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樊代明院士撰文:醫生有6苦……

本來醫學是一個神聖的職業, 為何招致如此冷遇, 據2015年中國醫師協會發佈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指出, 據2014年調查顯示, 近七成的醫務人員不希望子女學醫。 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方面。

1.畢業後待遇低, 意即清苦。 根據《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2014年本科畢業半年後收入最低的是醫學生。 2015年北京市發佈一則調查報告稱, 本科畢業後半年, 平均工資最高的是工學3940元, 最低的是醫學3208元。 2012年廣東省的統計資料, 醫學類畢業生就業薪酬最低, 其就業率在本科畢業生中只排第三。 2015年2月, 我國全面啟動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制度,

即本科畢業後還要進行三年正規化培訓, 這也使醫生的培訓成本, 也就是受教育成本增大。 最近又提出還要進行2-3年的專科培訓, 使教育成本再次增大, 一個醫學生本科畢業後要到34-35歲才能獨立行醫, 引起業界廣泛異論。 按國際慣例, 醫生的平均工資應是社會平均工資的4-6倍, 而中國的這個比例僅為1.19倍, 幾乎只等於平均工資。

2.社會對醫學和醫師認同度差, 難受尊重, 意即受苦。 在古代, 范仲淹曾說“不為良相, 當為良醫”, 皇帝、丞相緊接著就是醫生。 在國外, 總統、律師緊接著就是醫生, 人生三甲。 但在我國對醫學和醫生並未受到如此尊重。 有的醫生甚至失去尊嚴。

3.工作壓力大, 工作量大, 意即辛苦。 我國的標準工時數量是每天8小時,

每週40小時。 而大城市的大醫院統計, 2014年52.7%的醫師工作40-60小時, 32.7%的醫師工作在60小時以上。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魏文斌主任一天看門診最多達110個病人。 如此繁重的工作, 但待遇卻上不去, 據調查, 認為付出與收入不相稱的醫生, 2009年達91.9%, 2011年達95.7%。

4.身體狀況差, 意即痛苦。 據調查, 25-35歲的醫生有85.9%的要加班, 36-45歲的有86.6%要加班, 46-60歲的有83.3%要加班。 在醫生中認為身體很好的僅占7.26%, 認為好的占22.8%, 認為一般的高達55.3%, 竟有14.6%的醫生認為身體很差。 衛生部發起過一次小樣本調查, 在一共4032名醫生中, 1/4有心血管病, 近一半有高血壓, 40歲以上醫生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

5. 醫患矛盾日趨激烈, 精神壓力大, 意即艱苦。 據2014年醫療暴力統計, 59.8%的醫生受過語言暴力, 13.1%醫生受過身體傷害,

未受過傷害的醫生只占27.1%。

6.當醫生難度大, 需終身學習, 意即刻苦。 隨著醫學從“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轉變, 醫生不僅要用“高智商”去學習醫學知識, 還要用“高情商”去體會患者內心。 目前, 醫學知識呈“爆炸式”或幾何方式發展, 其半衰期只有五年, 這就要求醫生要不斷學習, 而且是終身學習, 不僅要求經常, 幾乎是每天下班後看書, 而且需要外出參加學術會議或進修學習。 目前國家某些政策限制醫藥公司支持或資助這種活動, 醫院不買單, 醫生自己買不起單, 嚴重影響醫學的發展和醫生水準的提高, 最後受影響的還是病人。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本文引自《醫學爭鳴》2016年第7卷第3期。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微信群:請加管理員微信linchuangkuakao,

請務必標注您的專業、學歷、職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