疫情等意外因素,三農貸款的不良率較高。一旦出現較大面積壞賬,加盟商催收困難,也無力墊付,這些風險會傳導至翼龍貸。

4、管理層、股東的變動帶來的內部治理問題。

漫畫財經、神侃時事

歡迎關注更活潑的企業熱點,為您放送最幽默的經濟常識

企有此理

微信號:qyclnews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