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的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別勸人”,講的是什麼?

農村裡雖然說是人情社會, 卻更容易感受到人情冷暖。 在農村裡流傳的許多俗語老話中, 都詳盡的介紹了其中的道理。 今天跟一位朋友聊天聽到了一句, “人窮別說話, 位卑別勸人”的老話, 仔細想了想確實是這樣的事情, 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 總結的非常的到位。

農村老人常說“人過的窮了, 就儘量的少說話”。 有不少的朋友都有這方面的看法, 在窮的時候講話往往都被人看做吹牛, 即使你講的在好在別人耳中也是廢話一堆。 雖說是一句無奈的話語, 但是生活中的一種真實寫照。 朋友兄弟兩個,

弟弟生活比較富足, 在家裡面更受到老人的喜歡, 連講話也比他本人受用一些。 雖然都同樣的孝順, 但多少都有自己的一些煩惱在裡面。

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好, 人們卻顯得有一些急躁的情緒在裡面, 各種的攀比也是不新鮮, 擺宴席, 買車, 娶媳婦等等,

都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作為基礎。 生活其實也是這樣, 都說錢不重要, 卻也是現在的一種衡量標準, 錢多的人自然也是“財大氣粗”, 大家更願意多重視一點。

在農村裡來說, 若是那家裡鬧了矛盾, 肯定要請來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去說和。 首先來說, 人們對於老人都非常尊敬,

另外老人經歷的多了自然也看問題比較通透, 這樣也會讓人比較信服。 可若是找一個小輩去勸說, 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雖然講的也在“理”, 可未必會有人聽。

在老家裡姥姥是最講理的一個人, 街坊鄰居有什麼矛盾都會去找姥姥去念叨,

姥姥也樂於幫助別人處理這些瑣碎的矛盾。 換了別人出去起來特別的麻煩, 但姥姥去了以後說上幾句就能把複雜的事情掰扯的清楚, 也最讓別人信服。 老話說“位卑別勸人”, 更說的是一種為人處世的道理, 若是自己都沒有辦好, 自然也沒有理由去說服別人。

農村的老話裡許多都是關於生活的智慧, 除了告誡我們以外, 也是對於自己的一種激勵。 對於農村的老話我們應該傳承下去, 這些不管到了任何時候都有參考的價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