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業職院與長株潭衡園區啟動深化校企合作

本網訊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產教融合, 校企合作”精神和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意見》中“校區聯結”精神, 通過“五個對接”, 打造長株潭衡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服務長株潭衡城市群產業發展, 1月24日-25日, 由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向羅生帶隊, 副校長董建國、張志勇、邱麗芳及相關處室、學院負責人和幹事組成調研組, 依次赴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衡陽白沙洲工業園、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與園區負責人、優秀企業代表就相關戰略合作工作展開對接, 共抓校方與園區戰略合作協定落地、落實。

湘潭經開區党工委書記孫銀生、管委會主任黃韌、副書記伍石元, 衡陽白沙洲工業園區党工委書記林喜洋、綜合保稅區黨工委副書記劉璋、區管委會總工會主席劉林生, 株洲高新區工委書記周建光、紀工委書記許劍鳴、管委會副主任黃繼軍, 長沙高新區紀工委書記劉穎鵬等園區領導和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該校一行。

校區合作具備一定基礎

在與長株潭衡四大園區企業代表交流時, 調研組看到了很多熟悉面孔——吉利汽車、中聯重科、富士康、三德科技、威勝電氣、合力叉車等, 這些企業均與該校開展了校企合作。 更有華菱汽車、世邦通信、南嶽電控、長城電腦等多家園區企業聘用了該校畢業生,

且已成長為企業骨幹力量。

中聯重科與該校積累了豐富的合作經驗, 其人力資源總監高輝現場分享起了與該校聯合辦學的“好處”——強化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有效促進企業用工彈性問題的解決、 減少了市場需要與教育教學之間資訊不對稱的矛盾、訂單培養的學生“拿到就能用”。 他為學校“走出去”、主動與園區尋求合作的舉措豎起了大拇指。

南嶽電控人事部長眭水清二十多年前曾來該校(湖南省機械工業學校)招聘過應屆畢業生, 當時與他對接工作的正是張志勇。 張志勇表示, 有了前期合作的寶貴經驗, 各企業通過園區平臺與學校合作時, 定能提早完成“磨合期”, 加速達到“合拍”狀態。

校、區、企合作需求高度吻合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

湖南工業職院需緊密圍繞區域優勢產業佈局, 優化專業佈局, 把行業企業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能源、新標準等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為達到這些目標, 與園區的合作勢在必行。

長株潭衡四大國家級園區主導產業包括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電子資訊、先進裝備製造、軌道交通、現代物流、精密模具等。 對此, 邱麗芳指出, 這些產業與學校二級院設置、專業設置和重點專業群類型吻合度極高, 為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教師頂崗實踐、企業專家授課、企業職工培訓等方面的校企雙方人才供給、人才交流互換工作提供了“先天條件”。

快速發展中的園區企業現場表達了對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和高校教師科研團隊的強烈渴望。

多數企業表示:相對於“社招”, “校招”引進人才更具發展潛力。 在調研現場, 已有多家企業主動聯繫專業對口的二級院院長, 開啟“搶人”攻略。

董建國表示, 以往與企業開展合作時, 會遇到單個企業對特定專業人才需求量不大、且單個企業所需人才分佈在多個專業而難以開展訂單培養的難題。 與園區合作, 則可將不同企業的人才需求整合起來, 開展園區訂單培養、開設園區訂單班, 以園區整體需求為導向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做好“五個對接” 促進校企合作全面深化

向羅生在調研現場對學校和園區雙方的具體合作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議。 他指出, 學校、園區合作雙方要建立互動工作機制和考核工作機制,

擬定年度計畫和目標, 確定年度對接重點活動;要加強調度和管理, 制定詳細方案, 推動二級院與企業展開全方位合作、推動企業車間與教研室交流並尋求合作點, 為校企雙方合作做好服務工作。

園區也明確了對接領導和部門, 將建立雙方互動工作機制, 夯實合作基礎, 加快合作步伐, 促進合作協定落實落地。

2017年12月, 在湖南省產教融合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暨2017年長株潭衡校地校企合作簽約儀式上, 湖南工業職際與長株潭衡四大園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 旨在為加快長株潭衡“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群建設, 充分發揮園區和學校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促進“政產學研”緊密結合, 讓學校為企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也讓園區和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就業機會。(通訊員 楊莎莎)

也讓園區和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就業機會。(通訊員 楊莎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