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年是一種深情

年是一種深情, 如同一壇老酒, 因醞釀了濃厚的思念和純淨的真情而格外醇香。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年之深情:或與父母溫馨團聚時的心花怒放,

或與家人一起包餃子時的歡聲笑語, 或獨自欣賞春節聯歡晚會時的開懷大笑, 或客居異鄉給親人打電話拜年時的鼻酸眼熱……百般的過年滋味, 組成了屬於中華兒女的獨特深情。

在這深情裡, 年是讓人想家念家的導火索, 一經點燃便無法熄滅。 思鄉的情緒和渴盼與父母團聚的欲念, 此刻便如滾滾翻騰的洪水, 瞬間將心扉的堤壩衝垮, 淚花也開始不聽使喚地在眼眶裡打轉。

年來了, 鄉間的水泥小路挺直了腰杆;年來了, 村口的那棵老槐樹深情地招手;年來了, 親人們念叨著遠方的遊子……在這一種深情裡, 有所依、有所歸、有愛戀、有呵護、更有癡情的期盼!

多少年來, 這一種深情, 也讓我懷揣著足夠的人民幣,

無數次踏上回家的路途。 旅途輾轉中, 無數次憧憬著父母、妻子、女兒欣喜的笑臉。

年, 究竟積澱了中華兒女多少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的深厚情感?真的像天上的星星, 數也數不清。

說到對年的深情, 腦海裡總會浮現出昔日那臨近年關, 一個個忙碌奔年的畫面:遠在他鄉的人們,

總是要千里迢迢、關山重重地返回故里。 儘管回家的路並不那麼容易, 大包小包的物品, 拖兒帶女的辛勞, 還要長途跋涉, 乘火車、轉汽車, 甚至於駕駛著摩托車, 身披寒風, 忍饑挨餓……可一年又一年, 奔年的深情絲毫不減。 因為, 故鄉有父母的期盼, 妻兒的等待, 鄉情的牽掛。 回家過年, 可與父母團圓, 可與妻兒相守, 可與鄉鄰聚首。 那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那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 充滿著遊子多少深情啊!呼吸一下故鄉的空氣, 都感到是那麼新鮮。 尤其是沿著記憶的線索, 尋找童年的足跡, 重溫那些遙遠又難忘的童年生活, 一種深情更會從心底油然而生。

每每過年, 只有回到父母的身邊, 才能真正找到做兒女的感覺。

每每看到滿頭白髮、一臉皺紋的父母雙親, 遊子們都會百感交集。

曾記得, 我當年參軍離開父母之時, 他們都有著健壯的體魄, 而數十年過後, 父母均年老體弱了, 繼而又相伴著去了另一個世界。 可在我的記憶深處, 永遠留存著父母含辛茹苦, 為生活奔波勞碌的身影。 為了大年的衣食豐盈, 父母付出了多少艱辛啊!那時候, 父親做個小買賣, 披星戴月, 風裡來雨裡去;母親一年四季, 忙了家裡忙地裡, 每天晚上, 我一覺醒來, 母親還在小油燈下為我們縫補衣裳。 說真的, 那些年也只有過年時守在父母身邊, 我才感覺到無比放鬆, 不用一本正經地說話做事, 不用絞盡腦汁地思考工作。 那一刻, 我完全可以敞開心扉、口無遮攔地將赤子的本來面目暴露無遺。

父母對我這個客居異鄉多年的兒子, 似乎也有永遠說不完的話。 那些如煙往事, 那些家長里短, 那些曾叮嚀過不知多少遍的話語, 全部被一種久違的深情浸潤得格外溫馨。

最能體現年之深情的, 是除夕夜。 每當這個時候,豐盛的菜肴,香馥的年酒,擺上桌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鄉酒、敘著鄉情、聊著鄉事、歡聲一片、溫馨一片,深情的祝福便陶醉著每一個人。大年夜的暮色,愈來愈深,團聚的深情,亦愈來愈濃。這種深情,從一家一戶的餐桌上慢慢四溢,以至溢到新一年的淩晨,溢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

的確,年,承載著中國人的摯愛深情啊!

每年春節前,蔚為壯觀的返鄉潮,不就是為了除夕之夜那頓盛滿深情的“團圓飯”嗎?!

年,是什麼?在我看來,年是一種深情的展示。這種展示,是傳統的、濃郁的,同時也是高潔的、哲理的。展示深情的羽翼一旦張開,隨之歷歷可見的便是親情之魂、喜悅之情、和諧之色。

年,不僅是親朋好友情感交流的場所,而且還是人們體嘗人生情感的驛站,可以盡情傾訴互相的思念,可以互相談論對人生的感受。

因而,年,是親情友情的凝聚,是遊子們一生一世不願離去的溫馨之家,更是和諧之情的擴展與延伸。這種深情,已經融入到每個中國人的血脈、浸入到每個中國人的骨髓。

正是凝結了這種深情,年,才成為一個永遠充滿溫馨的親情港灣,才成為一座永不坍塌的歷史豐碑!

作者簡介:王友明

王友明,河北臨西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臨汾市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世界王氏》雜誌編委、《散文福地》雜誌顧問、江山文學網簽約作者、《東方散文》雜誌簽約作家。中國散文精英獎、中國當代散文獎獲得者。有散文入選初中畢業生學業水準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兒童百科•課外讀物。

每當這個時候,豐盛的菜肴,香馥的年酒,擺上桌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鄉酒、敘著鄉情、聊著鄉事、歡聲一片、溫馨一片,深情的祝福便陶醉著每一個人。大年夜的暮色,愈來愈深,團聚的深情,亦愈來愈濃。這種深情,從一家一戶的餐桌上慢慢四溢,以至溢到新一年的淩晨,溢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

的確,年,承載著中國人的摯愛深情啊!

每年春節前,蔚為壯觀的返鄉潮,不就是為了除夕之夜那頓盛滿深情的“團圓飯”嗎?!

年,是什麼?在我看來,年是一種深情的展示。這種展示,是傳統的、濃郁的,同時也是高潔的、哲理的。展示深情的羽翼一旦張開,隨之歷歷可見的便是親情之魂、喜悅之情、和諧之色。

年,不僅是親朋好友情感交流的場所,而且還是人們體嘗人生情感的驛站,可以盡情傾訴互相的思念,可以互相談論對人生的感受。

因而,年,是親情友情的凝聚,是遊子們一生一世不願離去的溫馨之家,更是和諧之情的擴展與延伸。這種深情,已經融入到每個中國人的血脈、浸入到每個中國人的骨髓。

正是凝結了這種深情,年,才成為一個永遠充滿溫馨的親情港灣,才成為一座永不坍塌的歷史豐碑!

作者簡介:王友明

王友明,河北臨西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散文學會會員、臨汾市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世界王氏》雜誌編委、《散文福地》雜誌顧問、江山文學網簽約作者、《東方散文》雜誌簽約作家。中國散文精英獎、中國當代散文獎獲得者。有散文入選初中畢業生學業水準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兒童百科•課外讀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