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花10秒時間給自己做個體檢,就知道你是否該拔濕氣了

各種“養生”的熱點層出不窮~“初老”、“中年少女”、“養生朋克”在2017這一年, 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健康, 也對自己的身體愈發敏感。

可是關於“養生”, 你養對了嗎?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嗎?

不如先花10秒時間, 給自己做個體檢:

以下幾個症狀, 你有幾項:

1. 起床後昏沉、乏力, 整日嗜睡;

2. 口臭, 睡覺流口水, 打呼嚕;

3. 舌苔厚重, 黏膩, 舌頭邊緣有齒痕;

4. 食欲不振, 時常胃脹;

5. 虛胖、水腫;

6. 手腳冰涼, 愛出虛汗。

以上6項符合的越多, 說明你體內的濕氣就越重。 濕氣乃“萬惡之邪”, 入侵從來不分季節,

秋冬的時期極其容易變成寒濕, 以關節、筋骨疼痛、怕冷為常見症狀。 有資料顯示:10人裡面, 9人有濕氣潛伏, 1人濕氣爆表, 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濕氣重。

濕氣不拔, 養生白搭。 養生的首要任務, 就是拔濕氣。

為什麼要拔濕氣?《黃帝內經》說“因於濕, 首如裹”。 當你的頭像被東西裹著一樣昏沉、難受時, 一定是因為你的濕氣已經上升到了頭上。 這種情況下, 濕氣不僅影響我們的睡眠, 使我們昏昏沉沉, 不在狀態;而且還會造成水腫虛胖、皮膚毛孔粗大等影響外在的後果。

如果“濕毒”一直得不到祛除, 久而久之就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痛風和一些併發症。

如:痛風腎病泌尿系結石、腎功能不全等, 嚴重者還會導致尿毒癥。

正所謂“濕氣不除, 百病纏身, 睡再久都昏沉!”

怎樣才能拔出身體的濕氣?

1、八珍湯

《黃帝內經》中有一個由8種食材選配而成的, 百試百靈食療祛濕妙方!

材料: 紅豆、紅棗、黑米、山藥、燕麥、薏米、枸杞、冰糖

做法: 用洗好後就開火煮, 先大火煮至水燒開, 然後轉小火煮。 在煮好前20分鐘放入冰糖繼續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關火。

2、艾草

古人把太陽稱之為“天之陽”, 艾草稱之為“地之陽”。 濟南趙樹堂中醫建議:最好的祛濕方法, 就是艾灸足底湧泉穴, 補足陽氣,

高效排出全身濕氣。

與艾灸的費時費力相比, 艾草泡腳是更簡單、方便的祛濕方法。 取艾葉一小把, 煮水後泡腳, 泡到全身微微出汗, 千萬不能大汗。 要記得再多喝一些溫水。 一般連泡2-3次, 也就是2-3天后, 只要不吃寒涼的食物, 注意休息, 即可祛濕驅寒, 通經活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