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視頻|新排長21天的蛻變,我們仿佛看到了那時的自己

(獲取更多內容請關注《CNR國防時空》微信公眾號, ID:guofangshikong)

看我21天的蛻變

我叫李濤, 是新疆軍區某炮兵團的一名新排長。 在不到一年的軍營生活中, 我對軍營有了更深的認識, 也讓我看到了自身能力的差距。 上個月連長告訴我, 讓我參加團組織的“四會”教練員集訓。 於是, 迷茫無知、充滿壓力的我參加了這次集訓, 沒想到的是, 被大家稱為“掃盲班”的“四會”教練員集訓隊, 在短短三個星期的時間, 讓我發生了不小的蛻變。

起點不一, 但是要把目標定高

還記得剛入隊時, 集訓隊長張仁臻就對我們說了這樣一番話:大家可能基礎較差, 起點也不盡相同, 但是我們要有信心、有決心, 要定下高目標, 端正學習態度、把壓力變成動力, 21天的時間一定能碩果累累。

剛來到集訓隊, 就感覺到了壓力, 我們40多人中大多數都是幹部士官, 其中有在教導隊集訓過的, 有去年就擔任過副班長的, 像我這樣的三無學員(無管理帶兵經驗、無“四會”技能基礎、無個人特長)的新排長, 也有不少, 特別是看到第一周的入隊成績之後, 把我剛剛樹立的自信也丟失了。 而且前幾次的考核中, 我排名墊底, 每次上臺剖析發言時我都無比羞愧, 有時候,

我甚至都有種把帽子一甩不幹的想法。 事實上, 我也確實這樣幹了, 我把自己的退隊申請書給我們連長看了, 說我不想幹了, 不想在這裡給連隊丟臉, 讓自己蒙羞。 但是, 連長沒有同意我的要求, 而且還鼓勵我好好學習, 要我在哪裡跌倒, 就從哪裡爬起來。

一次加班到淩晨一點, 營長、教導員走進教練員宿舍, 和我們五人一一擊掌, 相約21天之後看我們的蛻變。 經過各級領導和戰友們的鼓勵, 我又重新樹立起了信心, 我把拿不上檯面的成績單舉過頭頂, 大聲喊著:21天之後, 我李濤一定要學有所成, 滿載而歸!

學習態度, 決定了上升的高度

回想起這一個多月的集訓, 學會了很多, 但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課目, 是學會了如何學習, 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 養成了學習的好習慣。 在這裡, 40多名學員不同訓練課目上的同台競技、特長發揮, 讓我這個初出茅廬的“新兵”長了見識, 有了缺乏知識的恐慌感。

團裡組織開訓動員課目演示中, 有一個士官組訓課目的示範, 擔任示範任務的就是我們的教員李康。 李康教員是我們團裡優秀的教練員, 去年年底剛剛參加過師裡組織的“四會”教練員比武, 獲得士官組第二名。 在示範當中, 無論是自身動作、組訓方法, 還是思想工作的表達, 都是那麼嫺熟那麼精彩。 我也想成為那樣的教練員, 於是, 我側面瞭解李教員是如何練成的, 他所在連隊的戰友告訴我,李教員特別愛學習,對學習近似癡狂,他把“四會”融入了自己的崗位歷練、帶兵歷程,數不清的加班加點和對自己的精益求精,成就了他在“四會”教學方面的一番作為。

觀看完示範,他還主動走到我們身邊,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結業前每人準備一堂室內課、一堂室外課。那時我感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看看手中準備好的兩份教案,倍感自豪的同時,想想加班加點付出的努力,感覺是那麼的值得。

笨鳥先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前面我說過,我是“三無”學員,而且擁有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話清楚這是教練員至關重要的基礎要求,集訓連為了讓一些“陝普”、“甘普”、“川普”學員糾正發音,每天給我們半個小時的時間朗讀報紙,為了儘快矯正普通話,我利用中午午休的時間到廣場進行朗讀,堅持了三個星期,許多不太標準的音調竟然改正過來了。

我不僅普通話上面有困難,其他各個訓練項目都是弱項,怎麼辦?笨鳥先飛吧。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有機會趕上他們。於是,很少主動走上講臺的我,只要是連隊集體組織,無論是回答問題、上臺談體會,還是進行試講試教,我都是第一個舉手第一個沖上講臺,鍛煉膽量,提高表達能力;利用午休時間堅持了三周的鍛煉,我把普通話練得差不多了,從第四周開始,我就開始實行其他弱項課目的加練,半小時的軍姿固化、提升教練員氣質,半小時的漢字輸入訓練,打牢編寫教案和製作課件的基礎;到了晚上,我總會是最後一批離開網路室的,觀看揣摩一個精品課件,練會漢字輸入,製作幾張圖片。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前兩周不顯山不露水的我,在後幾周考核評比中,各項成績都上升了好幾個名次。我的基礎很弱,我的資質很普通的,但是我付出了更多,我進步了,這就是收穫吧。

成果轉化,在崗位歷練中昇華

馬上就要進行結業考試了,最終取得如何的成績,不是此次集訓的最終目的,集訓成果的轉化,才是集訓的目的。

如何轉化?教員告訴我們,那就是要結合自己的崗位,結合自己的帶兵實踐去轉化去提高。現在回想起集訓的點點滴滴,團領導的每一次講評,隊長的每一次提出要求,教員的每一次輔導,營連首長和戰友們的鼓勵,不就是最生動、最實際的示範教學嗎?是他們的行動和語言,給我們樹立了標準、解開了思想疙瘩、明確了努力方向。

馬上就要回到連隊了,馬上就要履行我排長的職責了。通過集訓,我對組訓、對帶兵有了新的認知,集訓結束了,我去了理想的成績,這也為我幹好接下來的工作增添了滿滿動力。

最後,我想用一段話結束我的集訓心得,講講我的收穫,講講我對幹好工作的打算,名字就叫做《21天的蛻變》吧!

還記得入隊時的惶恐不安和壓力山大

因為我是一個“三無”學員

因為每週都要排名通報

還好我有貼心的領導和同甘共苦的小夥伴

是他們用行動和言語幫助我樹立了信心

基礎差不用怕,樣樣弱不可怕

只要我們足夠的努力,只要我們每天都在進步

大聲朗讀,讓我們的普通話更加標準

爭相上臺,讓我們增強表現的欲望

創新組訓方法,用活思想工作

打鐵還需自身硬,努力鍛造過硬素質

爭相傳播正能量,樹立良好形象

21天時間很短,但是我們須知

授之與漁勝於授之與魚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學習是一種態度,學習是一種習慣

學習更是一種可貴品質

感謝“四會”集訓短暫的21天

可你帶給我的是軍旅生涯永不停歇的追求

帶給我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動力

21天之後的我,可能還不是很優秀

但是我不會放棄,因為我會堅持,

因為我愛上了學習!

拍攝:李 碩

文字:陳天靖

策劃:張冬偉

責任編輯:蔡 聖

(《國防時空》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新聞綜合類節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6:00-6:30 週六日6:15-6:30 ;播出頻率:中國之聲北京地區FM106.1;新聞郵箱:gfsk@cnr.cn和guofangshikong@qq.com)

他所在連隊的戰友告訴我,李教員特別愛學習,對學習近似癡狂,他把“四會”融入了自己的崗位歷練、帶兵歷程,數不清的加班加點和對自己的精益求精,成就了他在“四會”教學方面的一番作為。

觀看完示範,他還主動走到我們身邊,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結業前每人準備一堂室內課、一堂室外課。那時我感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現在看看手中準備好的兩份教案,倍感自豪的同時,想想加班加點付出的努力,感覺是那麼的值得。

笨鳥先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前面我說過,我是“三無”學員,而且擁有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話清楚這是教練員至關重要的基礎要求,集訓連為了讓一些“陝普”、“甘普”、“川普”學員糾正發音,每天給我們半個小時的時間朗讀報紙,為了儘快矯正普通話,我利用中午午休的時間到廣場進行朗讀,堅持了三個星期,許多不太標準的音調竟然改正過來了。

我不僅普通話上面有困難,其他各個訓練項目都是弱項,怎麼辦?笨鳥先飛吧。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有機會趕上他們。於是,很少主動走上講臺的我,只要是連隊集體組織,無論是回答問題、上臺談體會,還是進行試講試教,我都是第一個舉手第一個沖上講臺,鍛煉膽量,提高表達能力;利用午休時間堅持了三周的鍛煉,我把普通話練得差不多了,從第四周開始,我就開始實行其他弱項課目的加練,半小時的軍姿固化、提升教練員氣質,半小時的漢字輸入訓練,打牢編寫教案和製作課件的基礎;到了晚上,我總會是最後一批離開網路室的,觀看揣摩一個精品課件,練會漢字輸入,製作幾張圖片。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前兩周不顯山不露水的我,在後幾周考核評比中,各項成績都上升了好幾個名次。我的基礎很弱,我的資質很普通的,但是我付出了更多,我進步了,這就是收穫吧。

成果轉化,在崗位歷練中昇華

馬上就要進行結業考試了,最終取得如何的成績,不是此次集訓的最終目的,集訓成果的轉化,才是集訓的目的。

如何轉化?教員告訴我們,那就是要結合自己的崗位,結合自己的帶兵實踐去轉化去提高。現在回想起集訓的點點滴滴,團領導的每一次講評,隊長的每一次提出要求,教員的每一次輔導,營連首長和戰友們的鼓勵,不就是最生動、最實際的示範教學嗎?是他們的行動和語言,給我們樹立了標準、解開了思想疙瘩、明確了努力方向。

馬上就要回到連隊了,馬上就要履行我排長的職責了。通過集訓,我對組訓、對帶兵有了新的認知,集訓結束了,我去了理想的成績,這也為我幹好接下來的工作增添了滿滿動力。

最後,我想用一段話結束我的集訓心得,講講我的收穫,講講我對幹好工作的打算,名字就叫做《21天的蛻變》吧!

還記得入隊時的惶恐不安和壓力山大

因為我是一個“三無”學員

因為每週都要排名通報

還好我有貼心的領導和同甘共苦的小夥伴

是他們用行動和言語幫助我樹立了信心

基礎差不用怕,樣樣弱不可怕

只要我們足夠的努力,只要我們每天都在進步

大聲朗讀,讓我們的普通話更加標準

爭相上臺,讓我們增強表現的欲望

創新組訓方法,用活思想工作

打鐵還需自身硬,努力鍛造過硬素質

爭相傳播正能量,樹立良好形象

21天時間很短,但是我們須知

授之與漁勝於授之與魚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學習是一種態度,學習是一種習慣

學習更是一種可貴品質

感謝“四會”集訓短暫的21天

可你帶給我的是軍旅生涯永不停歇的追求

帶給我的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動力

21天之後的我,可能還不是很優秀

但是我不會放棄,因為我會堅持,

因為我愛上了學習!

拍攝:李 碩

文字:陳天靖

策劃:張冬偉

責任編輯:蔡 聖

(《國防時空》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新聞綜合類節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6:00-6:30 週六日6:15-6:30 ;播出頻率:中國之聲北京地區FM106.1;新聞郵箱:gfsk@cnr.cn和guofangshikong@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