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韓黃海之爭—日向礁、蘇岩礁

黃海位於亞歐大陸東部, 是西太平洋的一個邊緣海, 由於其大片水域呈現黃色, 故稱之為黃海。 黃海位於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之間, 北邊是中國山東、遼寧兩省, 西方是中國江蘇省, 東部是朝鮮和韓國, 南面與東海相連, 面積約30.9萬平方千米, 約等於山東遼寧兩省的面積之和。 黃海相對來說面積比較狹小, 並且平均水深只有44米, 非常淺, 海底平緩, 是大陸架的一部分。

黃海

黃海作為中國、韓國、朝鮮三國之間的公共海域, 至今沒有明確的海域劃分, 主要原因在於各個國家都想往更有利於自己的地盤去劃界。 這種未確定的海域給中國漁民帶來了很多困擾, 新聞上常常報導中國的漁民被朝鮮或者韓國以越界非法捕撈為由抓捕, 可中國漁民的回答都是祖輩都是在那捕魚的, 現在為啥不可以了?如今的黃海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困頓的局面呢?

中韓漁業協定劃分

首先要從黃海為什麼水域是呈現黃色說起:黃海沿岸的河流入海帶來的大量泥沙, 特別是世界含沙量最高的黃河歷史上曾南下奪淮, 流入黃海幾百年, 每年有十多億噸的泥沙注入。 一方面是使得近海海水變黃色, 另外一方面就是使得海水變淺,

陸地向大海擴展, 甚至出現了大面積淺灘, 這就是黃海非常著名的蘇北淺灘。 蘇北淺灘水很淺, 平均只有10米左右, 並且低潮時會露出水面成為大片的灘塗地。 對於這種地區, 很難發展航運, 因為大型船舶容易擱淺, 而捕魚業也難以開展, 大魚群多是在深海的。 加上這種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成了難以開發之地, 使得江蘇的沿海地區成了全國的經濟窪地。

蘇北淺灘

其次就是韓國的先入為主, 搶佔水下暗礁, 最著名的就是蘇岩礁。 蘇岩礁屬處在黃海與東海交界處的東海一側, 是一個水下暗礁, 最高處為-4.6米。 蘇岩礁意為江蘇外海之礁石, 處在中國東海大陸架上, 可是2001年韓國在此搭建了大型海洋平臺, 並建有直升機停機坪、衛星雷達、燈塔和碼頭, 並且以此為基準, 擴大本國的防空識別區, 在海上則是申索200海裡的屬經濟區, 意圖染指東海。 蘇岩礁周邊還有虎皮礁和鴨礁, 皆為水下暗礁。

蘇岩礁

另外一個暗礁是日向礁, 位於北緯34度00分41秒, 東經124度53分19秒, 是黃海地區的水下礁石, 最高處約-7.8米。 韓國在此地也效仿了蘇岩礁的做法, 在2009年建成了所謂的“第二海洋科學基地”。

兩礁位置

由於黃海中國一側水淺灘塗多,韓國一側加緊海域基點推近,不斷壓縮中國漁民的生產活動範圍,這使得黃海中間的自由深水區域越來越狹窄。黃海之困局,出路在哪裡?

韓國蘇岩礁海上平臺

兩礁位置

由於黃海中國一側水淺灘塗多,韓國一側加緊海域基點推近,不斷壓縮中國漁民的生產活動範圍,這使得黃海中間的自由深水區域越來越狹窄。黃海之困局,出路在哪裡?

韓國蘇岩礁海上平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