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4個關鍵資料包錯3個 高炮5秒把友軍戰機打炸 3名飛行員無一倖免

高炮射擊其實並不比導彈簡單。 因為要命中靈活的、立體運動的飛機需要的資料格外多, 遠遠不是打槍算個提前量那個簡單。 現代高炮和速射炮的快速反應只不過是把這些步驟高度集成然後資訊化了, 其實資料本身也並不少。 如果在幾十年前, 高炮集群的射擊需要大量儀器和人員提供射擊參數才能正常進行。 一旦搞錯, 打著自己人可就不好玩了。

俄制KS19高炮, 在全球被廣泛仿製

俄羅斯《資訊報》在老聞板塊刊載過一篇該國老高射炮兵的回憶故事, 其中提到的一起事故頗具黑色幽默之感。 “黑色”是因為出了人命, “幽默”是因為這事故搞的的確太無厘頭。 這位老人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曾在俄國國土防空軍的重型高射炮部隊服役, 當時導彈還是新鮮玩意, 不少防空任務還是需要大口徑炮進行。 高炮在和平時代的實彈訓練當然不可能對著天亂打,

有條件的話是需要靶機的。 當然, 當時的無人靶機技術還不夠成熟, 不少靶子仍然是由戰機拖拽著飛行的——別覺得誇張和危險, 在無線電遙控和無人機技術成熟前, 空靶就是這麼飛起來的, 甚至戰鬥機也以這種拖拽的靶子進行射擊訓練。

保衛城市的俄高炮兵

老人回憶其1958年部隊在烏拉爾地區的靶場進行連—營級KS1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打靶訓練。 當天的靶機由一架伊爾28式輕型轟炸機負責拖拽。 為了自己的安全, 轟炸機和靶機之間用相當長的繩索進行連接, 拉開了巨大的距離, 而且保持著高度差, 轟炸機還時常改變航向, 一來和靶機保持不同, 二來也給地面射擊增加些變數和難度。 不過這種活其實也是怨聲載道:你高炮訓練, 我開飛機來給你拖活靶子, 搞不好你打錯了怎麼辦。

伊爾28

這天還剛好打錯了。 通過各種雷達、指揮儀, 其實通過複雜測算和各種資料最終需要得到的最重要參數就4個:飛機的航向、高度、速度、距離。 當然除此之外風力也會考慮進去, 但並不是決定因素。 但鬼使神差的是, 射擊指揮儀的操縱者搞錯了, 把拖拽飛機當成了靶機進行計算, 相當於除了速度, 其他三個資料都錯了。 當時的高炮已經實現自動指揮了, 資料都由射控中心統一提供, 火炮的角度設置和炮彈引信的裝定都依據統一資料。

隨即高炮群開始集火射擊——他們成績十分“優秀”, 在5秒內一次齊射準確命中目標(這也可以看出雷達的引入對高炮射擊的命中率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伊爾28被打成了空中飄散的鋁片, 3名飛行員都沒能倖存……正當大家拍手慶祝旗開得勝之時, 一個怒吼的咆哮傳來:停止訓練射擊!你們把自己人打了下來!接下來的責任追究, 一大批人遭了殃……

無線電靶機技術的發展讓拖拽靶機的危險降低了

無線電靶機技術的發展讓拖拽靶機的危險降低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