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環境二噁英類監測技術規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環境二噁英類監測技術規範》中最重要的一類化合物。 二噁英類污染物主要來源於廢物焚燒、鋼鐵和其它金屬生產、發電和供熱、礦物產品生產、交通、非受控燃燒過程以及廢物處理過程。

早在2010年11月, 環境保護部聯合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二噁英污染防治的指導意見》, 提出了二噁英污染防治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要求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二噁英排放總量控制試點工作, 建立比較完善的二噁英污染防治體系和長效監管機制, 基本控制二噁英排放增長趨勢,

並提出在審批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檔時要充分考慮二噁英削減和控制要求, 將二噁英作為主要特徵污染物逐步納入相關行業的環境影響評價中。

根據相關行業二噁英的排放和污染狀況,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標準和法規, 對二噁英類污染的監測及監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於二噁英類的分析屬於超痕量的分析, 對實驗室、人員和監測過程的要求都很高, 成本也很高。 目前, 國內相關標準對二噁英的監測要求, 分散在不同的標準中, 各個標準之間互相引用, 要求不明確也不統一。 特別是對採樣方法、儀器、採樣期間工況要求、採樣點位、採樣體積以及過程的品質保證和品質控制要求,

不是十分明確, 影響了樣品的代表性和分析的準確性。 為解決這些問題, 滿足現行污染源排放的監測需求, 制定和發佈本技術規範非常必要和及時。

問:《環境二噁英類監測技術規範》(HJ 916-2017)的技術特點是什麼?

答:本規範的制定是為了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以及《關於加強二噁英污染防治的指導意見》要求, 為我國有效監控各類環境介質中的二噁英類提供支撐。

本規範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並注意科學性、合理性的有效結合, 參考和借鑒國內外現有的相關監測技術, 標準方法、監測規範、調查指南等文獻, 結合我國國情, 並與現階段的二噁英監測管理體系緊密銜接。

本規範的另一個特點是涵蓋了水和廢水、空氣和廢氣、土壤、沉積物和固體廢物等不同的環境介質中二噁英類監測, 不同於以往其他技術規範只局限於一種環境介質, 提高了開展環境中二噁英類監測工作的實用性。

問:技術規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規範適用于環境調查、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建設專案竣工環保驗收、監督性監測和委託性監測等監測過程中的二噁英類監測。 污染事故中的二噁英類應急監測可參照執行。

本規範規定了水、氣、土壤、沉積物和固體廢物中二噁英類監測的技術要求, 包括監測程式、監測現場、實驗室分析、人員要求、報告編制、品質保證和品質控制、廢物處理等技術要求。

重點對不同介質二噁英樣品的採集點位元確定、採樣設備要求、監測流程及品質保證和品質控制等進行闡述。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