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渭南代表團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發言紀實

原標題: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渭南代表團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發言紀實

記者王珂

1月25日, 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在西安召開。 截至1月27日, 渭南代表團通過全體會議、小組會議, 認真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 審查計畫和財政報告, 切實履行代表職責, 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建議。

代表們一致認為, 省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時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五個扎實”要求, 站位高、思路新、目標明、措施實, 是一個貫徹新思想、踐行新理念、成績顯著、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產業發展對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楊世安、秦臻、魏存成、李小鴿、嚴曉慧、李智遠、宮敏等代表提出了, 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加快項目建設, 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等建議。

楊世安代表建議, 從項目審批、配套設施、優惠政策等方面對新能源產業給予更大的扶持, 支援渭南新能源產業發展, 加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

秦臻代表建議, 省上出臺加速西渭融合發展的規劃方案, 讓渭南發揮關中城市群的輻射帶動作用。 支持渭南項目產業佈局, 給予渭南更多的優惠政策, 放寬准入條件, 讓更多企業關注渭南、投資渭南。

“希望能夠給予企業更多支持, 在企業科技研發、品牌建設、品質提升、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幫助,

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魏存成代表說。

李小鴿代表建議, 加大對渭南的支持力度, 在項目建設、交通設施、產業規劃、新能源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嚴曉慧代表建議, 做大旅遊產業、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特色農業、落實惠民政策、改善生態環境, 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多元化發展。

李智遠代表建議, 繼續擴大固定資產投資, 增強發展動能, 促進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建設, 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關注, 解決企業貸款難題, 幫助企業度過寒冬;加強企業人才培育, 出臺激勵措施, 幫助企業留住人才;重視現代農業建設, 引進龍頭企業,

以企業帶動農業發展。 ”宮敏代表建議。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 在此次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中, 也是代表們關注的一個熱點。

耿建民代表建議, 要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積極穩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 培育多個支撐體系, 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大“三農”投入, 出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 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完善農業保護補貼制度, 保護農民積極性;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培養農業龍頭企業;加大農村文化建設投入, 推廣鄉賢文化、家風文化。

“要加大設施農業扶持力度, 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李雷平代表說。 同時, 他還建議要重點關注農村集體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李亞代表建議,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

強化宣傳教育, 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支持的積極性, 共同維護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成建禮代表建議, 加大投入,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鄉村旅遊和現代農業, 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計畫。

列席會議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雷溫芳建議, 重視農村產業發展, 加大產業支撐力度, 加大對國家級貧困縣項目、資金、科技等方面的政策傾斜, 提高脫貧品質和效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 儘快出臺規劃和實施方案, 指導各地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脫貧攻堅工作是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是第一民生工程。 在此次審議中, 代表也就如何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趙英山代表建議,

加強農村專業合作社管理, 使其規範運營, 並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為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 帶動貧困戶脫貧發揮作用。

馮勇軍代表建議, 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 完善基礎設施, 聘請脫貧攻堅監督員, 促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要深入實施“三變”改革, 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實現共同富裕。

“要加大對專業合作社的培育支持力度, 説明有一定規模的合作社做大做強, 真正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王文娟代表建議。

雷媛媛代表建議, 落實好鄉村振興戰略,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通過電子商務等形式説明農戶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 促進農民增收;做好產業扶貧, 支持鄉鎮企業發展, 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要注重扶志扶智, 幫助貧困群眾脫貧。

文化旅遊、物業管理、學校建設、生態保護……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審議中,代表們也多次提到。

李新功代表建議,加大華山旅遊產業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以旅遊產業帶動經濟發展。“要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強化物業管理;加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強化物業管理招投標及物業承接查驗監管,切實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鼓勵物業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積極扶持物業服務企業做大做強。”田應強代表說。

李萍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縣城及以上學校的建設力度,切實解決上學難問題;重視學前教育發展,明晰管理責任,完善相關標準,健全管理機制。

劉寶琳代表建議,將渭華起義革命紀念館確定為國家級愛國教育基地,並恢復和修繕渭華起義始發地崇凝鎮鄒村洞、塔山等遺址,進一步弘揚渭華精神;將秦嶺北麓地區生態保護資金列入省級財政預算,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生態保護,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充分發揮渭南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大投入,支持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在特色小鎮建設中,要嚴把審批關口,注重地域特色、產業發展、文化底蘊,避免特色小鎮建設同質化。將華陰市華山鎮列為省級重點特色小鎮,在政策、專案、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和照顧,全面加快大華山旅遊目的地建設。”王苑君代表建議。

幫助貧困群眾脫貧。

文化旅遊、物業管理、學校建設、生態保護……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審議中,代表們也多次提到。

李新功代表建議,加大華山旅遊產業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以旅遊產業帶動經濟發展。“要理順物業管理體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強化物業管理;加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強化物業管理招投標及物業承接查驗監管,切實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鼓勵物業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積極扶持物業服務企業做大做強。”田應強代表說。

李萍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縣城及以上學校的建設力度,切實解決上學難問題;重視學前教育發展,明晰管理責任,完善相關標準,健全管理機制。

劉寶琳代表建議,將渭華起義革命紀念館確定為國家級愛國教育基地,並恢復和修繕渭華起義始發地崇凝鎮鄒村洞、塔山等遺址,進一步弘揚渭華精神;將秦嶺北麓地區生態保護資金列入省級財政預算,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生態保護,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充分發揮渭南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大投入,支持渭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在特色小鎮建設中,要嚴把審批關口,注重地域特色、產業發展、文化底蘊,避免特色小鎮建設同質化。將華陰市華山鎮列為省級重點特色小鎮,在政策、專案、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和照顧,全面加快大華山旅遊目的地建設。”王苑君代表建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