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文以載道」一座水下的千年古城(上)

文 以 載 道

編者按

懷來縣歷史悠久, 早在春秋時期, 就已成為上穀郡的治所, 後幾經變更, 消失在歷史中。 在唐代重新選址築城, 懷來古城一直延續, 直到建國後, 為建設官廳水庫, 這座古城被淹沒於湖底。 今天向大家推薦懷來史志工作者王占春的文章《一座水下的千年古城》。 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一座水下的千年古城

2018年是懷來城解放70周年, 為了深切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京張聯合籌辦2022年冬奧會、建設可再生能源示範基地三大歷史機遇, 沿著“生態第一、創新引領、跨越趕超”的道路砥礪前行, 深入挖掘懷來古城的歷史文化底蘊, 為建設特色鮮明的京西北中等城市貢獻文史工作者的綿薄之力。

懷來古縣城地理位置。 據《察哈爾通志》記載, 懷來縣境在察哈爾省會東南, 位於東經115度48分, 北緯40度18分。

東距離縣城30裡到礮(炮)兒上, 與延慶縣接壤;西距離縣城70裡到水泉村, 與宣化縣接壤;南距離縣城50裡到鎮邊城, 與河北省昌平縣接壤;北距離縣城50裡到甘莊村, 與龍關縣接壤;東北距離縣城30裡到佛峪口, 與延慶縣接壤;東南距離縣城50裡到陸家堡, 與延慶縣接壤;西北距離縣城130裡至趙川堡, 與宣化縣接壤;西南距離縣城180裡至下官莊, 與涿鹿縣接壤。 東西長110裡, 南北寬100裡, 面積約11000方裡。

一座水下的千年古城

懷來古縣地形地貌。 察哈爾省懷來縣地處兩山之間, 南則由太行而東鶩, 北則由天壽而西趨。 中央平原數十裡。 洋河、桑乾河、媯水河交流期間。 跨山有城, 沿河有戍(衛戍、戍邊)。 漢人雲:奈何北入囊中, 懷之地形, 與囊酷似, 山川糾紛、地險而狹、氣勢完固、號稱易守, 完全可以拱衛故都, 捍禦邊陲也。 這樣的地形決定它具備“鎖鑰重地”“易守難攻”的戰略地位。

懷來城修建歷程。 懷來城位於全境之北部, 東北二面跨山, 西南平地, 為唐朝舊有城。 懷來城歷史悠久。 據《中國歷史地圖冊》載:懷來城始建于唐代,

垂拱二年(686年), 為加強對北方的防禦, 在清夷水(今名媯水河)下游西岸, 接近與漯水(今洋河)會合處, 選址築城, 置為清夷軍治所, 為邊塞重鎮, 屯兵扼守。 遼會同元年(938年)屬可汗州懷來縣, 為州縣治地。 元、明、清、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 一直為懷來縣縣城, 在中國歷史上經歷了1300多年。

一座水下的千年古城

明永樂二年拓展修築。 正德初遊擊將軍楊洪用石材砌北牆, 景泰五年(1454年)參將夏忠盡再次用磚修築。 城的規模, 七裡二十二步, 高三丈四尺, 城樓三個, 角樓三個, 甕城(城外的小城)三個。 城門三個:東門稱明靖門, 南門叫迎恩門, 西門為永安門。 東北角有小北門。 宣德前經常關閉。 城外浚濠(護城河), 深一丈寬一丈。 民國時期, 已填埋廢棄。 北城石坡也有護城河。 明萬曆四十七年兵備胡思伸重新挖掘護城河, 添置圍牆, 古跡還存。 西關另設一城, 西關設南北西三城門, 周圍三百二十丈、高二丈七尺。 外濠深、寬各一丈, 當初為土築。 萬曆二十五年用磚砌徹。 萬曆四十五年, 兵憲胡思伸用磚包砌東甕城(城外的小城)外牆及南關東門外迎牆並圈門一座, 用磚補修共計一千餘丈,挖掘護城河六百三十餘丈,民國時期,已填埋廢棄。清朝乾隆十年,懷來知縣徐守基從府庫領取銀兩重修。乾隆二十年西關左牆再次坍塌。知縣吳文正捐款重修。同治六年,知縣陳宗慶補修。懷來古城的修建歷程包含較高的建築藝術和很深的軍事文化底蘊。(未完)

(本文作者:王占春 懷來縣檔案史志局副主任科員)

用磚補修共計一千餘丈,挖掘護城河六百三十餘丈,民國時期,已填埋廢棄。清朝乾隆十年,懷來知縣徐守基從府庫領取銀兩重修。乾隆二十年西關左牆再次坍塌。知縣吳文正捐款重修。同治六年,知縣陳宗慶補修。懷來古城的修建歷程包含較高的建築藝術和很深的軍事文化底蘊。(未完)

(本文作者:王占春 懷來縣檔案史志局副主任科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