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載人飛船首飛今年沒戲了,去太空站票價俄羅斯漲到8100萬$

遙望400公里外的國際空間站, NASA不得不割肉向俄羅斯, 再支付兩年的天價機票錢。

就在美國東部時間本週三, 一次眾議聽證會上,

NASA披露:與波音、SpaceX簽訂的商業載人航太合同, 原定於2018年實現首飛計畫, 全部拖後了, 最早也要2019年底才有望首發。

最新時間表——SpaceX要到2019年12月, 才能把宇航員送到國際空間站, 而波音最早也得2020年2月。

這意味著:最可能的結果是2018~2019年這兩年, 包括NASA在內的歐美日宇航員飛往ISS,

還不得不指望唯一路徑——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

自從2011年太空梭徹底退役後, 所有往返國際空間站(ISS)的各國宇航員, 100%只能依靠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 也就是說, 全球唯一能夠提供ISS與地球之間往返航班的, 只有俄羅斯一家。

當然了, 中國也具備一整套載人航太運輸能力,

只是不允許飛到ISS。 呵呵

想當年, 2008年還有太空梭的時候, 聯盟號票價只有2180萬美元/次/人, 2017年已經暴漲到了7060萬美元/次/人, 預計2018年將會漲到8100萬美元/次/人。

10年時間, 票價暴漲372%!

美國眾議員算過一筆賬:從2006~2018年12年間, NASA總計支付宇航員往返ISS的機票費用, 高達33.6億美元。

按照NASA每年預算185億美元來算, 每年大約有3%直接流入到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帳戶裡。

所以, NASA早在2010年就開始大力扶持本國太空快遞公司, 根據商業載人合同, 分別向波音和SpaceX投入48.2億$和31.4億$, 用於開發新一代商業載人飛船專案。

而SpaceX和波音提供的平均報價, 是在5800萬美元/次/人。 按照合同規定, 艙位費還會逐年遞減。

波音公司開發的是波音星際飛船(CST-100 Starliner),與之裝備的是波音藍宇航服。最早版本2016年推出首飛,之後延期到2018年,最新消息是2020年2月首飛。

SpaceX開發的是龍飛船2號(Dragon 2),配備的是黑白極簡主義SpaceX太空服。最早版本2015年推出首飛,之後一路延至2018年,最新消息是2019年12月首飛。

問題來了,為啥NASA要頂著官僚主義拖延症的惡名,還要延期發射呢?

關鍵還是不放心,對商業載人飛船安全的不放心。

NASA要求兩家公司商業飛船失事概率不能超過1/200。而血的教訓告訴世人,當年太空梭失事概率是在1/90。

相比而言,俄羅斯第四代聯盟號飛船,包括現役的Soyuz MS飛船在內,迄今為止失事概率為0,是全球最可靠、飛行次數最多的載人飛船系統。難怪人家老毛子坐地猛漲價,老美叫苦不迭也不得不買單。

要知道,400公里外的國際空間站,美國為它整整花掉了1000億美元,所以呢,不管是本國5800萬美元的合約價,還是俄國8100萬美元的天價票,都得繼續買單,一路買到2024年,直到ISS到壽為止。

波音公司開發的是波音星際飛船(CST-100 Starliner),與之裝備的是波音藍宇航服。最早版本2016年推出首飛,之後延期到2018年,最新消息是2020年2月首飛。

SpaceX開發的是龍飛船2號(Dragon 2),配備的是黑白極簡主義SpaceX太空服。最早版本2015年推出首飛,之後一路延至2018年,最新消息是2019年12月首飛。

問題來了,為啥NASA要頂著官僚主義拖延症的惡名,還要延期發射呢?

關鍵還是不放心,對商業載人飛船安全的不放心。

NASA要求兩家公司商業飛船失事概率不能超過1/200。而血的教訓告訴世人,當年太空梭失事概率是在1/90。

相比而言,俄羅斯第四代聯盟號飛船,包括現役的Soyuz MS飛船在內,迄今為止失事概率為0,是全球最可靠、飛行次數最多的載人飛船系統。難怪人家老毛子坐地猛漲價,老美叫苦不迭也不得不買單。

要知道,400公里外的國際空間站,美國為它整整花掉了1000億美元,所以呢,不管是本國5800萬美元的合約價,還是俄國8100萬美元的天價票,都得繼續買單,一路買到2024年,直到ISS到壽為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