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花1500元採集孩子DNA資料?請看好你的錢包!

東論網友“羅百竹”發帖:

今天看到了一個新聞報導, 是發生在童爸身邊的一件事情:《要採集孩子DNA資料?最近寧波不少幼稚園在發這份通知》。 我在網上找到了這份通知。 這份通知以浙江省公安廳的名義下發到寧波各個幼稚園, 實則是某公司的業務, 這涉嫌濫用公權力。 通知裡沒看出是否屬於自願, 據說是自願為主的。

通知裡說的權益:資料終身存儲, 樣本20年存儲。 可是我們自己本來就終身攜帶自己的DNA, 不用勞煩你呀!樣本20年存儲也沒有什麼意義, 目前醫學組織連含有豐富幹細胞的臍帶血都未推薦自存(但可以免費捐給公共臍帶血庫),

你這裡的一點樣本有何價值?

通知裡說的3個意義, 其實意義都不大:

1、我們現在沒有DNA資料庫, 難道我們就沒有可靠的身份了?

2、DNA資料庫不能防範走丟或者被拐。

3、走丟是個極小概率事件, 走丟後未必需要DNA資料, 即便需要那麼走丟後採集親屬DNA資料依然是可以的。

後面的對家長、醫學方面的意義更是無稽之談, 不值得反駁了。 對社會的意義提到了震懾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 這也有些不靠譜。 在沒有DNA資料庫的時代, 歐美發達國家是靠什麼震懾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的?況且事後採集親屬DNA資料是可行的, 我個人認為沒必要為極小概率事件讓普通家長掏1500元!

而後面的潛能基因、優良基因檢測是一種欺騙手段,

目的是為了騙父母的錢。 天才往往是多因素決定的, 特別是後天成長和環境因素對一個人有重大影響, 僅僅通過檢測單一基因就來判斷某方面是否有潛能, 這是非常不科學的。

最後的微量元素檢測也並沒有多少意義。 早在2013年, 國家衛計委就已經下發通知, 對於兒童微量元素檢測做出了指導和建議。 檔的態度很明確:微量元素檢測不宜作為常規體檢專案。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曾專門就這一問題進行論證。 結論是:大多數醫療單位微量元素檢測結果, 在診斷微量元素缺乏方面, 參考意義不大。 臨床上診斷相應微量元素缺乏, 需在兒科醫生詳細病史評估及體格檢查的基礎上, 根據需要選擇正確的檢測方法和實驗室指標進行檢測。

當然, 如果浙江省決定免費為浙江的孩子做DNA資料庫, 在相關法律和政策允許的前提下, 我是舉雙手贊同。 可是現在憑著浙江公安廳的名頭, 要讓普通家長拿出1500元做這些並無多大意義的事情, 則難免讓人有很多不好的聯想。

我建議寧波的幼稚園孩子的父母都用腳投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