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

紅花崗區為貴州省遵義市轄區, 原為縣級遵義市。 地處北緯27°33′-27°48′、東經106°41′-107°33′之間, 位於貴州省北部, 北倚婁山, 南臨烏江, 位居直轄市重慶和省會貴陽之間, 北距重慶323公里, 南離貴陽147公里, 轄12個鎮8個街道, 為遵義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 境內有漢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民族, 以漢族為多, 總人口70萬, 國土面積624平方千米。 區人民政府駐新華路。

紅花崗區境內著名的景點有金鼎山、遵義會議會址。

中文名稱

紅花崗區

外文名稱

honghuagang 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遵義市

下轄地區

忠莊鎮、長征鎮、南關鎮等

政府駐地

遵義市紅花崗區新華路

電話區號

0852

郵政區碼

563000

地理位置

貴州省北部

面 積

624平方千米

人 口

70萬

方 言

西南官話

氣候條件

中亞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著名景點

遵義會議會址, 紅軍山

機 場

遵義新舟機場

車牌代碼

貴C

行政代碼

520302

建置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屬鄨國, 附屬于夜郎。

秦統一中國後, 推行郡縣制, 秦始皇二十七年(西元前220年), 置鄨縣。 直至南北朝時均在境內, 先後屬犍為郡、牂牁郡、平夷郡、平蠻郡。

唐貞觀十三年(西元639年), 置播州, 屬江南道。 唐貞觀十六年(642年), 播州所轄羅蒙縣改名遵義縣。 今地在播州所轄帶水縣境內, 五代時期先後屬前蜀、後蜀、楚、後周等國。 唐乾符三年(876年), 楊端率部在今城南10千米白錦堡建立世襲統治。

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 楊氏家族內訌,

楊光榮、楊文獻叔侄獻地歸順朝廷, 宋廷令建播州與遵義軍, 今地屬播州。 宣和三年(1121年), 廢播州, 置播州城, 隸屬南平軍;六年(1124年), 改播州城為播川縣。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 楊氏第十二代統治者楊軫將其治所從白錦堡遷穆家川(今老城), 開始修建遵義老城, 為今紅花崗區建城之始。 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 設播州沿邊安撫司, 屬夔州路, 今地駐安撫司治所。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 播州安撫司升為播州宣慰司。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 改隸湖廣行省順元路宣撫司。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升為播南路, 不久, 恢復軍民安撫司。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播州改隸四川行省。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中書省奏准, 播州仍隸湖廣行省。

明洪武五年(1372年), 播州歸順明廷, 隸四川。 第二年由宣慰司升為宣慰使司,

下轄安撫司、長官司, 今地屬播州長官司。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 明廷派兵剿滅楊氏土司政權, 實行“改土歸流”, 恢復中央朝廷直接委派官員的流官制度。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 設置遵義軍民府, 隸四川布政司, 下轄播州長官司改置遵義縣。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 置威遠衛指揮使司, 隸四川都指揮使司。 今地屬遵義縣, 為府、縣治所駐地。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裁去威遠衛, 改遵義軍民府為遵義府。 雍正六年(1728年), 遵義縣隨遵義府由四川省改隸貴州省。 民國三年(1914年), 廢府存縣, 隸黔中道。

民國九年(1920年), 廢黔中道, 遵義縣直屬省。 民國十六年(1927年), 改縣公署為縣政府。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貴州省建立十一個行政督察區, 遵義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25日遵義解放後, 于遵義縣城區建立遵義市。

1951年, 撤銷遵義市, 原轄地改為遵義縣城關區。

1952年, 恢復遵義市。

1955年, 專區轄市改為省轄市。

1958年, 遵義市劃歸遵義專區管理;撤銷遵義縣, 併入遵義市。

1961年, 併入遵義市的遵義縣分出, 恢復市、縣分置。

旅遊

金鼎山

金鼎山

金鼎山海拔1608米, 削立千仞, 遙接摩天, 《遵義府志》謂:“可望大定城(今畢節市大方縣)”, 此為言其高。 作為千年古刹享有“小峨嵋”的別號, 擁有厚重的佛禪文化積澱, 諸如建築、石刻、雕塑、碑帖、書畫、茶藝、佛事等。 其佛教道場的開闢, 約唐貞觀年間(西元630年左右), 隨著禪宗特別是臨濟法派的興盛, 金鼎山在元代成為了黔北有名的佛教聖地。 金鼎山一度香火旺盛, 遊客商貿如織。 金鼎山有雄偉的寺廟建築群和厚重的文化。 有法緣寺、普賢殿、報恩寺、財神廟、觀音殿、藥王殿、萬佛寺、大廟等8座廟宇。 各大寺廟中, 均有石刻, 繪有人物、雲龍、鳥獸、花卉等圖案。 碑林24塊石碑。

深溪生態濕地公園

深溪生態濕地公園

深溪生態濕地公園位於深溪河上游段,緊鄰深溪古鎮。面積約3000餘畝,其中濕地面積將達到2000餘畝。設置了溪湖荷香、五彩花穀、濕地體驗區等14個主要景觀節點和相應配套設施,有200多種植物可供觀賞,其中濕地水生植物有80多種。

大板水國家級森林公園

大板水國家級森林公園

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市西北13公里處,面積3132公頃。公園由四大景區組成:包括大板水森林遊覽區、聚仙洞地質景觀區、瑪瑙湖山水景區、金鼎山宗教文化觀光區。公園自然景觀資源有林海、雄峰、石林、溶洞、珍稀動植物、山溪、瀑布、溫泉、水庫、天象等10種類型,人文景觀資源有龐大的寺廟群、古山遺址、土司遺跡、長征遺跡、苗族風情、田園風光、民間傳說等7種類型,共計有17種景觀類型,68處景點,是貴州森林公園中景觀類型最多的公園之一。

桃溪寺

桃溪寺

桃溪寺位於遵義市西郊5公里,明代以後,播州楊氏土司置有莊園,遂稱桃溪莊。崇禎末,佛事漸盛,于此興建延禧禪院,清代重修並易今名。現存建築分正殿、前殿、左右廂房,聯成一四合院。山門外另辟荷池半畝,寺院後面是大片叢林,竹卉雜生,古樹參天,有楊氏,宗元墓葬分佈其間。聯結叢林的廣大丘陵地帶,原為荒山,建國後置千畝果園。

遵義會議紀念景區

遵義會議紀念景區

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在危難時刻挽救了党和紅軍,成為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捩點,從此,遵義蜚聲中外,成為著名的革命聖地。遵義會議紀念景區包括: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蘇維埃銀行、遵義會址陳列館、毛主席住居、紅軍警備司令部、紅軍街、紅軍烈士陵園等景點。

深溪生態濕地公園

深溪生態濕地公園位於深溪河上游段,緊鄰深溪古鎮。面積約3000餘畝,其中濕地面積將達到2000餘畝。設置了溪湖荷香、五彩花穀、濕地體驗區等14個主要景觀節點和相應配套設施,有200多種植物可供觀賞,其中濕地水生植物有80多種。

大板水國家級森林公園

大板水國家級森林公園

大板水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市西北13公里處,面積3132公頃。公園由四大景區組成:包括大板水森林遊覽區、聚仙洞地質景觀區、瑪瑙湖山水景區、金鼎山宗教文化觀光區。公園自然景觀資源有林海、雄峰、石林、溶洞、珍稀動植物、山溪、瀑布、溫泉、水庫、天象等10種類型,人文景觀資源有龐大的寺廟群、古山遺址、土司遺跡、長征遺跡、苗族風情、田園風光、民間傳說等7種類型,共計有17種景觀類型,68處景點,是貴州森林公園中景觀類型最多的公園之一。

桃溪寺

桃溪寺

桃溪寺位於遵義市西郊5公里,明代以後,播州楊氏土司置有莊園,遂稱桃溪莊。崇禎末,佛事漸盛,于此興建延禧禪院,清代重修並易今名。現存建築分正殿、前殿、左右廂房,聯成一四合院。山門外另辟荷池半畝,寺院後面是大片叢林,竹卉雜生,古樹參天,有楊氏,宗元墓葬分佈其間。聯結叢林的廣大丘陵地帶,原為荒山,建國後置千畝果園。

遵義會議紀念景區

遵義會議紀念景區

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在危難時刻挽救了党和紅軍,成為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捩點,從此,遵義蜚聲中外,成為著名的革命聖地。遵義會議紀念景區包括: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蘇維埃銀行、遵義會址陳列館、毛主席住居、紅軍警備司令部、紅軍街、紅軍烈士陵園等景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