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關於安康中心城區基礎教育規劃實施情況的報告

——2017年10月10日在安康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

市教育局局長 鄒成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首先, 對各位領導、各位委員對教育事業的關心重視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 受市政府委託, 就安康中心城區基礎教育規劃實施情況作以報告, 請予審議。

一、推進中心城區教育發展的舉措

安康中心城區教育是安康教育的重要方陣, 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 “十二五”特別是近年來, 市委、市政府把中心城區的教育作為民生保障和城市發展的重點, 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聚焦城區資源短缺問題, 果斷決策, 精准發力。 繼實施兩輪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整合工程之後, 又及時啟動實施“十三五”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 使安康中心城區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階段性成效。 概括起來, 重點抓了五項工作:

(一)抓領導, 強化組織保障。 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十三五”安康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市政府成立了常務任組長, 分管領導任副組長, 市直相關部門和漢濱區、高新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城區教育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 召開了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作啟動會、推進會, 印發了《安康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責任單位工作職責》, 與市教育局、漢濱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簽訂了目標責任書。

把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作為年度重點任務和公開承諾事項列入年度目標考核、向全市人民進行了公開承諾。 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召開市長辦公會、常務會議專題聽取提升工程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彙報, 多次帶領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深入專案學校現場調研解決實際問題。 市上還建立了校建工程進度月報告制度, 不定期檢查通報實施進度, 為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實施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抓規劃, 優化學校佈局。 堅持以規劃為引領, 主動適應城鎮化快速推進、二孩政策放開、中心城區重心北移等新形勢、大趨勢, 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 科學確定城區學校布點和建設規模,

先後出臺了《安康市區學校中長期佈局建設規劃(2012—2020年)》、《安康市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整合實施方案》、《安康市縣城以上城區中小學建設實施方案》, 特別是《“十三五”安康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堅持“改善江南、提升江北”的總體思路, 著力推進高新區、城東新區等開發新區教育資源的布點和建設, 規劃新建中小學幼稚園15所, 改擴建學校44個, 預計新增學位4萬個, 從而使學校的規劃建設與城市規劃建設相同步。

(三)抓投入, 加大資金支持。 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規劃新建、改擴建學校59所, 總投資18.2億元, 為保障項目建設資金需求, 針對提升工程項目多、投資大的實際, 一方面, 加強與省教育廳、財政廳、發改委等部門的彙報和溝通,

積極爭取中省專案的支援;另一方面, 按照市區一體的原則, 建立了城區市屬學校建設資金由市級承擔, 區屬學校建設資金由市、區兩級共同分擔的建設資金投入機制。 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按規定對學校建設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予以免收, 服務性收費減收或免收。 市財政在非常緊張的情況下, 拿出1000萬元用於市屬學校教學儀器設備購置配套, 為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小學專案建設安排2000萬元。 漢濱區、高新區也都通過本級財政及其他管道籌措項目建設配套資金。 截止目前, 列入2016、2017年的44個專案中已完工17個, 在建17個,實際完成征地524畝, 完成校舍建築面積14.4萬平米、改造場地9.94萬平米, 實際完成投資5.53億元;完成採購實驗儀器台凳、體音美器材、課桌凳、多媒體等3萬餘套,
圖書28萬餘冊, 完成投資0.76億元。 高新初中漢濱校區、漢濱江南小學改造、市一小教學綜合樓等項目秋季開學投入使用, 使城區教育資源快速擴大, 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四)抓改革, 增強辦學活力。 大力推進優質學校辦新校、託管薄弱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用機制建設, 漢濱初中全面託管高新初中、漢濱高中託管興安初中;安中高新分校、市一小高新分校落戶高新區並加緊建設;深入推進招生制度改革, 全面實行城區“劃片、免試、就近”入學政策, 把優質高中招生指標按一定比例合理分配到轄區初中並向薄弱初中適當傾斜。 穩步推進化解“大班額”計畫, 落實義務教育段招生起始年不超過56人制度,重點學校大班額狀況明顯緩解。堅持推行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改革,建立城區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教學名師、教學能手互派交流和學習制度,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通過一系列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五)抓隊伍,強化師資保障。針對城區學校“大班額”、教師編制嚴重短缺的現狀,按照“總量控制、盤活存量、優化結構、增減平衡”的原則,不斷完善教師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和教師補充機制,落實教師公開招聘、特設崗位計畫、高層次人才引進、免費師範生和教師交流輪崗等政策,建立教師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和農村教師進城合理流動機制。僅去年以來,市直屬學校共招錄教師46名,為安康中學、市一小等增加自主聘用指標40個,從縣區交流輪崗31人。漢濱區為城區補充教師390人,高新區新增教師121人,基本保障了城區中小學校教育教學需要。

二、城區教育規劃實施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中心城區教育規劃實施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資源“硬缺口”。當前,安康城鎮化正處在加速推進的階段,加之二孩政策的放開,對教育資源供給帶來極大壓力和嚴峻挑戰。近年來安康中心城區每年進城學生超過2000人。儘管每年不斷實施資源整合和改擴建,但仍然跟不上學齡人口快速增長的需求。特別是江南城區,受擇校因素的影響,教育資源更加緊張,少數學校“大班額”“大校額”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尤其是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仍是城區教育的最大短板,中心城區公辦幼稚園僅有11所,在園幼兒比例只占幼兒總數的32.13%, “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很突出。

(二)教育投入“少資金”。由於我市地方財力薄弱,學校建設與條件改善主要依靠中省教育專項的投入。雖然我們將城區教育的發展作為投入的重點,但經費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還十分突出。主要體現在: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嚴重短缺,規劃實施的教育建設項目缺乏資金保障,大部分已完工投用的校建項目欠帳較大;二是教育教學設施條件裝備不到位。受資金制約,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配備、部室建設和資訊化建設與“雙高雙普”和均衡發展評估標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三是受制于班額大、學生多的實際,不少學校通過擠佔各類功能部室的辦法來增加教室,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三)教師隊伍“難補充”。教師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和教師補充機制尚未真正落實到位。中心城區學校普遍缺編問題突出,教師超負荷工作,教師隊伍年齡、專業、學科結構不合理,音體美、英語、資訊等專業教師普遍配備不足,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從而制約了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影響了教育教學水準的提高。

(四)校園內住宅樓外遷“難實施”。實施中心城區校園教師住宅樓外遷,不僅有利於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確保校園安全、而且有利於教師住房條件的改善。市政府2013年就做出決定並積極推進。但因政策變化和資金短缺等諸多因素,此項工程的進展還不夠理想。

三、下一步工作的基本設想

實施“十三五”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是整體提升中心城區學校辦學水準和品質的重要舉措,是加快中心城市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本屆政府的重要職責。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市人大常委會對提升工程規劃與建設的視察和審議意見,以追趕超越的信心和決心,克難攻堅,扎實工作,確保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一)夯實政府主體責任。堅持把辦好中心城區教育作為當前民生工作的重點,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夯實市、區兩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強化政府統籌協調、頂層設計、具體實施和監督指導的職能作用,及時研究和解決提升工程實施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構建市區一體、推動有力、督查到位工作推進機制和政府重視、職能部門履職盡責、社會協同發力的大格局。

(二)堅持科學規劃引領。要把城區教育作為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公共服務設施,置於城市發展整體規劃佈局之中。加強教育用地保障,依法落實開發區、新建居民社區配套建設中小學、幼稚園的規定,確保學校佈局與城市規劃相協調。要重點加快推進漢濱初中、高井中學、市一小高新分校、安康中學高新分校、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小學等重點建設項目,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要制定中心城區公辦學校教育發展規劃並加緊實施。江南城區行政事業單位北遷騰退的用房要優先用於公辦幼稚園建設,增加城區公辦幼稚園的數量,提高普惠性學前教育占比,有效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三)強化資金投入保障。進一步完善教育投入長效保障機制,嚴格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要求,切實落實好教育費附加和土地出讓收益金計提教育資金等教育投入政策。加大爭取上級支持的力度,努力增加市區本級財政資金投入,切實加強面向教育資金整合,全力保障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項目學校建設、教學設施設備和教育資訊化等方面的資金投入。

(四)創新均衡發展新機制。創新和探索均衡發展的有效機制,學習和借鑒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推行教育集團化辦學成功經驗,利用名校的品牌效應,在中心城區推行“名校+新校”、 “名校+弱校”、“一校多區”、“學校聯盟”等辦學模式,搭建優質義務教育學校向薄弱學校輸出師資、理念和管理的平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均衡化,讓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門口能上好的學校。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學校佈局結構調整、不同學段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由市機構編制部門會同教育、人社等部門每3年對中心城區學校教職工編制總量進行核定,堅持市區一體化管理,積極優化市區一體聯席機制,加大教師交流輪崗,切實掃除“校籍”障礙,使教師由“學校人”變成“系統人”。同時,實施班級管理團隊激勵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貼標準,設立政府專項資金,用於教師超課時津貼和晚自習補貼,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六)推動校園內教師住宅樓外遷實施步伐。結合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補助政策和城區片區改造契機,制定校園內住宅樓外遷實施方案,並積極推動實施城區校園內教師住宅樓外遷工程,著力改善中心城區學校校園環境和辦學條件,改善教職工居住條件,全面提高中心城區學校辦學能力和水準。

安康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工程,需要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齊心協力。我們更希望市人大給予城區教育更多的關注支持,監督指導我們更好地完成城區教育提升工程任務,開創城區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陝西法制網整合呈現 落實義務教育段招生起始年不超過56人制度,重點學校大班額狀況明顯緩解。堅持推行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改革,建立城區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教學名師、教學能手互派交流和學習制度,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通過一系列改革,激發教育發展活力,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五)抓隊伍,強化師資保障。針對城區學校“大班額”、教師編制嚴重短缺的現狀,按照“總量控制、盤活存量、優化結構、增減平衡”的原則,不斷完善教師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和教師補充機制,落實教師公開招聘、特設崗位計畫、高層次人才引進、免費師範生和教師交流輪崗等政策,建立教師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和農村教師進城合理流動機制。僅去年以來,市直屬學校共招錄教師46名,為安康中學、市一小等增加自主聘用指標40個,從縣區交流輪崗31人。漢濱區為城區補充教師390人,高新區新增教師121人,基本保障了城區中小學校教育教學需要。

二、城區教育規劃實施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中心城區教育規劃實施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資源“硬缺口”。當前,安康城鎮化正處在加速推進的階段,加之二孩政策的放開,對教育資源供給帶來極大壓力和嚴峻挑戰。近年來安康中心城區每年進城學生超過2000人。儘管每年不斷實施資源整合和改擴建,但仍然跟不上學齡人口快速增長的需求。特別是江南城區,受擇校因素的影響,教育資源更加緊張,少數學校“大班額”“大校額”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尤其是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仍是城區教育的最大短板,中心城區公辦幼稚園僅有11所,在園幼兒比例只占幼兒總數的32.13%, “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很突出。

(二)教育投入“少資金”。由於我市地方財力薄弱,學校建設與條件改善主要依靠中省教育專項的投入。雖然我們將城區教育的發展作為投入的重點,但經費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還十分突出。主要體現在: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嚴重短缺,規劃實施的教育建設項目缺乏資金保障,大部分已完工投用的校建項目欠帳較大;二是教育教學設施條件裝備不到位。受資金制約,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配備、部室建設和資訊化建設與“雙高雙普”和均衡發展評估標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三是受制于班額大、學生多的實際,不少學校通過擠佔各類功能部室的辦法來增加教室,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三)教師隊伍“難補充”。教師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和教師補充機制尚未真正落實到位。中心城區學校普遍缺編問題突出,教師超負荷工作,教師隊伍年齡、專業、學科結構不合理,音體美、英語、資訊等專業教師普遍配備不足,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從而制約了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影響了教育教學水準的提高。

(四)校園內住宅樓外遷“難實施”。實施中心城區校園教師住宅樓外遷,不僅有利於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確保校園安全、而且有利於教師住房條件的改善。市政府2013年就做出決定並積極推進。但因政策變化和資金短缺等諸多因素,此項工程的進展還不夠理想。

三、下一步工作的基本設想

實施“十三五”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是整體提升中心城區學校辦學水準和品質的重要舉措,是加快中心城市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本屆政府的重要職責。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市人大常委會對提升工程規劃與建設的視察和審議意見,以追趕超越的信心和決心,克難攻堅,扎實工作,確保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一)夯實政府主體責任。堅持把辦好中心城區教育作為當前民生工作的重點,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夯實市、區兩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強化政府統籌協調、頂層設計、具體實施和監督指導的職能作用,及時研究和解決提升工程實施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構建市區一體、推動有力、督查到位工作推進機制和政府重視、職能部門履職盡責、社會協同發力的大格局。

(二)堅持科學規劃引領。要把城區教育作為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公共服務設施,置於城市發展整體規劃佈局之中。加強教育用地保障,依法落實開發區、新建居民社區配套建設中小學、幼稚園的規定,確保學校佈局與城市規劃相協調。要重點加快推進漢濱初中、高井中學、市一小高新分校、安康中學高新分校、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小學等重點建設項目,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要制定中心城區公辦學校教育發展規劃並加緊實施。江南城區行政事業單位北遷騰退的用房要優先用於公辦幼稚園建設,增加城區公辦幼稚園的數量,提高普惠性學前教育占比,有效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三)強化資金投入保障。進一步完善教育投入長效保障機制,嚴格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要求,切實落實好教育費附加和土地出讓收益金計提教育資金等教育投入政策。加大爭取上級支持的力度,努力增加市區本級財政資金投入,切實加強面向教育資金整合,全力保障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項目學校建設、教學設施設備和教育資訊化等方面的資金投入。

(四)創新均衡發展新機制。創新和探索均衡發展的有效機制,學習和借鑒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推行教育集團化辦學成功經驗,利用名校的品牌效應,在中心城區推行“名校+新校”、 “名校+弱校”、“一校多區”、“學校聯盟”等辦學模式,搭建優質義務教育學校向薄弱學校輸出師資、理念和管理的平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均衡化,讓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門口能上好的學校。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學校佈局結構調整、不同學段學生規模變化等情況,由市機構編制部門會同教育、人社等部門每3年對中心城區學校教職工編制總量進行核定,堅持市區一體化管理,積極優化市區一體聯席機制,加大教師交流輪崗,切實掃除“校籍”障礙,使教師由“學校人”變成“系統人”。同時,實施班級管理團隊激勵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貼標準,設立政府專項資金,用於教師超課時津貼和晚自習補貼,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六)推動校園內教師住宅樓外遷實施步伐。結合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補助政策和城區片區改造契機,制定校園內住宅樓外遷實施方案,並積極推動實施城區校園內教師住宅樓外遷工程,著力改善中心城區學校校園環境和辦學條件,改善教職工居住條件,全面提高中心城區學校辦學能力和水準。

安康中心城區教育提升工程,是一項重大的社會工程,需要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齊心協力。我們更希望市人大給予城區教育更多的關注支持,監督指導我們更好地完成城區教育提升工程任務,開創城區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陝西法制網整合呈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