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加坡的老人真悲慘,做著最髒最累的工作,掙著最少的錢……

新加坡在許多中國人的印象中是一座安全繁榮的花園城市, 然而, 當眾人聞名而來後, 卻愕然發現:幾乎每個小販中心或其他公共服務區域, 都有一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們忙碌身影.....

這些老人們奔波在狼藉不堪的餐桌前, 收拾著殘湯剩飯;

推著清潔車, 蹣跚地移步在食閣裡.....

在臭氣沖天的廁所裡, 站都不太站得穩的他們, 還要佝僂著腰艱難地洗刷著馬桶...

辛辛苦苦到頭來, 也才賺了1000多新幣, 能賺到2000新幣以上已經算很好了, 靠著這些不多的工錢收入支撐著他們的生活起居....

還有的人家裡其實很富有,

平時上下班都是開著賓士寶馬, 但他們的老爸老媽卻在新加坡做著最苦最累的活, 打掃衛生和收紙板....

真是讓人萬萬沒想像到, 這些社會最底層最髒最苦最累的活, 在新加坡竟都是這些年邁的老人在做!

這不禁讓很多看到這一幕的中國小夥伴們感歎道:這些新加坡老人的兒女們都去哪兒了?他們為什麼對這些老人們不管不顧?難道這才是最真實的新加坡嗎?!

在中國的老年人們

畢竟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家庭孝道是養老的重要考量,五六十歲退休後的老年人大多都回家頤養天年。

大媽們開始學著穿著打扮,約上三五個姐妹去挑廣場舞,老爺子們也開始嚮往自由的放飛旅行,享受著他們下半生的應該有的幸福時光,即使在家幫著帶孩子也不會輕易出外幹活。

而且在中國現有的體系下,退休對大多數人而言意味著社會勞動的結束,回家或住進養老院,安心領取養老金。

雖然有的會被返聘到原崗位,有的在其專業領域可發揮餘熱,但是社會上沒有向普通老年人提供工作機會的環境,也沒有接受老年人從事基礎服務的氛圍。

但在新加坡,年齡越大承受的生活壓力和負擔就越大,難道都是因為子女不孝造成的?!

因此,許多來過新加坡的中國網友們,在驚愕的同時也紛紛就“新加坡老人外出工作”的話題熱議不止!

在新加坡,

“銀髮一族”做工很普遍!

“來新加坡讀書有好幾年了,平時上課的教室被打掃得乾乾淨淨,但一下課,路過教室旁的樓梯處,就能看見打掃衛生的老阿姨,兩鬢斑白氣喘吁吁地在階梯上吃午飯...”

“那晚剛抵達新加坡的我,住在牛車水附近,剛放下行李準備去酒店附近溜達一圈,當我路過一間高樓附近的一小巷時,突然發現一個黑影,走進一看才發現在昏暗的燈光下,躺著一位老奶奶,衣衫不整的她雙手伏在一堆垃圾上睡著裡... 大半夜的一個老人露宿街頭實在太可憐了!”

“在新加坡坐計程車,偶爾會碰到上了年紀的老安哥,雖然需要跟他們扯著嗓子說路名,坐車的時間也比預計的要長,但是他們每個都非常健談,喜歡在車上和乘客們聊天,還記得一位老安哥說,自己之所以出來開車是因為在家一個人都沒有很無聊,不如出來賺點錢,還能找人聊天!”

“和盆友在商場的美食中心吃飯,有一次,當一位頭髮蒼白、行動遲緩的老者推著車走來時,周圍的人都神態自若,習以為常。身邊的同學坐不住了,趕緊起身,一邊走一邊念叨:如果是我的父母,我絕不會讓他們來幹這些事情,他們應該在家安度晚年。”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調查現實,超過40%的65-69歲的老人,和超過66%的55-64歲的老人仍然在工作;而70歲以上,也有大概40400的人依舊在工作,大部分老人的職業都是清潔工、勞動者、機械操作員工、服務和銷售員等。

“銀髮一族”服務現象在坡島的普及,著實讓不少網友唏噓震驚...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那麼多新加坡老人還在工作?

據瞭解,新加坡人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工人個人上交月薪20%+雇主上交月薪20%”,公積金的總額的64%為普通戶頭,可用于買房子,買股票,黃金,大學學費等;公積金的總額的18%為特別戶頭,用於累積養老;公積金的總額的另18%為保健儲蓄戶頭,主要用於住院費用。

但到達退休年齡退休後,如果直接靠退休金生活是比較困難的,普通百姓一般每月四五百新幣(新加坡為減少稅收),所以一般人到達退休年齡,如果身體允許仍舊會選擇繼續工作,而繼續工作就不能享受公積金,但公積金等人過世後可以取出或繼承。

這也就不難解釋,我們在新加坡經常見到七十多歲以上的老人繼續工作的情景,這就是新加坡人經常講的“新加坡不養閒人”、“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但隨著新加坡“以房養老”制度的完善,隨著個人及家庭資產的累積,相信以後這樣的現象會逐趨減少。

網友看法不一

對於“新加坡老人外出工作”的看法,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支援老人做工

不同于中國網友的愕然,一些新加坡的本地網友並不覺得老人外出做工有什麼不妥,相反他們更加支持這種自力更生的做法,他們這樣說道:

“他們這樣才不會得老年癡呆什麼的,多跟人交流,多思考,多接觸新事物,是件好事!”

“以前一起工作的安娣六十多歲,後來才知道她一個人住五房式,卻沒有把房間出租… 工作是為了收入不假,但不一定就像外人以為的那樣純粹因為糊口而迫不得已,誠然有上了年紀仍然不得不工作的人,那這個社會也給你工作的機會也沒什麼不好。”

2堅決反對老人外出做工

當然,還是有些網友始終無法理解讓老人外出做工的意義,甚至產生一些看來比較“極端”的想法,他們這樣認為:

“別的我不敢說,但唯一一個敢確定的,那些出來做工的老人有幾個願意累死累活的?”

“外出做工的老人們大部分還是兒女不管的,或沒能力管的吧。”

“辛苦了大半輩子,下半生就該過輕鬆的日子,何必要操勞一輩子....”

3國情不同,人情自然不同

除了反對和支持,還有一部分網友則認為,“老人外出做工”這件事其實還是要視國家而定,不同國家的理念不同,對於老人做工的方式和規定自然也就不同!他們這樣說道:

“國家間情況相差大,比如說,中國如有老人想出來工作,是很難找到工作,即便是清潔工,也有大批年輕力壯的人等著做,老闆不可能請老人的。”

“各個地方都有不愁吃穿的老人,有跳廣場舞的、有環遊世界的、有頤養天年的,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 新加坡這個社會太忙碌,生活又太無聊,人情又很疏遠,所以老人閑了才來工作嗎?”

其實,“養老問題”一直是當今社會一直輿論熱議的焦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新加坡... 通心粉們覺得呢?戳右下角的“寫留言”一起聊聊吧!

1 新元 = 4.84357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6459 新元

(*截稿前更新)

在中國的老年人們

畢竟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家庭孝道是養老的重要考量,五六十歲退休後的老年人大多都回家頤養天年。

大媽們開始學著穿著打扮,約上三五個姐妹去挑廣場舞,老爺子們也開始嚮往自由的放飛旅行,享受著他們下半生的應該有的幸福時光,即使在家幫著帶孩子也不會輕易出外幹活。

而且在中國現有的體系下,退休對大多數人而言意味著社會勞動的結束,回家或住進養老院,安心領取養老金。

雖然有的會被返聘到原崗位,有的在其專業領域可發揮餘熱,但是社會上沒有向普通老年人提供工作機會的環境,也沒有接受老年人從事基礎服務的氛圍。

但在新加坡,年齡越大承受的生活壓力和負擔就越大,難道都是因為子女不孝造成的?!

因此,許多來過新加坡的中國網友們,在驚愕的同時也紛紛就“新加坡老人外出工作”的話題熱議不止!

在新加坡,

“銀髮一族”做工很普遍!

“來新加坡讀書有好幾年了,平時上課的教室被打掃得乾乾淨淨,但一下課,路過教室旁的樓梯處,就能看見打掃衛生的老阿姨,兩鬢斑白氣喘吁吁地在階梯上吃午飯...”

“那晚剛抵達新加坡的我,住在牛車水附近,剛放下行李準備去酒店附近溜達一圈,當我路過一間高樓附近的一小巷時,突然發現一個黑影,走進一看才發現在昏暗的燈光下,躺著一位老奶奶,衣衫不整的她雙手伏在一堆垃圾上睡著裡... 大半夜的一個老人露宿街頭實在太可憐了!”

“在新加坡坐計程車,偶爾會碰到上了年紀的老安哥,雖然需要跟他們扯著嗓子說路名,坐車的時間也比預計的要長,但是他們每個都非常健談,喜歡在車上和乘客們聊天,還記得一位老安哥說,自己之所以出來開車是因為在家一個人都沒有很無聊,不如出來賺點錢,還能找人聊天!”

“和盆友在商場的美食中心吃飯,有一次,當一位頭髮蒼白、行動遲緩的老者推著車走來時,周圍的人都神態自若,習以為常。身邊的同學坐不住了,趕緊起身,一邊走一邊念叨:如果是我的父母,我絕不會讓他們來幹這些事情,他們應該在家安度晚年。”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調查現實,超過40%的65-69歲的老人,和超過66%的55-64歲的老人仍然在工作;而70歲以上,也有大概40400的人依舊在工作,大部分老人的職業都是清潔工、勞動者、機械操作員工、服務和銷售員等。

“銀髮一族”服務現象在坡島的普及,著實讓不少網友唏噓震驚...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那麼多新加坡老人還在工作?

據瞭解,新加坡人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工人個人上交月薪20%+雇主上交月薪20%”,公積金的總額的64%為普通戶頭,可用于買房子,買股票,黃金,大學學費等;公積金的總額的18%為特別戶頭,用於累積養老;公積金的總額的另18%為保健儲蓄戶頭,主要用於住院費用。

但到達退休年齡退休後,如果直接靠退休金生活是比較困難的,普通百姓一般每月四五百新幣(新加坡為減少稅收),所以一般人到達退休年齡,如果身體允許仍舊會選擇繼續工作,而繼續工作就不能享受公積金,但公積金等人過世後可以取出或繼承。

這也就不難解釋,我們在新加坡經常見到七十多歲以上的老人繼續工作的情景,這就是新加坡人經常講的“新加坡不養閒人”、“自食其力”,“自力更生”。

但隨著新加坡“以房養老”制度的完善,隨著個人及家庭資產的累積,相信以後這樣的現象會逐趨減少。

網友看法不一

對於“新加坡老人外出工作”的看法,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支援老人做工

不同于中國網友的愕然,一些新加坡的本地網友並不覺得老人外出做工有什麼不妥,相反他們更加支持這種自力更生的做法,他們這樣說道:

“他們這樣才不會得老年癡呆什麼的,多跟人交流,多思考,多接觸新事物,是件好事!”

“以前一起工作的安娣六十多歲,後來才知道她一個人住五房式,卻沒有把房間出租… 工作是為了收入不假,但不一定就像外人以為的那樣純粹因為糊口而迫不得已,誠然有上了年紀仍然不得不工作的人,那這個社會也給你工作的機會也沒什麼不好。”

2堅決反對老人外出做工

當然,還是有些網友始終無法理解讓老人外出做工的意義,甚至產生一些看來比較“極端”的想法,他們這樣認為:

“別的我不敢說,但唯一一個敢確定的,那些出來做工的老人有幾個願意累死累活的?”

“外出做工的老人們大部分還是兒女不管的,或沒能力管的吧。”

“辛苦了大半輩子,下半生就該過輕鬆的日子,何必要操勞一輩子....”

3國情不同,人情自然不同

除了反對和支持,還有一部分網友則認為,“老人外出做工”這件事其實還是要視國家而定,不同國家的理念不同,對於老人做工的方式和規定自然也就不同!他們這樣說道:

“國家間情況相差大,比如說,中國如有老人想出來工作,是很難找到工作,即便是清潔工,也有大批年輕力壯的人等著做,老闆不可能請老人的。”

“各個地方都有不愁吃穿的老人,有跳廣場舞的、有環遊世界的、有頤養天年的,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 新加坡這個社會太忙碌,生活又太無聊,人情又很疏遠,所以老人閑了才來工作嗎?”

其實,“養老問題”一直是當今社會一直輿論熱議的焦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新加坡... 通心粉們覺得呢?戳右下角的“寫留言”一起聊聊吧!

1 新元 = 4.84357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6459 新元

(*截稿前更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