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延安新區:盤龍臥虎高山頂

圖片來自網路

本報記者 史俊斌

延安是中國革命聖地, 也是一座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 千年的歷史發展, 積澱了她相容並蓄的人文底蘊,

彰顯了她韻味綿長的獨特魅力。 這裡不僅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座落在這裡的黃帝陵, 還讓延安成為了中華文明的歷史標識, 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海內外人士來到這裡“朝聖”。

用延安精神建設新延安

曾經, 延安的城市中心坐落在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 沿河谷地帶呈“Y”字型展開, 是典型的“線”形城市, 36平方公里的狹長地帶容納了50萬人口, 人口密度堪比京滬。 這使得延安城市用地十分緊缺, 市區168處革命舊址被嚴重擠壓或蠶食, 城景爭地, 交通擁堵, 10多萬市民難以安居, 城市發展空間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

2011年, 延安市委市政府邀請陳祖煜、龔曉南、張蘇民、林在貫、顧寶和等70多位院士、專家, 進行多次實地踏勘和嚴謹論證,

並得出結論:延安上山建城在岩土工程技術方面是可行的!

2011年底, 延安市第四次黨代會確立了“中疏外擴、上山建城”的城市發展戰略, 決心以延安精神建設“聖地延安、生態延安、幸福延安”, 迎接建黨100周年, 向世人呈現黃土高原上一顆嶄新的明珠。

由於延安新區地質條件非常複雜, 面臨的岩土工程問題前所未有, 破解這一系列科技難題, 成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回報延安革命老區人民的行動自覺。

現代化城市形象初顯

為支撐延安新區建設, 落實“部省會商”時確立的“加大對革命老區發展的科技支撐, 促進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工作, 科技部將“黃土丘陵溝壑區(延安新區)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列為“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專案,

由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實施, 國家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煒擔任項目負責人。 該院專門成立了延安分院, 先後委派總工程師鄭建國和副總工程師張繼文擔任分院院長, 同時安排強有力的科研技術團隊進駐新區。 陝西省科技廳也將“延安黃土丘陵溝壑區工程建設重大地質與岩土工程”列為重大科技專案予以重點支持。

圍繞科技攻關的重點, 來自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資訊產業部電子綜合勘察研究院、延安市新區管理委員會、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等眾多機構的科研人員開展了系統全面的技術研究, 研發了黃土高填方監測成套技術,

形成了黃土高填方變形分析與預測綜合評價技術體系, 提出了適宜黃土高填方場地的防排水措施, 建立了黃土高填方填築及邊坡防護成套技術, 創立並應用了黃土高填方工程“三面二體一水”控制理論。

科研人員把科研成果及時向整個延安新區推廣應用, 累計佈設近3800餘件監測站點, 累計採集各類監測資料近29萬個, 通過監測工作為工程“把脈”。

延安新區在建設中完成造地16平方公里, 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平山造地工程建設技術, 切實提高了我國黃土丘陵溝壑區工程建設技術水準, 有助於緩解城市發展與用地緊張之間的矛盾。

如今, 延安新區規劃體系形成, 水、電、氣、信等配備到位, 6條新老城連接線以及28條市政道路及配套綜合管廊全部建成,

學校、醫院、為民服務中心、大劇院等已投入使用, 現代化城市形象初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