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溫州出臺全民醫保辦法 基本達到人群全覆蓋4月實施

溫州網訊《溫州市全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日前正式出臺。 《辦法》將於2018年4月1日開始實施, 內容涉及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其他人群參保等多方面。 市民在醫保繳費以及看病報銷方面會產生哪些變化?為此, 記者採訪了市人力社保局局長徐順聰進行詳細解讀。

範圍更廣

破解醫保制度碎片化

基本達到人群全覆蓋

徐順聰向記者介紹, 我市於2000年10月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通過10多年的制度完善, 陸續出臺實施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民工醫療保險等制度,

全市總參保人數達到775萬人。

但在我市醫保制度實施之初, 考慮到我市各地經濟發展水準各不相同, 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 由溫州市區和8個縣(市)分別負責本地醫保政策的制定和組織實施。 由於各自為政, 醫保制度存在碎片化, 各縣(市)同一個醫保險種在政策標準、經辦管理等方面各不相同, 醫療保障公平性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 阻礙醫保統籌層次的提升, 不利於醫療保障制度的長期穩健發展。

因此, 通過出臺《辦法》, 對原來各項醫保制度進行整合與劃分, 可以建立起以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為主體的覆蓋全民、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 按照《辦法》規定, 溫州市區和各縣(市)用人單位所有職工、靈活就業人員以及非本地戶籍的外來就業人員都納入職工醫保參保範圍,

本市非從業居民、大中專院校(含技校)在冊學生和中小學及幼稚園的在冊學生兒童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範圍, 基本達到人群全覆蓋。

一制多檔

對職工醫保設置分檔

不同險種檔次間可轉換

《辦法》將保障水準與繳費標準相掛鉤, 採取“一制多檔”的形式, 參保人員在險種選擇上將更加靈活, 可滿足不同人群的參保需求。 其中,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設立一檔和二檔。 也就是說, 職工醫保一檔對應原來的職工醫保, 職工醫保二檔則是結合原來農民工醫保制度新設的參保檔次, 主要針對非本市戶籍的勞動年齡段內在職人員, 繳費標準和待遇保障水準相對低於職工醫保一檔。

我市其他非從業人員則按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為何要對職工醫保進行設置分檔?對此, 徐順聰解讀:“在以前, 我市原來的職工醫保也就是《辦法》中的職工醫保一檔繳費標準較高, 考慮到用工成本、企業生存發展和營利等問題, 很多企業沒有為外來務工人員參保, 再加上外來人員缺乏參保意願, 即使我們原有醫保政策上給予了參保通道, 但這類人員仍然游離在體系外。 ”因此, 通過設置繳費標準相對較低的職工醫保二檔, 鼓勵和引導企業為外來人員參保, 既能減輕用人單位的繳費負擔、化解勞動用工風險, 履行參保繳費義務和責任, 又能保障這類職工的基本醫療權益。

另外, 《辦法》還打破了參保人員的戶籍身份限制, 建立不同險種之間、不同檔次之間的轉換通道。 例如, 參加職工醫保二檔的外來人員, 可以轉為參加職工醫保一檔, 其原職工醫保二檔繳費年限按4年折1年的標準折算為職工醫保一檔繳費年限, 折算後繳費年限不滿1個月的按1個月計算。 城鄉居民參保人員(學生、兒童除外)可以轉為參加職工醫保一檔, 其原城鄉居民醫保繳費年限按5年折1年的標準折算為職工醫保一檔繳費年限。

不過,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 為保障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 避免用人單位因選擇性參保損害職工利益, 《辦法》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得將原已參加職工醫保一檔的非本市戶籍職工變更為二檔。

待遇標準

醫保待遇檔次有差異

為醫保劃定標準底線

據瞭解, 新政策在待遇保障上, 也適當拉開不同險種之間、不同檔次之間的待遇差異, 並結合繳費情況合理設置待遇標準, 體現公平性與保障性的統一。

其中, 職工醫保待遇實現全市統一標準。 職工醫保一檔實行住院和門診統籌待遇, 政策內住院費用最高限額按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確定, 報銷比例統一為在職90%、退休95%。 同時, 適當提高並統一門診待遇, 將門診最高限額提高到10000元, 報銷比例為三級醫院60%、二級醫院70%、一級醫院和藥店80%。 舉個例子, 溫州市區原來職工參保人員一個醫保年度的門診費用最高限額為6000元, 按新的政策提高到10000元後, 參保人員特別是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員的門診就醫負擔將大大減輕。

而職工醫保二檔按照“保大病、保當期”的原則設置住院統籌待遇,住院待遇標準按職工醫保一檔的住院待遇標準執行,暫不設門診統籌待遇,重點保障非本地戶籍參保職工在溫工作期間的住院醫療需求,化解他們的大病風險和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

另外,《辦法》對城鄉居民醫保待遇也劃定了標準底線,明確住院待遇最高限額按當地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確定,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門診待遇基層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達到50%以上,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確定具體待遇標準。

繳費標準

已參加職工醫保一檔者

單位不得將其變為二檔

那麼,按照新政策,今後不同戶籍、類型的職工該如何參保繳費,繳費標準是多少?

徐順聰介紹,以溫州市區為例,首次參保的非本地戶籍職工以及原先參加農民工醫保的人員可以選擇參加職工醫保一檔或二檔,二檔的繳費標準由用人單位以當月全部二檔參保在職人員工資總額的3%,按月繳納。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市區職工醫保一檔,按本年度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0.2%,按月繳納職工醫保費。

市區原已參加職工醫保的用人單位及職工,只能參加職工醫保一檔,由用人單位以當月全部一檔參保在職人員工資總額的8.2%(其中住院統籌5.2%、門診統籌3%),按月繳納;職工本人按本年度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2%,由參保單位在其工資中按月代扣代繳。據瞭解,此舉主要是避免部分用人單位為減輕用工成本將原先參加職工醫保一檔的非本市戶籍職工轉為參加二檔,損害參保人的利益,因此新政策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將原已參加職工醫保一檔的非本市戶籍人員變更為二檔,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晚報記者胡晚露

職工醫保一檔住院待遇

政策內住院費用最高限額按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確定,報銷比例統一為在職90%、退休95%。

職工醫保一檔門診待遇

將門診最高限額提高到10000元,報銷比例為三級醫院60%、二級醫院70%、一級醫院和藥店80%。

而職工醫保二檔按照“保大病、保當期”的原則設置住院統籌待遇,住院待遇標準按職工醫保一檔的住院待遇標準執行,暫不設門診統籌待遇,重點保障非本地戶籍參保職工在溫工作期間的住院醫療需求,化解他們的大病風險和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

另外,《辦法》對城鄉居民醫保待遇也劃定了標準底線,明確住院待遇最高限額按當地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確定,報銷比例穩定在75%左右,門診待遇基層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達到50%以上,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確定具體待遇標準。

繳費標準

已參加職工醫保一檔者

單位不得將其變為二檔

那麼,按照新政策,今後不同戶籍、類型的職工該如何參保繳費,繳費標準是多少?

徐順聰介紹,以溫州市區為例,首次參保的非本地戶籍職工以及原先參加農民工醫保的人員可以選擇參加職工醫保一檔或二檔,二檔的繳費標準由用人單位以當月全部二檔參保在職人員工資總額的3%,按月繳納。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市區職工醫保一檔,按本年度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10.2%,按月繳納職工醫保費。

市區原已參加職工醫保的用人單位及職工,只能參加職工醫保一檔,由用人單位以當月全部一檔參保在職人員工資總額的8.2%(其中住院統籌5.2%、門診統籌3%),按月繳納;職工本人按本年度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的2%,由參保單位在其工資中按月代扣代繳。據瞭解,此舉主要是避免部分用人單位為減輕用工成本將原先參加職工醫保一檔的非本市戶籍職工轉為參加二檔,損害參保人的利益,因此新政策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將原已參加職工醫保一檔的非本市戶籍人員變更為二檔,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晚報記者胡晚露

職工醫保一檔住院待遇

政策內住院費用最高限額按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確定,報銷比例統一為在職90%、退休95%。

職工醫保一檔門診待遇

將門診最高限額提高到10000元,報銷比例為三級醫院60%、二級醫院70%、一級醫院和藥店8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