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線關”法律上被撤銷,宋清輝稱深圳人心理上關內關外從此消失

此次國務院同意徹底撤銷管理線是否意味著深圳特區將進一步擴容, 還有待後續細節出臺。 專家們認為這更多的是對2010年深圳擴容後的一次事後程式補充, 是法律層面的認可。 “這次撤銷後對深圳無實質性影響, 更多的是心理衝擊, 從此以後關內關外連成一片了。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說。

創邑icity 張祥耿/文

1月15日, 記者從中國政府網獲悉, 國務院發函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國務院關於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的批復》中說, 為促進深圳經濟特區一體化發展, 結合特區建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使命新任務, 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國務院在批復中強調,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撤銷後, 要進一步加強粵港邊界一線管控,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確保粵港邊界持續穩定。 有專家認為, 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是十九大後, 表明中國繼續擴大開放的決心, 是國家經濟發展自信的表現。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創邑傳媒記者採訪時表示, 隨著深圳經濟的快速發展, 深圳特區管理線已喪失了存在的必要性, 而且還給人民群眾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每年還要支持數百萬元的費用。

“撤銷是適應深圳繼續向前發展的迫切要求, 合情合理。 ”他說。

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是什麼?

現在的90後大多不知道深圳所謂“關內關外”的概念, 而對於更多的60後、70後來說, 曾經去深圳需要辦理的“邊防證”將不少人擋在了深圳的“關外”。

1980年8月26日, 深圳設立經濟特區。 1982年6月, 在劃定的深圳經濟特區與非特區之間, 設立了特區管理線(即“二線”)。 這條特區管理線東起大鵬灣畔背仔角、西到南頭安樂村, 全長84.6公里, 由2.8米高的鐵絲網和沿途的巡邏公路構成了一道“二線關”。

1983年, 國務院批准沿“二線”設置布吉、南頭、沙灣、白芒、鹽田坳、背仔角6個檢查站, 對進入特區人員的證件、護照、簽證實施檢查。 而後發展至今, 二線關6個檢查站發展成為通關能力百萬人次的16個檢查站。

2005年, 進入深圳特區的“邊防證”完成了歷史使命, 退出了舞臺, 人們只需憑身份證即可進入特區。

2010年5月31日, 國務院批准了深圳擴大特區版圖的申請, 深圳特區範圍延伸至全市, 龍崗寶安被納入特區, 實現關內外一體化, 但“二線關”這道特區管理線卻一直存在。

2014年7月, 深圳特區檢查站的所有官兵被分流到其他邊防單位。 至此, 深圳“二線”這道特區管理線“名存實亡”, 只留下關口的建築和車檢通道、安全島、崗亭等設施。

為什麼要撤銷二線?

二線自1986年啟用, 實踐證明, 這一決策對促進深圳經濟特區持續、快速、穩定發展, 保持特區內良好的社會治安, 保證改革開放政策在特區內的順利實施,

減輕邊境一線的壓力, 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等方面, 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以及粵港澳經濟一體化的提出, 不僅二線舊話重提, 就連粵港澳邊境一線的改革通關也成為各方議政熱點。 有提案稱, 二線不宜撤。 但也有不少委員認為, 二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特區與內地的人員及貨物的交流, 制約了特區建設的發展, 應該撤銷二線。

其主要理由是:1、現行管理跟不上特區經濟發展的要求。 進出特區的人員、車輛逐年增多, 特區內的建設不斷向外擴展, 導致人、物大進大出與通關緩慢的矛盾, 開放形勢與封閉管理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2、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機動車輛進出經濟特區查驗證制度反映強烈。 3、辦理邊防證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群眾辦理邊防證手續複雜,也滋生一些不正之風。4、耕作口的管理方式不便於群眾的進出、生產和生活。5、實行《機動車輛進入特區優檢證》制度不利於密切黨群關係。

還有部分委員認為二線應北移擴大,將深圳市龍崗、寶安兩區納入特區內。這樣才有利於深圳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展深圳的發展空間。

有關二線撤銷或北移的問題,2000年6月國務院組成了國家體改委、公安部、國家海關總署人員參加的調研組,在深圳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調研結果是: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並不影響深圳的經濟發展,深圳經濟的成功經驗已充分證明這一點。

特區內外稅收政策沒有什麼差別:一是海關稅一樣;二是國稅一樣;三是地稅一樣,國家並沒有什麼傾斜政策,不會制約深圳市的經濟發展。因此,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暫時不能撤,政治意義大於經濟利益。調研組還認為,即使二線不存在,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寧和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將深圳作為邊境地區的管理方式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

本著方便群眾和保證安全的原則,進一步適應“大通關”要求,創造快捷高效的口岸環境和寬鬆、和諧的邊防環境,2003年4月1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准廣東邊防推出的重大改革。實行簡化各種辦證手續,取消部分通關收費,取消邊境宵禁等措施。

2003年,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委員就提出,隨著歷史的發展,深圳特區管理線已經喪失存在的必要性,並成為深圳繼續向前發展的羈絆,建議撤銷。

到2005年,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撤銷只剩下時間問題。

2010年5月27日,國務院作出批復,同意將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深圳全市,將寶安、龍崗兩區納入特區範圍。明確“暫時保留現有的特區管理線,不再新設。今後視發展需要,由廣東省有關部門提出特區管理線處理辦法,按程式報批”。

深圳地圖上的粉色部分為原關內範圍,黃色部分為原關外範圍

而在2013年,6名在深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建議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要儘快撤銷。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代表說,近30年來,特區管理線為維護深圳經濟特區社會治安、減輕粵港邊境一線管控壓力發揮重要作用。但其歷史使命早已完成,已形同虛設。

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意義

首先是節約開支。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全長126公里,沿線全部設有鐵絲網,整個管理線共有163個武警執勤崗樓,設有10個檢查站。據《新京報》報導,為了維護這條管理線,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建檢查站超過10多億元;深圳每年僅支出日常維護費用就達760萬元;因為取消進入特區汽車的收費,深圳市每年補助1500萬元,每年全部開支高達幾千萬元。

其次是為了擴大開放。國務院在批復中指出,廣東省和深圳市要以此為契機,實施深圳全市域統一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佈局,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有序提升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水準,實現更高品質的城市化,為新時期超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積累經驗、當好示範。

此次國務院同意徹底撤銷管理線是否意味著深圳特區將進一步擴容,還有待後續細節出臺。專家們認為這更多的是對2010年深圳擴容後的一次事後程式補充,是法律層面的認可。“這次撤銷後對深圳無實質性影響,更多的是心理衝擊,從此以後關內關外連成一片了。”宋清輝說。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則認為,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有利於促進深圳經濟特區一體化發展,經濟發展會更開放。這說明了十九大之後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未來我國的開放程度會越來越大,這也是國家經濟發展自信的表現。 3、辦理邊防證方面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群眾辦理邊防證手續複雜,也滋生一些不正之風。4、耕作口的管理方式不便於群眾的進出、生產和生活。5、實行《機動車輛進入特區優檢證》制度不利於密切黨群關係。

還有部分委員認為二線應北移擴大,將深圳市龍崗、寶安兩區納入特區內。這樣才有利於深圳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展深圳的發展空間。

有關二線撤銷或北移的問題,2000年6月國務院組成了國家體改委、公安部、國家海關總署人員參加的調研組,在深圳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調研結果是: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並不影響深圳的經濟發展,深圳經濟的成功經驗已充分證明這一點。

特區內外稅收政策沒有什麼差別:一是海關稅一樣;二是國稅一樣;三是地稅一樣,國家並沒有什麼傾斜政策,不會制約深圳市的經濟發展。因此,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暫時不能撤,政治意義大於經濟利益。調研組還認為,即使二線不存在,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寧和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將深圳作為邊境地區的管理方式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

本著方便群眾和保證安全的原則,進一步適應“大通關”要求,創造快捷高效的口岸環境和寬鬆、和諧的邊防環境,2003年4月1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准廣東邊防推出的重大改革。實行簡化各種辦證手續,取消部分通關收費,取消邊境宵禁等措施。

2003年,原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委員就提出,隨著歷史的發展,深圳特區管理線已經喪失存在的必要性,並成為深圳繼續向前發展的羈絆,建議撤銷。

到2005年,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撤銷只剩下時間問題。

2010年5月27日,國務院作出批復,同意將深圳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深圳全市,將寶安、龍崗兩區納入特區範圍。明確“暫時保留現有的特區管理線,不再新設。今後視發展需要,由廣東省有關部門提出特區管理線處理辦法,按程式報批”。

深圳地圖上的粉色部分為原關內範圍,黃色部分為原關外範圍

而在2013年,6名在深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大會議提交建議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要儘快撤銷。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代表說,近30年來,特區管理線為維護深圳經濟特區社會治安、減輕粵港邊境一線管控壓力發揮重要作用。但其歷史使命早已完成,已形同虛設。

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意義

首先是節約開支。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全長126公里,沿線全部設有鐵絲網,整個管理線共有163個武警執勤崗樓,設有10個檢查站。據《新京報》報導,為了維護這條管理線,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建檢查站超過10多億元;深圳每年僅支出日常維護費用就達760萬元;因為取消進入特區汽車的收費,深圳市每年補助1500萬元,每年全部開支高達幾千萬元。

其次是為了擴大開放。國務院在批復中指出,廣東省和深圳市要以此為契機,實施深圳全市域統一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佈局,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有序提升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水準,實現更高品質的城市化,為新時期超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積累經驗、當好示範。

此次國務院同意徹底撤銷管理線是否意味著深圳特區將進一步擴容,還有待後續細節出臺。專家們認為這更多的是對2010年深圳擴容後的一次事後程式補充,是法律層面的認可。“這次撤銷後對深圳無實質性影響,更多的是心理衝擊,從此以後關內關外連成一片了。”宋清輝說。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則認為,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有利於促進深圳經濟特區一體化發展,經濟發展會更開放。這說明了十九大之後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未來我國的開放程度會越來越大,這也是國家經濟發展自信的表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