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書記手記|“方案做得再好,實際效果怎樣,要老百姓說了算”

問需問計 貴在深入 重在實效

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党工委書記 顧定鋆

調查研究是党的優良傳統。 在街道一線工作, 更需要經常性地到居民區、社區單位去面對面地聽意見、找不足、補短板、促提高。

一遍又一遍地走街串巷, 敲開家門的過程是訪民情、聽民意的過程, 是檢驗我們工作的過程, 也是促進工作思考和提升的過程, 更是密切我們與群眾關係的過程。 在其中, 我深切體會到了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感受到了群眾對我們的期盼, 更發現了問題, 找到了方向。

新年第一個工作日, 我和班子同志一起來到了街道的長者照護之家。 這裡正式投入執行時間不長, 老人們住得是否安心、飯菜是否可口、管理是否到位等一系列問題,

是我最關心的, 也是經常在我腦海裡轉的。 我們和老人們一起嘮家常、問需求, 聊著聊著就熱絡起來。 緊接著, 我們又和管理團隊坐在一起, 聽聽運行情況和意見建議。 有的同志提到, 在衛生間能否增設一根幹濕區域分離的貼條, 以防老人滑倒摔傷。 在實地查看後, 我們覺得有理, 立即決定採納, 落實安裝。 有位老人反映, 住在長者照護之家, 各方面照顧確實都很妥帖細緻, 但總感覺一直在樓上活動不夠接地氣。 於是我立即和街道世博黨群服務站的同志聯繫, 建議讓工作在園區的白領青年利用午休時間, 走進長者照護之家, 陪老人聊聊天、帶老人逛逛園區, 既做了公益, 又讓老人感覺住得更舒心更開心。

走出長者照護之家,

大家都在交流, 很多事情還是要到現場多聽聽, 多看看, 細之又細只有在現場才能成為實而又實, 老年人的安全就是在這樣的一點一滴細節中得到了更好的呵護。

方案做得再好, 實際效果怎樣, 要老百姓說了算。 今年街道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點區域已經排定,

具體方案也在進一步磨合中。 我們的方案是否切中居民群眾最迫切的需求, 還有哪些方面工作可以一起推進實施?我和主任帶上了各辦同志一起到社區聽聽居民們怎麼說。

瞿溪新村是個老公房社區,一進社區就感受到了停車難問題,只要能有個空位的地方就都停滿了車輛。社區綠化也比較雜亂無序,還有不少建築垃圾堆放在社區中。在有了比較直觀的感受後,我們和居民區的幹部、居民代表圍坐在一起談問題、談方案。我們談到今年將對瞿溪新村進行智慧化建設專案的改造,通過電子門崗升降杆、機動車亂停放自動報警、樓幢電子門禁鎖、社區視頻監控系統等電子系統設備,來加強對社區的綜合管理。居民們聽了全都拍手叫好,非常支持。我們又問到居民有什麼問題和需求,居民首當其衝提出的就是停車問題,社區所有公共通道、區域都“車滿為患”,這個問題點到了“穴道”,在我們原來的整治方案中的確未曾細化考慮,不到實地來走一走可能就錯過了老百姓最迫切需求。再難也要做,現場我和主任與居民們商量,大家提出是否能夠“螺螄殼裡做道場”,通過適當調整綠化佈局、合理設計規劃行車線路等方式來增加車位元。當場我們就要求社區管理辦聯繫社區改造設計單位和專業綠化設計單位聯手對瞿溪新村社區進行現場踏勘,在原來社區綜合改造項目安排中充分考慮對綠化佈局進行整體調整,從而能夠增加停車位。群眾的需求為我們下階段整合各方力量,完善方案指明了方向。我們如果一直呆在辦公室考慮工作,有時候就會出現“供需不對路”“上下兩張皮”的情況,我們所想、所做的不一定是群眾所要、所需的,只有走到群眾中去,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問需問計於民才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在調研中,居民們親切的招呼、期盼的眼神總是深深打動著我,這也是推進工作的不竭動力。我們提出要打造“宜居半淞”,讓在半淞園的老百姓能享受到“舒適、便捷、安全”的美好生活。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滿懷對人民群眾的真情,把調查研究的功夫下深下透,把准百姓需求之脈,找准痛點難點,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圖文:半淞園路街道 編輯:高磊)

瞿溪新村是個老公房社區,一進社區就感受到了停車難問題,只要能有個空位的地方就都停滿了車輛。社區綠化也比較雜亂無序,還有不少建築垃圾堆放在社區中。在有了比較直觀的感受後,我們和居民區的幹部、居民代表圍坐在一起談問題、談方案。我們談到今年將對瞿溪新村進行智慧化建設專案的改造,通過電子門崗升降杆、機動車亂停放自動報警、樓幢電子門禁鎖、社區視頻監控系統等電子系統設備,來加強對社區的綜合管理。居民們聽了全都拍手叫好,非常支持。我們又問到居民有什麼問題和需求,居民首當其衝提出的就是停車問題,社區所有公共通道、區域都“車滿為患”,這個問題點到了“穴道”,在我們原來的整治方案中的確未曾細化考慮,不到實地來走一走可能就錯過了老百姓最迫切需求。再難也要做,現場我和主任與居民們商量,大家提出是否能夠“螺螄殼裡做道場”,通過適當調整綠化佈局、合理設計規劃行車線路等方式來增加車位元。當場我們就要求社區管理辦聯繫社區改造設計單位和專業綠化設計單位聯手對瞿溪新村社區進行現場踏勘,在原來社區綜合改造項目安排中充分考慮對綠化佈局進行整體調整,從而能夠增加停車位。群眾的需求為我們下階段整合各方力量,完善方案指明了方向。我們如果一直呆在辦公室考慮工作,有時候就會出現“供需不對路”“上下兩張皮”的情況,我們所想、所做的不一定是群眾所要、所需的,只有走到群眾中去,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問需問計於民才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在調研中,居民們親切的招呼、期盼的眼神總是深深打動著我,這也是推進工作的不竭動力。我們提出要打造“宜居半淞”,讓在半淞園的老百姓能享受到“舒適、便捷、安全”的美好生活。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需要滿懷對人民群眾的真情,把調查研究的功夫下深下透,把准百姓需求之脈,找准痛點難點,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圖文:半淞園路街道 編輯:高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