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平縣:提振精神勇擔當 砥礪奮進鑄輝煌

提振精神勇擔當砥礪奮進鑄輝煌

——西平縣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記者 丁 振 通訊員 胡軍華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場館遊園遍地開花。

這是一組驕人的資料, 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2017年, 西平縣完成生產總值219億元, 同比增長8.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3億元, 增長1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9億元, 增長9.3%;固定資產投資158億元, 增長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億元, 增長1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874元, 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3元,

增長8.8%;城鎮化率達37.5%, 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2017年, 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 西平縣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堅持把穩增長、保態勢作為全域工作的重中之重, 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務實重幹, 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項目建設扎實推進

西平縣堅持把開放招商作為“一號工程”, 縣四個班子領導帶隊, 圍繞主導產業, 分赴上海、江蘇、福建等地, 開展全產業鏈招商活動, 取得了明顯成效。 全年共引進工業專案92個, 總投資94.6億元, 已完成投資32.5億元;洽談、簽約、在建第三產業專案89個, 總投資101.7億元, 2017年計畫投資20億元, 實際完成投資23.2億元, 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

全縣實際利用省外資金24.4億元, 利用境外資金3339萬美元, 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完成進出口8388萬元人民幣。 智尚工園已入駐歌錦服飾、華之諾服飾等40多家服裝知名企業;成功舉辦了河南省食品機械年會, 擴大了影響力, 食品機械產業園已入駐溫州科信、里安台隆等12家企業;國際畜牧機械產業園已入駐法國新技、荷蘭多賽、西班牙艾可凡、河北大財納等歐洲及國內知名農牧設備生產企業, 河南畜牧機械產業園已入駐金牧人、華鼎電氣、瑞航農牧、宏盛農牧、萬華農牧設備等7家企業;鼎力杆塔與中興集團已簽訂合作協定, 規劃建設中興物流裝備產業園。 智尚工園主體工程已完工, 廠房入駐率達90%以上;領秀服飾物聯網產業園、鶴鳴箱包項目基本建成;中國內衣領軍品牌愛慕內衣牽手領秀服飾的“愛慕—領秀智慧工廠”專案積極推進,
棉娃娃童裝、峰美紡織、阿爾本制衣、國泰服飾等大型服裝基地專案正在加快建設。 省級畜牧機械檢測檢驗中心項目正在建設, 是全國唯一省級檢測檢驗中心。

工業經濟健康發展

西平縣持續開展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活動, 切實搞好企業服務和各項政策落實, 促進了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產業集聚區不斷發展壯大, 入駐規模以上企業170家,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6家。 預計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7.3億元, 增長16.7%;工業總產值184億元, 增長16.9%;實現稅收1.8億元, 從業人員3.1萬人。 積極推進銀企洽談合作, 簽約金額13億元, 履約率達80%;國家發改委批復企業債券10億元,

用於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和標準化廠房建設;縣政府注資成立中鼎開源產業基金有限公司, 為主導產業企業發展提供多方位的融資服務;產業集聚區投融資公司等融資平臺累計融資9億元, 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區內有省級研發中心2個、市級研發中心6個, 成立了全市第一家企業眾創空間“河南眾陽眾創空間”, 先後榮獲“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河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5A級最具投資價值營商環境集聚區”等榮譽。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

該縣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 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該縣切實加強高標準糧田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億元,新建高標準糧田10.3萬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全年糧食總產量達94.3萬噸,同比增長0.43%;全市優質小麥產銷對接暨訂單種植意向簽約儀式在該縣召開。積極推進秋季種植結構調整,大豆、花生等經濟作物種植比例大幅度提高。積極推進規模化經營,流轉土地38.4萬畝。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225家,家庭農場發展到496家。解決農村安全飲水3.4萬人。林業生產扎實推進,超額完成省、市下達任務,處於全市先進行列;現代畜牧業加快發展,實現產值36億元,占農業產值的40%,連續11年被定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特色種植業效益進一步提升,蔬菜、林果等經濟作物年產值突破10億元。

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

西平縣以打造“花海旅遊新城”為目標,大力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城市建設實現融資27.29億元,推動城鎮化建設提速提質發展。

規劃編制更加科學。完成《西平縣城鄉總體規劃》、《西平縣特色商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36項規劃,所有專案嚴格按規劃實施,規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2017年謀劃城建專案77個,總投資100.8億元,計畫完成投資58.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53.2億元,完成年度計畫的91%。實施“硬化工程”。完成了南環路、啟航路、北大街、濱河路等道路新建、改擴建,西漯快速通道、柏苑大道、柏亭大道等道路正在加快建設;新洪路洪河橋、北大街洪河橋、譚店橋等12座橋樑建成通車,形成了城周環形圍繞、城內互聯互通、四通八達的路網體系。加強生態水系建設。投資15.7億元,實施小洪河、引洪河、南城河“三河”生態工程,新區幸福渠治理正在規劃設計。完善遊園場館建設。投資1.7億元,完成了人民公園、寶嚴寺公園及城區遊園場館建設;嫘祖文化苑、西平生態園、嫘祖海棠園建設正在扎實推進,“兩河”沿岸的冶鐵鑄劍文化園、法家文化園、柏國文化園、誠信文化園等七大主題遊園基本建成,規劃建設縣體育綜合中心、文化館、體育館,進一步完善了城市配套設施和功能。實施“綠化工程”。投資6.8億元,完成了“兩河”、啟航路、南環路、金鳳大道東段等綠化工程;投資近億元的南城河及城河公園基本建成;城區綠地面積達1155公頃,公園綠地面積達250.8公頃,綠地覆蓋率達4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4平方米。積極改善城區人居環境。投資625萬元,新建公廁15座;穩妥推進西關片區、花馬劉片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營造舒適宜居的居住環境;統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規劃建設,增強了縣城的承載力、吸納力和服務力。征地拆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西漯快速通道、柏苑大道貫通等9個民生項目,共簽訂搬遷補償協定1500戶,征地4000畝,拆遷70萬平方米。

城市管理更加精細。以提升縣級城市管理水準三年行動計畫為動力,建設了數位化城市管理平臺,深入開展“四城聯創”、城區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垃圾不落地,西平更美麗”等活動,嚴格落實週五義務勞動和“門前三包”等長效機制,城市管理更加科學、精細、高效。

農村人居環境更加宜居。投資2556萬元,完成通村公路建設專案47個、64公里;新型農村社區遺留問題整改全部結束;嫘祖鎮蘭衣趙村被命名為全國文明村;創建省級達標村71個(示範村20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呈現出“天藍、地綠、水美、路暢、林茂”的美麗風光。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該縣切實加強高標準糧田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億元,新建高標準糧田10.3萬畝,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全年糧食總產量達94.3萬噸,同比增長0.43%;全市優質小麥產銷對接暨訂單種植意向簽約儀式在該縣召開。積極推進秋季種植結構調整,大豆、花生等經濟作物種植比例大幅度提高。積極推進規模化經營,流轉土地38.4萬畝。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225家,家庭農場發展到496家。解決農村安全飲水3.4萬人。林業生產扎實推進,超額完成省、市下達任務,處於全市先進行列;現代畜牧業加快發展,實現產值36億元,占農業產值的40%,連續11年被定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特色種植業效益進一步提升,蔬菜、林果等經濟作物年產值突破10億元。

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

西平縣以打造“花海旅遊新城”為目標,大力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城市建設實現融資27.29億元,推動城鎮化建設提速提質發展。

規劃編制更加科學。完成《西平縣城鄉總體規劃》、《西平縣特色商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36項規劃,所有專案嚴格按規劃實施,規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基礎設施更加完善。2017年謀劃城建專案77個,總投資100.8億元,計畫完成投資58.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53.2億元,完成年度計畫的91%。實施“硬化工程”。完成了南環路、啟航路、北大街、濱河路等道路新建、改擴建,西漯快速通道、柏苑大道、柏亭大道等道路正在加快建設;新洪路洪河橋、北大街洪河橋、譚店橋等12座橋樑建成通車,形成了城周環形圍繞、城內互聯互通、四通八達的路網體系。加強生態水系建設。投資15.7億元,實施小洪河、引洪河、南城河“三河”生態工程,新區幸福渠治理正在規劃設計。完善遊園場館建設。投資1.7億元,完成了人民公園、寶嚴寺公園及城區遊園場館建設;嫘祖文化苑、西平生態園、嫘祖海棠園建設正在扎實推進,“兩河”沿岸的冶鐵鑄劍文化園、法家文化園、柏國文化園、誠信文化園等七大主題遊園基本建成,規劃建設縣體育綜合中心、文化館、體育館,進一步完善了城市配套設施和功能。實施“綠化工程”。投資6.8億元,完成了“兩河”、啟航路、南環路、金鳳大道東段等綠化工程;投資近億元的南城河及城河公園基本建成;城區綠地面積達1155公頃,公園綠地面積達250.8公頃,綠地覆蓋率達4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4平方米。積極改善城區人居環境。投資625萬元,新建公廁15座;穩妥推進西關片區、花馬劉片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營造舒適宜居的居住環境;統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規劃建設,增強了縣城的承載力、吸納力和服務力。征地拆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西漯快速通道、柏苑大道貫通等9個民生項目,共簽訂搬遷補償協定1500戶,征地4000畝,拆遷70萬平方米。

城市管理更加精細。以提升縣級城市管理水準三年行動計畫為動力,建設了數位化城市管理平臺,深入開展“四城聯創”、城區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垃圾不落地,西平更美麗”等活動,嚴格落實週五義務勞動和“門前三包”等長效機制,城市管理更加科學、精細、高效。

農村人居環境更加宜居。投資2556萬元,完成通村公路建設專案47個、64公里;新型農村社區遺留問題整改全部結束;嫘祖鎮蘭衣趙村被命名為全國文明村;創建省級達標村71個(示範村20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呈現出“天藍、地綠、水美、路暢、林茂”的美麗風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