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時代 新征程 廣西檢察工作巡禮」“大資料”助力檢察事業插“智”高飛

“大資料”助力檢察事業插“智”高飛

——廣西檢察機關創新“智慧檢務”建設綜述

穿越到20世紀90年代前, 廣西檢察機關被稱為“112部隊”——“一支筆、一張嘴、兩條腿”。

而今, 已是“天兵天將”了——“雲”“大資料”“黑科技”……

這些年, 廣西檢察機關堅決貫徹黨中央和高檢院的決策部署, 堅持把現代科技作為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按照“智慧、融合、創新”的總體思路, 全面實施科技強檢戰略, 全力開展電子檢務工程建設, 積極推進智慧檢務建設和應用, 向科技要檢力、要效率、要規範化, 一支“高科技鐵軍”正在集結!

“隔空”指控:掀開檢察資訊化新篇章

刑事審判法庭內, 只有法官、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而公訴席上竟空空如也,案件如何開庭審理?其實, 在西鄉塘區檢察院的大樓內, 檢察官通過遠端視頻系統“直通”庭審現場。 審理畫面隨著發言的秩序在公訴人、審判長、被告人、律師之間交替切換。 螢屏上, 公訴人通過高清音訊視頻傳輸系統宣讀起訴書、舉證質證、發表公訴意見, 與法官、律師“隔空”對話, 有力指控被告人, 整個庭審過程程式規範, 順暢有序。

這場令人大開眼界的遠端視頻“隔空”庭審, 是廣西檢察機關創新出庭方式的成果, 曾經看似遙不可及的現代科技如今已經“生根開花”。 廣西檢察機關積極順應“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改革新形勢, 聚焦檢察監督主責主業, 主動加強與業務部門協作配合, 探索“人工智慧+檢察工作”和“人工智慧+司法辦案”新模式, 推動司法辦案向人機結合模式轉變,

狠抓技術辦案、智慧辦案, 努力提高辦案數量和品質, 充分發揮檢察技術在辦理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的科技支撐作用。 2017年, 自治區檢察院共辦理技術案件51件, 其中檢驗鑒定22件, 技術性證據審查9件, 同比分別上升54.5%、214.3%、350%。

2017年是廣西電子檢務工程建設的收官之年, 也是智慧檢務項目的開篇之年。 自治區檢察院更新發展思路, 進一步明確以電子檢務工程為抓手、以智慧檢務為目標, 在頂層規劃上融入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智慧元素, 促進現代科技與檢察工作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 實現科技強檢戰略轉型升級。

2017年下半年以來, 自治區檢察院各黨組成員分別率隊赴江蘇、浙江、山東、重慶、貴州等13個省(市區)學習考察, 學習借鑒兄弟省市檢察機關在科技強檢理念更新、技術創新、融合發展、專案實施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引入“智庫”, 邀請專家學者座談交流, 加強與一些實力雄厚、熟悉檢察資訊化工作的企業、科研院所戰略合作, 組建電子檢務工程項目智囊團, 積極引入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前沿技術, 確保規劃方案的前瞻性和實用性,促進科學技術與檢察業務深度融合,從而形成廣西檢察大資料、智慧檢務的基本框架。

“遠端視頻”:讓化解矛盾更“聰明”

“您好,我們是梧州市龍圩區人民檢察院的接訪人員,現在請您陳述一下對案件的意見及申訴理由!”。檢察官對著攝像頭親切地說。

“您好,我是嚴某,我來說一下對案件的意見……”來訪群眾嚴某依法表達了訴求。

一個顯示幕,一個攝像頭,一台音訊傳送器,檢察機關通過一方小螢幕進行遠端視頻接訪,檢察官和來訪群眾被“拉進”同一時空,檢察官“面對面”“心貼心”釋法說理,更有力於矛盾的化解。目前,廣西檢察機關已經率先在全國實現上通最高人民檢察院,下聯最基層的鄉鎮檢察室的“遠端視頻”系統。

“黑科技”與“檢察藍”的深度融合,離不開資訊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立足實戰、實用、實效,廣西檢察機關把握資訊技術發展規律,遵循檢察工作特點,積極探索科學的發展路徑。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有效融入,進一步築牢了智慧應用支撐平臺。2017年7月自治區檢察院受邀參展全國檢察機關科技裝備展,高檢院孫謙、李如林、張雪樵副檢察長等領導先後親臨廣西展區參觀指導,對我區電子檢務工程建設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廣西檢察機關加強科技強檢基礎工程建設,築牢底層基礎,為智慧檢務提供科技支撐,科技強檢基礎設施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在繼續加快建設電子檢務工程一期專案的基礎上,不斷延伸、拓展,開展二期項目建設,向智慧檢務邁出了重要一步。

全區檢察機關全面完成檢察業務內網局域網光纖改造,網路架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網路傳輸性能有了進一步提高;全面開展檢察業務外網建設,依託廣西電子政務外網為網路骨幹線路,構建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檢察院業務外網,承載全區檢察機關非涉密資訊系統應用;同時建立資訊共用交換平臺,為檢察機關與外單位的橫向資訊共用、資料交換、協同辦公提供網路支撐;大力推進資料中心建設,利用雲計算、大資料等新型技術為檢察工作提供資料存儲、傳輸、處理和交換服務,實現資訊資源利用最大化,成為全區檢察機關資料傳輸和交換的樞紐。

“大數據”:促進檢察事業“智慧”騰飛

在自治區檢察院綜合檢務服務中心,當上訪人一踏入綜合檢務服務中心,完成刷身份證、坐下候訪的同時,中心的“大資料”已經自動把該訪民歷次申訴的時間、地點、訴求等資訊全部顯示出來。如果是重點上訪人,控申處隨即配強接訪力量,派出處領導和資深控申檢察官進行接訪。這是廣西檢察機關綜合檢務服務“智慧”升級,化解矛盾的一個縮影。

在“檢察+黑科技”的發展潮流中,廣西檢察機關立足實際,建用並舉,扎實推進大資料等現代科技在檢察工作中的應用,科技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得到進一步拓展。依託高清視頻一體化應用、“一站式”綜合檢務服務平臺、案件決策大資料分析應用、政法大資料互聯共用應用、檢務綜合應用等,各種科技“神器”大顯神威,甚至每句話、每一個腳步,都被科技“包圍”。

——高清視頻一體化應用。高清視頻一體化應用可以進行遠端接訪,遠端公訴,遠端視頻提訊、多方會審、遠端指揮等功能,實現了對全區三級檢察機關音訊、視頻和業務資料的統一調度和指揮,實現對案件辦理資訊、辦公流程管理資訊、統計分析資訊、司法場所監管情況、法庭訴訟情況等進行動態監控,大大提高了檢察工作效率和指揮處理能力,為領導決策與指揮提供科技支援。

——“一站式”綜合檢務服務平臺。集控告申訴、專項工作、綜合工作、查詢、統計、採編、輔助七大模組於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檢務服務平臺,將平臺接訪、網上信訪、遠端視頻接訪、檢察長接待四大信訪管道進行整合升級,在檢務大廳統一設立對外視窗,統一業務資訊入口、統一辦理流轉、統一資料對接及統一操作,並依託物聯網和大資料等技術深化檢務公開、強化檢民互動,確保從群眾從進入到離開的每個環節智慧便捷,為群眾提供高效的“一站式”檢察工作服務。

——案件決策大資料分析應用。融合了資訊資料獲取、傳輸、存儲、研判、搜索、回饋等功能的案件決策大資料分析平臺利用大資料技術,對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和檢察統計系統,實現了對案件流程監控、智慧決策分析、涉案財物監督管理、檢務公開等功能,並通過採集案件資訊對資料研判分析自動形成偵查情報,規整多個系統線索和辦理,提升自偵辦案資訊處理和線索收集能力,對於規範司法辦案行為、完善檢察決策支持具有重大意義。

——政法大資料互聯共用應用。加快推進檢察機關與公安、法院、監獄實現互聯互通的政法大資料互聯共用平臺,依託大資料技術拓展檢察監督科技觸角,增強檢察監督力度。目前,刑事執行檢察業務系統實現了與全區19個監獄及自治區公安廳的業務資料對接,此外,還實現了檢委會與審委會之間重大案件、重要事項的遠端會商等。

——檢務綜合應用。在檢察業務內、外網中部署新版綜合辦公系統,以高度集成化、一體化、協同化的資訊應用平臺,實現全區檢察機關網上辦公、移動辦公、檢務保障、隊伍管理、檢務公開等功能,增強檢察辦公自動化能力。同時建成移動辦公接入平臺,為頂層的移動辦公、即時通訊、網盤、安全郵件、辦公軟體提供安全可控的安全管理平臺,支撐全區檢察機關移動辦公應用。

智啟今朝,慧贏未來。八桂強檢之路已是研磨粗石終現玉,新起點,新征程,廣西檢察機關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進一步加快“智慧檢察”建設,用智慧的檢察科技支持案件查辦,用無聲的行動捍衛法律公正,用忠誠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文字:鄒筱溪 唐波

編輯:白露萍

確保規劃方案的前瞻性和實用性,促進科學技術與檢察業務深度融合,從而形成廣西檢察大資料、智慧檢務的基本框架。

“遠端視頻”:讓化解矛盾更“聰明”

“您好,我們是梧州市龍圩區人民檢察院的接訪人員,現在請您陳述一下對案件的意見及申訴理由!”。檢察官對著攝像頭親切地說。

“您好,我是嚴某,我來說一下對案件的意見……”來訪群眾嚴某依法表達了訴求。

一個顯示幕,一個攝像頭,一台音訊傳送器,檢察機關通過一方小螢幕進行遠端視頻接訪,檢察官和來訪群眾被“拉進”同一時空,檢察官“面對面”“心貼心”釋法說理,更有力於矛盾的化解。目前,廣西檢察機關已經率先在全國實現上通最高人民檢察院,下聯最基層的鄉鎮檢察室的“遠端視頻”系統。

“黑科技”與“檢察藍”的深度融合,離不開資訊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立足實戰、實用、實效,廣西檢察機關把握資訊技術發展規律,遵循檢察工作特點,積極探索科學的發展路徑。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有效融入,進一步築牢了智慧應用支撐平臺。2017年7月自治區檢察院受邀參展全國檢察機關科技裝備展,高檢院孫謙、李如林、張雪樵副檢察長等領導先後親臨廣西展區參觀指導,對我區電子檢務工程建設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廣西檢察機關加強科技強檢基礎工程建設,築牢底層基礎,為智慧檢務提供科技支撐,科技強檢基礎設施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在繼續加快建設電子檢務工程一期專案的基礎上,不斷延伸、拓展,開展二期項目建設,向智慧檢務邁出了重要一步。

全區檢察機關全面完成檢察業務內網局域網光纖改造,網路架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網路傳輸性能有了進一步提高;全面開展檢察業務外網建設,依託廣西電子政務外網為網路骨幹線路,構建覆蓋“自治區—市—縣”三級檢察院業務外網,承載全區檢察機關非涉密資訊系統應用;同時建立資訊共用交換平臺,為檢察機關與外單位的橫向資訊共用、資料交換、協同辦公提供網路支撐;大力推進資料中心建設,利用雲計算、大資料等新型技術為檢察工作提供資料存儲、傳輸、處理和交換服務,實現資訊資源利用最大化,成為全區檢察機關資料傳輸和交換的樞紐。

“大數據”:促進檢察事業“智慧”騰飛

在自治區檢察院綜合檢務服務中心,當上訪人一踏入綜合檢務服務中心,完成刷身份證、坐下候訪的同時,中心的“大資料”已經自動把該訪民歷次申訴的時間、地點、訴求等資訊全部顯示出來。如果是重點上訪人,控申處隨即配強接訪力量,派出處領導和資深控申檢察官進行接訪。這是廣西檢察機關綜合檢務服務“智慧”升級,化解矛盾的一個縮影。

在“檢察+黑科技”的發展潮流中,廣西檢察機關立足實際,建用並舉,扎實推進大資料等現代科技在檢察工作中的應用,科技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得到進一步拓展。依託高清視頻一體化應用、“一站式”綜合檢務服務平臺、案件決策大資料分析應用、政法大資料互聯共用應用、檢務綜合應用等,各種科技“神器”大顯神威,甚至每句話、每一個腳步,都被科技“包圍”。

——高清視頻一體化應用。高清視頻一體化應用可以進行遠端接訪,遠端公訴,遠端視頻提訊、多方會審、遠端指揮等功能,實現了對全區三級檢察機關音訊、視頻和業務資料的統一調度和指揮,實現對案件辦理資訊、辦公流程管理資訊、統計分析資訊、司法場所監管情況、法庭訴訟情況等進行動態監控,大大提高了檢察工作效率和指揮處理能力,為領導決策與指揮提供科技支援。

——“一站式”綜合檢務服務平臺。集控告申訴、專項工作、綜合工作、查詢、統計、採編、輔助七大模組於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檢務服務平臺,將平臺接訪、網上信訪、遠端視頻接訪、檢察長接待四大信訪管道進行整合升級,在檢務大廳統一設立對外視窗,統一業務資訊入口、統一辦理流轉、統一資料對接及統一操作,並依託物聯網和大資料等技術深化檢務公開、強化檢民互動,確保從群眾從進入到離開的每個環節智慧便捷,為群眾提供高效的“一站式”檢察工作服務。

——案件決策大資料分析應用。融合了資訊資料獲取、傳輸、存儲、研判、搜索、回饋等功能的案件決策大資料分析平臺利用大資料技術,對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和檢察統計系統,實現了對案件流程監控、智慧決策分析、涉案財物監督管理、檢務公開等功能,並通過採集案件資訊對資料研判分析自動形成偵查情報,規整多個系統線索和辦理,提升自偵辦案資訊處理和線索收集能力,對於規範司法辦案行為、完善檢察決策支持具有重大意義。

——政法大資料互聯共用應用。加快推進檢察機關與公安、法院、監獄實現互聯互通的政法大資料互聯共用平臺,依託大資料技術拓展檢察監督科技觸角,增強檢察監督力度。目前,刑事執行檢察業務系統實現了與全區19個監獄及自治區公安廳的業務資料對接,此外,還實現了檢委會與審委會之間重大案件、重要事項的遠端會商等。

——檢務綜合應用。在檢察業務內、外網中部署新版綜合辦公系統,以高度集成化、一體化、協同化的資訊應用平臺,實現全區檢察機關網上辦公、移動辦公、檢務保障、隊伍管理、檢務公開等功能,增強檢察辦公自動化能力。同時建成移動辦公接入平臺,為頂層的移動辦公、即時通訊、網盤、安全郵件、辦公軟體提供安全可控的安全管理平臺,支撐全區檢察機關移動辦公應用。

智啟今朝,慧贏未來。八桂強檢之路已是研磨粗石終現玉,新起點,新征程,廣西檢察機關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進一步加快“智慧檢察”建設,用智慧的檢察科技支持案件查辦,用無聲的行動捍衛法律公正,用忠誠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文字:鄒筱溪 唐波

編輯:白露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