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百億打造臨邛文創區!不緊覺,成都已有了這麼多文創園,逛著有趣瞧著美~

投資100億元!

打造成都臨邛文博創意產業示範區。

1月12日, 邛崍市政府與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定, 雲南城投集團將投資100億元在邛崍打造成都臨邛文博創意產業示範區項目。

該專案分兩期實施, 依託邛窯遺址, 首期重點打造集文博會展、文創工坊、文創酒店、文創街區為一體的市民文化公園和文博文創產業示範區。

迫不及待想去一探究竟?

先跟小布一起來遊覽下,

成都現有的幾處文化創意產業園吧~

藍頂藝術區

地址:成都市雙流縣楊家灣藍頂藝術區

由廢棄工廠到“生活、工作一體化”創意藝術社區。

在成都, 閒置廠房改造成為工作室的有很多, 而將生活與工作納入一體化的模式卻是鳳毛麟角, 但就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存在——藍頂創意藝術區。

2003年, 周春芽、楊冕等四位藝術家租用了成都機場路旁的閒置廠房, 因廠房的鐵皮頂是藍色的, 於是就取了藍頂這個名字。 2007年, 在成都當地政府的引導下, 藍頂向東遷移到現在的成都雙流、錦江、龍泉三地交界處, 規劃占地1500多畝。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建設, 曾經的荒坡地變成了藝術家聚集的文藝場所, 藍頂藝術區成為聞名中外的藝術區和旅遊景點。

東郊記憶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二環東外側建設南支路4號

集合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文化形態的多元文化園區。

東郊記憶前身是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代號773廠, 106信箱)。 2009年, 成都市利用東郊老工業區中的原成都紅光電子管廠舊址, 將部分工業特色鮮明的廠區作為工業文明遺址予以保留, 並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 打造成音樂產業基地。

園區擁有18個功能完善的展覽演出場館場地, 每年有超過1200場文化盛宴在此持續上演,囊括最紅的明星,最時尚的品牌發佈秀,最熱門的戲劇,國際級藝術展、攝影展以及各類規模龐大的音樂節、藝術節、動漫節。

梵木創藝區

地址:成都市龍泉驛區東洪路666號

以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和展現方式,推廣創新藝術品、藝術形式。

曾經的他們叫“梵木藝術館”,梵木藝術館位於成都錦江區晨輝東路旁。丙火創意產業機構投資5000萬元,在其規劃與建設下,曾經的成都樂器廠迎來重大轉變,梵木藝術館在此誕生。

因成都地鐵7號線的修建,梵木藝術館已於2016年底整體搬遷至龍泉驛區東洪路666號,升級為梵木創藝區。梵木創藝區已與一批國內知名藝術家及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西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成都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 達成合作協定。本土知名藝術家長年入駐,並與高等學府合作,通過藝術創作為整個平臺提供創意研發點,同時以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和展現方式,推廣創新藝術品、藝術形式,將本土藝術國際化。

U37創意倉庫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水碾河南街37號。

正如U37創意倉庫的介紹欄上所述,這裡原為成都市醫藥集團倉庫、廠房。

這裡的建築多為上世紀60/70/80年代建造的,有很鮮明的時代特色。U37園區內的綠化也正如同它厚重的歷史沉澱一樣保留完整。綠樹成蔭、藤蔓遍佈建築外觀。

如今這裡早已經被改造成了創意產業園,但是由於它建築規模較小又位於市井深處,因此它的名聲一直不如東郊記憶那般出名。但是這並不影響它在老成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它的存在使得長期生活在繁華大都市中的人們有一塊“療養”之地。在這裡人們可以放鬆心態、放慢生活節奏,度過那麼一段悠然自在的時光。對於成都這個超級大城市來說,它的存在猶如一片隱藏在繁華大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436文化創意機構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一環路北一段436號

金牛區首家以文化藝術為核心的LOFT創意空間。

436是由舊倉庫改造而成的創意產業工作室,引進各類型創意產業,如設計、藝術空間、公共藝術創作、藝術實踐基地、藝術酒店、藝術雜誌、藝術協會、藝術行銷、旅遊產品研發等行業。是城市文化創意孵化和公眾藝術交流平臺的完美結合。

在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分成三層不同功能的開發空間,有容納100人的室內展廳、容納150人的露天花園、容納50-100人的創意辦公區、容納20人的會議室、容納15人的閱覽室等。

2014年下半年以來,富有創想精神的436人運用藝術“搶救”舊城的理念,根據倉庫的建築特點以及政府對文化和創意產業的相關政策指引,創造性地提出將舊倉庫改造為LOFT文化創意機構的想法,通過將舊倉庫改造為充滿現代藝術感的創意空間、創意工作室,實現了城市空間的再設計和再利用。通過這些改造,使舊倉庫的建築形態和歷史痕跡得以保留,同時又衍生出更有朝氣更有生命力的產業經濟。

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高攀路

一座聚焦陶藝、園藝、創意手工等行業的文創“夢工廠”。

從高攀路通往“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沿途紅磚牆上的一排排文字、圖片訴說著一段歷史記憶。在這裡,自然生長的文創新勢力格外茁壯……這裡的前身為7322工廠,又被稱作“白藥廠”。清末洋務運動期間,這裡就是生產彈藥的地方,當時為了隱秘,大家都喊7322廠作“白藥廠”。如今,曾經的白藥廠已蝶變為“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被確定為“成都市文化地標”,成為武侯高攀片區文創核心驅動引擎。

多家文創企業的先後入駐,逐漸有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土壤和現實基礎。武侯區與7322廠搭建“軍民融合”平臺,全面挖掘百年軍工文化底蘊,對43.94畝老舊廠房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引進和培育八大類文創業態在此彙聚,打造自然生長的“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

如今,“修舊如舊”在高攀路26號有了最自然的呈現方式——從外表看,它還是一棟棟老廠房,但內部的結構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把所有能用的材料都用起來了,還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因此,在滿眼的藤蔓綠植下,依稀可見不同年代的影子。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產業佈局的調整,

文化創意產業日漸成為

成都城市化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如今成都的文化創意產業園越來越多,

它們風格迥異,

或現代,或浪漫,或文藝,或神秘……

但是不管是哪種風格,

它們都傳承著城市的文脈。

個個都是好地方,

閒暇時光好去處。

盡情玩耍吧!

每年有超過1200場文化盛宴在此持續上演,囊括最紅的明星,最時尚的品牌發佈秀,最熱門的戲劇,國際級藝術展、攝影展以及各類規模龐大的音樂節、藝術節、動漫節。

梵木創藝區

地址:成都市龍泉驛區東洪路666號

以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和展現方式,推廣創新藝術品、藝術形式。

曾經的他們叫“梵木藝術館”,梵木藝術館位於成都錦江區晨輝東路旁。丙火創意產業機構投資5000萬元,在其規劃與建設下,曾經的成都樂器廠迎來重大轉變,梵木藝術館在此誕生。

因成都地鐵7號線的修建,梵木藝術館已於2016年底整體搬遷至龍泉驛區東洪路666號,升級為梵木創藝區。梵木創藝區已與一批國內知名藝術家及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西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成都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 達成合作協定。本土知名藝術家長年入駐,並與高等學府合作,通過藝術創作為整個平臺提供創意研發點,同時以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和展現方式,推廣創新藝術品、藝術形式,將本土藝術國際化。

U37創意倉庫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水碾河南街37號。

正如U37創意倉庫的介紹欄上所述,這裡原為成都市醫藥集團倉庫、廠房。

這裡的建築多為上世紀60/70/80年代建造的,有很鮮明的時代特色。U37園區內的綠化也正如同它厚重的歷史沉澱一樣保留完整。綠樹成蔭、藤蔓遍佈建築外觀。

如今這裡早已經被改造成了創意產業園,但是由於它建築規模較小又位於市井深處,因此它的名聲一直不如東郊記憶那般出名。但是這並不影響它在老成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它的存在使得長期生活在繁華大都市中的人們有一塊“療養”之地。在這裡人們可以放鬆心態、放慢生活節奏,度過那麼一段悠然自在的時光。對於成都這個超級大城市來說,它的存在猶如一片隱藏在繁華大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436文化創意機構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一環路北一段436號

金牛區首家以文化藝術為核心的LOFT創意空間。

436是由舊倉庫改造而成的創意產業工作室,引進各類型創意產業,如設計、藝術空間、公共藝術創作、藝術實踐基地、藝術酒店、藝術雜誌、藝術協會、藝術行銷、旅遊產品研發等行業。是城市文化創意孵化和公眾藝術交流平臺的完美結合。

在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分成三層不同功能的開發空間,有容納100人的室內展廳、容納150人的露天花園、容納50-100人的創意辦公區、容納20人的會議室、容納15人的閱覽室等。

2014年下半年以來,富有創想精神的436人運用藝術“搶救”舊城的理念,根據倉庫的建築特點以及政府對文化和創意產業的相關政策指引,創造性地提出將舊倉庫改造為LOFT文化創意機構的想法,通過將舊倉庫改造為充滿現代藝術感的創意空間、創意工作室,實現了城市空間的再設計和再利用。通過這些改造,使舊倉庫的建築形態和歷史痕跡得以保留,同時又衍生出更有朝氣更有生命力的產業經濟。

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高攀路

一座聚焦陶藝、園藝、創意手工等行業的文創“夢工廠”。

從高攀路通往“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沿途紅磚牆上的一排排文字、圖片訴說著一段歷史記憶。在這裡,自然生長的文創新勢力格外茁壯……這裡的前身為7322工廠,又被稱作“白藥廠”。清末洋務運動期間,這裡就是生產彈藥的地方,當時為了隱秘,大家都喊7322廠作“白藥廠”。如今,曾經的白藥廠已蝶變為“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被確定為“成都市文化地標”,成為武侯高攀片區文創核心驅動引擎。

多家文創企業的先後入駐,逐漸有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土壤和現實基礎。武侯區與7322廠搭建“軍民融合”平臺,全面挖掘百年軍工文化底蘊,對43.94畝老舊廠房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引進和培育八大類文創業態在此彙聚,打造自然生長的“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

如今,“修舊如舊”在高攀路26號有了最自然的呈現方式——從外表看,它還是一棟棟老廠房,但內部的結構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把所有能用的材料都用起來了,還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因此,在滿眼的藤蔓綠植下,依稀可見不同年代的影子。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市產業結構升級、產業佈局的調整,

文化創意產業日漸成為

成都城市化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如今成都的文化創意產業園越來越多,

它們風格迥異,

或現代,或浪漫,或文藝,或神秘……

但是不管是哪種風格,

它們都傳承著城市的文脈。

個個都是好地方,

閒暇時光好去處。

盡情玩耍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