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范濤教授新書《脊髓脊柱外科典型病例診治解析》隆重出版

文學家高爾基先生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很高興, 茫茫書海中又多了一本醫學好書。 近日, 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范濤教授主編的新著《脊髓脊柱外科典型病例診治解析》正式出版發行, 該書共分四大章、十二節, 以病例形式編寫, 每個病例包括病例摘要、病例資料、術前討論及臨床決策、治療過程、經驗與體會五部分內容, 全面解析了脊髓脊柱相關疾病的診療方法, 分享了疑難典型病例的治療經驗。

《脊髓脊柱外科典型病例診治解析》一書選擇和收集了三博腦科醫院脊髓脊柱診療中心近8年來收治的各種典型、疑難脊髓脊柱外科手術病例, 包括各種脊髓脊柱腫瘤、脊髓脊柱腫瘤合併脊柱側彎或後凸畸形的手術治療, Chiari畸形、脊髓空洞和顱底凹陷的手術治療, 以及頸椎病、胸腰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顯微手術治療。

這些病例在治療過程中還應用了多種先進技術, 如神經顯微外科技術、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技術、脊柱內固定技術、3D列印技術和微創脊柱外科技術, 融合了多學科各個亞專業的優勢技術, 將脊髓手術和脊柱手術技術聯合起來, 把最好的技術和治療帶給患者。 本書資料完整, 圖文並茂, 豐富的內容折射出范濤教授團隊近十年來對各種脊髓脊柱疾病的手術治療的經驗和心血。

在歐美發達國家, 脊髓脊柱手術66%是由神經外科醫生來完成的。 我國傳統的疾病治療模式中, 脊柱疾病多就診於骨科, 早期神經外科只從事脊髓手術, 較大範圍開始涉足脊柱手術也只是近十幾年的事情。 神經外科醫生在神經功能認知與保護, 以及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應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骨科醫生在脊柱融合、非融合技術以及微創脊柱技術方面有著深刻的認識。 將骨科優勢與神經外科優勢有效結合, 取長補短, 互通有無, 建立和發展脊髓脊柱外科勢在必行,

意義重大。

范濤教授作為著名脊髓脊柱外科專家, 曾因脊髓內腫瘤顯微手術治療和脊髓缺血預防和治療的研究, 獲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次和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兩次, 每年參加國際脊柱外科相關會議並在國際會議上授課。 范濤教授介紹, 編寫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能為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很想通過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病例分析, 講述手術策略的制定和手術處理的關鍵步驟, 與各位同仁分享三博脊髓脊柱外科團隊的經驗和體會, 使大家進一步瞭解脊髓脊柱外科的手術精華和技術進步, 讓更多的同行瞭解和掌握其中的精髓, 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輕醫生從事脊髓脊柱外科專業, 同時誠望得到各位脊髓脊柱同道的指正和交流。

該書適合從事脊髓脊柱疾病外科治療的神經脊髓脊柱外科醫生、骨科脊柱外科醫生、疼痛科醫生、臨床脊髓脊柱外科研究生和進修醫生在實踐中參考閱讀。

主編簡介

范濤,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三系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五病區主任、脊髓脊柱外科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脊髓脊柱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脊髓脊柱專家委員會委員;亞太頸椎學會國際執委;世界華人精准微創脊柱外科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青年神經外科交流協會常務委員。2012年北京優秀中青年醫師。曾參與脊髓內腫瘤顯微外科治療的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首次提出缺血予處理對脊髓功能的保護作用(Surgical Neurology, Vol.52(3):299-305, 1999)。以神經顯微外科技術+脊柱內固定技術+術中神經電生理技術+微創脊柱手術技術相結合理念,全方位展各種脊髓脊柱外科手術4000台。包括:顯微手術治療椎管內、脊髓內腫瘤及椎旁、脊柱原發和轉移腫瘤的的同時,可採用脊柱內固定技術矯正與維護脊髓腫瘤合併的脊柱側彎、脊柱後突等嚴重脊柱畸形。進一步完善規範了該類疾病的顯微手術治療策略,首次提出Chiari畸形顱頸交界區腦脊液動力學分型及手術治療策略,發表在 Neurosurgical Review (2017);根據顱底凹陷合併與不合併寰樞椎脫位及脊髓空洞的分類特點,採用減壓結合枕頸固定或C1-2固定融合技術治療先天性顱底凹陷;採用神經顯微外科技術治療頸椎病、椎管狹窄及脊柱退變性疾病;採用通道微創脊柱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和椎管內病變。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篇(含SCI)。

主編簡介

范濤,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三系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五病區主任、脊髓脊柱外科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脊髓脊柱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脊髓脊柱專家委員會委員;亞太頸椎學會國際執委;世界華人精准微創脊柱外科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青年神經外科交流協會常務委員。2012年北京優秀中青年醫師。曾參與脊髓內腫瘤顯微外科治療的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首次提出缺血予處理對脊髓功能的保護作用(Surgical Neurology, Vol.52(3):299-305, 1999)。以神經顯微外科技術+脊柱內固定技術+術中神經電生理技術+微創脊柱手術技術相結合理念,全方位展各種脊髓脊柱外科手術4000台。包括:顯微手術治療椎管內、脊髓內腫瘤及椎旁、脊柱原發和轉移腫瘤的的同時,可採用脊柱內固定技術矯正與維護脊髓腫瘤合併的脊柱側彎、脊柱後突等嚴重脊柱畸形。進一步完善規範了該類疾病的顯微手術治療策略,首次提出Chiari畸形顱頸交界區腦脊液動力學分型及手術治療策略,發表在 Neurosurgical Review (2017);根據顱底凹陷合併與不合併寰樞椎脫位及脊髓空洞的分類特點,採用減壓結合枕頸固定或C1-2固定融合技術治療先天性顱底凹陷;採用神經顯微外科技術治療頸椎病、椎管狹窄及脊柱退變性疾病;採用通道微創脊柱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和椎管內病變。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篇(含SC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