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平安守護」鄧州警方為38名長期滯留救助站的流浪乞討和智障人員上戶口 取“黨”字為姓

鄧州警方為38名長期滯留救助站的流浪乞討和智障人員上戶口

取“黨”字為姓氏

他們都姓“黨”, 每年的七月一日就是他們共同的生日

近日, 鄧州警方以取“黨”字為姓氏, 定七月一日為生日, 為長期滯留在救助站內的38名流浪乞討、智障人員辦理了居民戶口薄。

在“平安守護”專項行動大走訪活動中, 湍河派出所社區民警趙玉勇深入鄧州市民政局救助站走訪座談時, 瞭解到救助站內滯留的38名流浪乞討、智障人員都沒有戶口, 這些人多為年齡偏大的老年人, 生病住院是常事。 因他們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和精神殘疾, 不能表述自己的真實身份, 既不能與親屬取得聯繫, 也無法取得合法身份, 無法正常享受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 給救助站的工作帶來極大不便。

情況回饋給市局領導後, 領導們高度重視, 研究決定把為人民服務提質增效的“觸角”延伸到救助站的流浪乞討、智障人員, 為落實好救濟、救助等措施, 專門開通綠色通道, 於2018年1月3日至22日, 集中協調分批次解決了上述人員的戶口登記問題。

由於不知道這些流浪人員的姓氏, 具體承辦的湍河派出所在戶政部門的指導下, 決定取“黨”字為姓氏以體現黨的溫暖, 第二個以“救”字來表達政府的關懷, 定七月一日為他們的生日, 戶籍統一歸屬鄧州市救助站集體戶口, 救助站是他們自己的新家。

從此, 這38名人員成為擁有鄧州戶籍的正式市民, 他們不但可以得到更加專業的醫療保障和生活照料, 還將同鄧州常住居民一樣, 享受城鎮“三無人員”(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無勞動能力)供養、醫療救助、惠民殯葬政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待遇。 同時, 鄧州警方將與民政部門合作, 繼續做好尋親工作, 幫助他們早日回歸家庭。

(通訊員:張超 雷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