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俄羅斯第二大城市,曾是沙皇時期的都城,被譽為“北方威尼斯”!

俄羅斯是幅員最廣闊的國家, 西南邊沿海的聖彼德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 地處波羅的海芬蘭灣, 整個城市由 眾多小島組成, 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曾是沙皇俄國時期的都城, 1703年由彼得大帝一世下令建造, 城市中宏偉的古建築林立如著名的冬宮, 伊薩基輔大教堂, 夏宮, 喀山大教堂, 涅瓦河, 滴血教堂, 斯莫爾尼宮等, 是世界10大旅遊城市之一。

從莫斯科坐了9個小時的火車, 第二天早上便到達了聖彼德堡。 天氣真棒, 藍藍的天空。

夏宮入口處有一小樂隊, 見我們是中國人就奏起了中國國歌, 聽到國曲特別親切自豪, 打賞也是應該的, 當然也可以不給。

夏宮, 也稱作彼得宮, 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 距聖彼德堡市約30公里, 占地近千公頃, 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 始建於1714年, 建築豪華壯麗, 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

宮頂的雙頭鷹是俄羅斯“國徽”標誌。 “鷹”有互成一定角度的三個頭, 能像風向標一樣自由轉動, 這樣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是“雙頭”。

夏宮分為上花園和下花園, 這個位於上花園的花廊上鏡率很高。

大宮殿內外裝飾極其華麗, 兩翼均有鍍金穹頂, 宮內有慶典廳堂, 禮宴廳堂和皇家宮室。

大宮殿是彼得大帝的皇宮, 當時彼得大帝住一樓, 葉卡捷琳娜皇后住二樓, 二樓裝修及其奢華。 可惜只讓參觀, 不讓拍照。

上花園共有三個較大的噴泉池。

這是上花園中最大的噴泉,“海神涅普頓”噴泉,它包含了30多個不同造型的雕像。

中間是海神涅普頓,緊貼水面的是幾個馴服海馬的騎士雕像,旁邊還有海豚、龍、“特裡同”(海神的侍從)等雕像。

這是由彼得大帝構思的著名的夏宮大瀑布噴泉,它背靠大宮殿,面對直通波羅的海的大水渠(海運河)。

聖彼德堡的天氣也是變換無常,晴空萬里瞬間便會狂風大作,傾盆大雨,沒一會便又雨過天晴。

噴泉群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潛浮雕,150個小雕像,64個噴泉及兩座梯形瀑布。

這些雕塑大都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個個金碧輝煌,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在噴泉群一個大半圓形水池的中央,聳立著高3米、重5噸的大力士桑淞和獅子搏鬥的雕像,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噴泉。

桑淞是聖經中傳說的大力士,曾徒手搏殺雄獅,彼得大帝在這裡是用桑淞比喻自己戰勝化身為猛獅的瑞典王卡勒羅七世。

夏宮真不愧是“噴泉之都”、“噴泉王國”,每個噴泉各有風采,個個造型惟妙惟肖,生動可愛,引人遐想。

大水渠的右邊花園中建有的蒙普列濟爾宮,水渠左邊的花園中建有瑪律利宮,整個下花園左右對稱。

夏花園是彼得堡的第一座花園:筆直的林蔭大道、樹木、灌木叢、噴泉、石砌花圃、珍禽籠、豪華的人工石洞。

整個後花園很大,逛一整天都不為過。這是花園中夏娃雕像。

沿著水渠直下便是波羅的海芬蘭灣。

海邊的海鳥一點都不怕人,走得很近都不飛,可見俄羅斯人與動物的融洽。

葉卡捷琳娜宮又稱凱薩琳宮,位於聖彼德堡以南25公里的普希金城,建造於1717年,是一座巴羅克風格的園林。

最初是彼得一世贈送給第二任妻子——皇后葉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別墅,後來作為遺產成為他們的女兒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的財產。

建築的外牆主體為天藍色,配搭純白的柱子線腳,再加上澄金的雕塑紋飾,以其清新柔美的色調呈現出獨特的雍容華貴。

黃金大門兩邊的矮房從前是僕人的住處和馬槽、廚房。

聖彼德堡的幾個宮殿進入是不允許帶雙肩包、穿外套,但可免費寄存,入口處還需穿上鞋套方能入內。葉卡捷琳娜宮除了琥珀廳外均可以拍照。

一進門則被白色樓梯兩邊牆上的浮雕圖案和花瓶、燈飾所吸引。

精美的鐘錶,據說是法國製造的,雖經過了上百年還能行走。

屋頂天花板上的壁畫。

寬暢的金色大廳是伊莉莎白女皇時代的傑作,由義大利設計師(即冬宮建築師)設計,拼花地板採用珍稀樹木。

大廳牆壁上佈滿了金碧輝煌的浮雕裝飾。

是否又回到了18世紀的沙俄時代,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天花板的壁畫《俄羅斯凱旋》,四壁的浮雕貼著金箔,處處展現出皇家氣息。

這裡以前是沙皇接待貴族和外國使節的地方,普京在聖彼德堡建城300周年時也是在此設宴接待各國元首的。

大廳四周牆壁對應安裝有350塊鏡子,鏡子與鏡子隔空對照,營造出無限放大的空間;同時,鏡前每邊各飾有蠟燭兩排,經過鏡子的折射令人眼花繚亂,使整個大廳益顯金碧輝煌,故譽以“金色大廳”美稱。

騎士宴會廳是當年常用來接待特殊賓客的,餐台和甜點都是按照沙皇時期的原狀佈置的。

室內的壁爐,用的是仿青花瓷一樣的裝飾,不可生火,只用於裝飾。

白色宴會廳大量使用了銀制餐具,四周裝飾了精美的壁畫,廳內還裝飾有紅寶石及綠寶石,展現了當年的華美。

宮殿內部的格局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無不彌漫著女性的柔美、嬌媚的風韻。-

走過葉卡捷琳娜宮,領略了她的綺麗和繁華。但這僅僅是宮室之內,葉宮的魅力,更在於她優雅多姿的園林藝術,儘管不能與老歐洲的園林相比,但自有她的嫵媚和俊雅。

以建築師名字命名的卡梅隆走廊,它是歐洲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之典範。

旋轉式階梯兩旁聳立著古希臘羅馬的花神芙羅拉和大力神赫爾庫勒思的青銅雕像。

大力神赫爾庫勒思。

卡梅隆走廊兩側排列著許多名人雕塑。

站在卡梅隆走廊上環顧一周,景色極佳。

園內到處是曲徑通幽的林蔭小路,綠色的草坪,金黃的樹林。

這是園中帶瑪瑙屋的洗浴室。

站在湖畔欣賞這美麗的景致,蔚藍的亭臺樓閣、金色的樹木草叢、寧靜的一彎湖水、棲息的岸邊野鴨、漫步的男女遊人,眼前的景色頗有一番詩情畫意,仿佛進入了童話般的世界。

上花園共有三個較大的噴泉池。

這是上花園中最大的噴泉,“海神涅普頓”噴泉,它包含了30多個不同造型的雕像。

中間是海神涅普頓,緊貼水面的是幾個馴服海馬的騎士雕像,旁邊還有海豚、龍、“特裡同”(海神的侍從)等雕像。

這是由彼得大帝構思的著名的夏宮大瀑布噴泉,它背靠大宮殿,面對直通波羅的海的大水渠(海運河)。

聖彼德堡的天氣也是變換無常,晴空萬里瞬間便會狂風大作,傾盆大雨,沒一會便又雨過天晴。

噴泉群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潛浮雕,150個小雕像,64個噴泉及兩座梯形瀑布。

這些雕塑大都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個個金碧輝煌,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在噴泉群一個大半圓形水池的中央,聳立著高3米、重5噸的大力士桑淞和獅子搏鬥的雕像,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噴泉。

桑淞是聖經中傳說的大力士,曾徒手搏殺雄獅,彼得大帝在這裡是用桑淞比喻自己戰勝化身為猛獅的瑞典王卡勒羅七世。

夏宮真不愧是“噴泉之都”、“噴泉王國”,每個噴泉各有風采,個個造型惟妙惟肖,生動可愛,引人遐想。

大水渠的右邊花園中建有的蒙普列濟爾宮,水渠左邊的花園中建有瑪律利宮,整個下花園左右對稱。

夏花園是彼得堡的第一座花園:筆直的林蔭大道、樹木、灌木叢、噴泉、石砌花圃、珍禽籠、豪華的人工石洞。

整個後花園很大,逛一整天都不為過。這是花園中夏娃雕像。

沿著水渠直下便是波羅的海芬蘭灣。

海邊的海鳥一點都不怕人,走得很近都不飛,可見俄羅斯人與動物的融洽。

葉卡捷琳娜宮又稱凱薩琳宮,位於聖彼德堡以南25公里的普希金城,建造於1717年,是一座巴羅克風格的園林。

最初是彼得一世贈送給第二任妻子——皇后葉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別墅,後來作為遺產成為他們的女兒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的財產。

建築的外牆主體為天藍色,配搭純白的柱子線腳,再加上澄金的雕塑紋飾,以其清新柔美的色調呈現出獨特的雍容華貴。

黃金大門兩邊的矮房從前是僕人的住處和馬槽、廚房。

聖彼德堡的幾個宮殿進入是不允許帶雙肩包、穿外套,但可免費寄存,入口處還需穿上鞋套方能入內。葉卡捷琳娜宮除了琥珀廳外均可以拍照。

一進門則被白色樓梯兩邊牆上的浮雕圖案和花瓶、燈飾所吸引。

精美的鐘錶,據說是法國製造的,雖經過了上百年還能行走。

屋頂天花板上的壁畫。

寬暢的金色大廳是伊莉莎白女皇時代的傑作,由義大利設計師(即冬宮建築師)設計,拼花地板採用珍稀樹木。

大廳牆壁上佈滿了金碧輝煌的浮雕裝飾。

是否又回到了18世紀的沙俄時代,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天花板的壁畫《俄羅斯凱旋》,四壁的浮雕貼著金箔,處處展現出皇家氣息。

這裡以前是沙皇接待貴族和外國使節的地方,普京在聖彼德堡建城300周年時也是在此設宴接待各國元首的。

大廳四周牆壁對應安裝有350塊鏡子,鏡子與鏡子隔空對照,營造出無限放大的空間;同時,鏡前每邊各飾有蠟燭兩排,經過鏡子的折射令人眼花繚亂,使整個大廳益顯金碧輝煌,故譽以“金色大廳”美稱。

騎士宴會廳是當年常用來接待特殊賓客的,餐台和甜點都是按照沙皇時期的原狀佈置的。

室內的壁爐,用的是仿青花瓷一樣的裝飾,不可生火,只用於裝飾。

白色宴會廳大量使用了銀制餐具,四周裝飾了精美的壁畫,廳內還裝飾有紅寶石及綠寶石,展現了當年的華美。

宮殿內部的格局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無不彌漫著女性的柔美、嬌媚的風韻。-

走過葉卡捷琳娜宮,領略了她的綺麗和繁華。但這僅僅是宮室之內,葉宮的魅力,更在於她優雅多姿的園林藝術,儘管不能與老歐洲的園林相比,但自有她的嫵媚和俊雅。

以建築師名字命名的卡梅隆走廊,它是歐洲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之典範。

旋轉式階梯兩旁聳立著古希臘羅馬的花神芙羅拉和大力神赫爾庫勒思的青銅雕像。

大力神赫爾庫勒思。

卡梅隆走廊兩側排列著許多名人雕塑。

站在卡梅隆走廊上環顧一周,景色極佳。

園內到處是曲徑通幽的林蔭小路,綠色的草坪,金黃的樹林。

這是園中帶瑪瑙屋的洗浴室。

站在湖畔欣賞這美麗的景致,蔚藍的亭臺樓閣、金色的樹木草叢、寧靜的一彎湖水、棲息的岸邊野鴨、漫步的男女遊人,眼前的景色頗有一番詩情畫意,仿佛進入了童話般的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