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袁家村轉型,來時停不了,來後忘不了

在陝西咸陽

舉世聞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嵕山下

有這樣一個村落曾經默默無名現如今卻是名滿天下它的名字就叫做“袁家村”

如今的袁家村, 農家樂、小作坊、酒吧等經營者已多達3000多人, 袁家村人自己經營的只占到3成左右。 很多人可能會問, 我們為什麼允許外地人在自己的地盤上和自己競爭、掙錢?因為我們要實現的是共同富裕, 要做的是百年袁家村。

目前有400多口人的袁家村

村資產已達到1億多元村民家家住上了小洋樓人均住房52平方米家家生活得很滋潤年接待遊客達420萬人旅遊產業鏈運營收入3.5億元旅遊業綜合貢獻達10億元

問及村民在袁家村的生活

無一不點頭稱讚

要說它有多好

請看走進古樸典雅的小巷兩邊店鋪林立作坊鱗次櫛比

袁家村·夜色

雖然10月份的北方已經冬意漸涼

但是還是擋不住遊客們絡繹不絕的覓食的腳步

一碗肚絲湯下肚, 所有的溫暖都盡數找回

不乏現代化的酒吧

老闆大多是臨鄉的年輕人

袁家村對於這些後起之秀有著充分的政策支持

房子不用租金, 發展也是極其自由

夜色中的茶坊除了美麗的夜色當然還要看看它最具特色的手工作坊和琳琅滿目的小吃

羊血粉絲湯

辣辣的豆花以陝西特色美食為特色的它有著無窮無盡好吃的美食小編表示三天三夜都吃不遍啊

粉絲坊

醋坊

這是舊時釀醋的方式

用小米、麩皮等蓋上沙子密封釀成

當地人喜醋

每天早上必飲醋

不僅對身體好

還美容養顏哦

葫蘆鋪子

在袁家村一共有9家手工作坊油坊德瑞恒、醪糟坊稻香村、豆腐坊盧氏豆腐、辣子坊天一閣、面坊五福堂、茶坊童濟功、醋坊五味齋、布坊永泰和、藥坊同順堂這種手工作坊+合作社的管理模式

可以說, 是一種復古也是一種創新

優酪乳合作社社員名單

只賣一種口味優酪乳

每年盈利將近1000萬

全村持股, 營收分紅

每家每戶的綠色箱子

對, 就放在收銀台。

閃亮亮地標著“中國郵政儲蓄”

帶鎖的放大鈔, 不帶鎖放零

每天晚上都有專門人員來收大鈔錢箱, 清點並統一收

這是一種食品安全的信任

也是集體管理的信任

郭占武說:“其實, 很多人對袁家村的瞭解很有限, 認為袁家村跟別的“小吃村”差不多。 實際上, 袁家村的成功是村幹部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典型, 也充分說明了一個好的帶頭人對鄉村發展的重要性。 認清這點, 對袁家村便會是另外一種看法。 ”

二十世紀70年代之前的袁家村, 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村

村裡的小夥子因為貧窮都娶不到媳婦兒

後來在袁家村老書記郭裕祿, 也就是郭占武父親的帶領下

袁家村開始走上致富的康莊大道

成就了如今的袁家村

而現在娶媳婦兒就完全是今時不同往日啦

村裡還特地成立了婚慶公司

既能還原以往婚嫁場景

也讓大家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不會走得越來越遠

小編就有幸見證到了當地人家娶媳婦的熱鬧場面一起來看看吧

裝扮的美美的房子

從前一天晚上開始就準備起來了

剪喜字

貼喜字

張燈結綵

敲鑼打鼓

好不熱鬧呢

逗趣的媒婆

ps:她抽的可是真的土煙哦

新郎官接受賓客道喜, 收紅包咯~

賓客:佟公子大喜!

新郎官:同喜同賀!

必不可少的美食家宴

當日中午12點開始擺放流水席大宴賓客

今年預計會有100席呢

淳樸的當地人民也邀請遊客們一起分享喜悅

新郎官帥氣的乘上坐騎出發迎親咯一路前進一路拋喜糖居民、遊客全都樂翻了

小編苦苦等候半個多小時

擠過重重人群

終於看到新郎官背著新娘子坐上了轎子

新娘子總是不容易抓拍到的小玩使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抓到了美美的側顏

在袁家村,流行這樣一句話

來前想不到

來時停不了

來後忘不了

回去摸不透

毫無疑問,袁家村是一個傳奇的地方

沒有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

沒有便利的交通

袁家村卻成為了中國鄉村旅遊的“網紅”

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袁家村經歷了“三次轉型”

1970-1978年,袁家村積極發展集體經濟

成為陝西省乃至全國農業戰線的標杆。

1978-2005年,袁家村興辦工業企業。

特別是1983年的水泥廠,成為村上的支柱產業。

2006年至今,袁家村另闢蹊徑。

打造了關中奇跡——關中印象體驗地

成功打出了“一戶一特色,一戶一品牌”的旅遊發展思路

無論是好吃的關中美食,還是獨特的關中婚禮。

都極致地體現了關中的文化。

總而言之,袁家村的發展跟它的人、政策制度等都是分不開的。

這是中國鄉村的奇跡。

新郎官帥氣的乘上坐騎出發迎親咯一路前進一路拋喜糖居民、遊客全都樂翻了

小編苦苦等候半個多小時

擠過重重人群

終於看到新郎官背著新娘子坐上了轎子

新娘子總是不容易抓拍到的小玩使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抓到了美美的側顏

在袁家村,流行這樣一句話

來前想不到

來時停不了

來後忘不了

回去摸不透

毫無疑問,袁家村是一個傳奇的地方

沒有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

沒有便利的交通

袁家村卻成為了中國鄉村旅遊的“網紅”

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袁家村經歷了“三次轉型”

1970-1978年,袁家村積極發展集體經濟

成為陝西省乃至全國農業戰線的標杆。

1978-2005年,袁家村興辦工業企業。

特別是1983年的水泥廠,成為村上的支柱產業。

2006年至今,袁家村另闢蹊徑。

打造了關中奇跡——關中印象體驗地

成功打出了“一戶一特色,一戶一品牌”的旅遊發展思路

無論是好吃的關中美食,還是獨特的關中婚禮。

都極致地體現了關中的文化。

總而言之,袁家村的發展跟它的人、政策制度等都是分不開的。

這是中國鄉村的奇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