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走在全省前列 成都溫江區未成年人教育有這麼幾點出彩

四川線上消息(記者 鄧童童)開展“暖冬行”走訪慰問困境兒童是溫江區每年冬季的例行專案, 由各鄉鎮和街道排查出困境兒童, 向他們發放電熱毯、鞋子、牛奶、文具、購書卡等必備物品, 每每都能在嚴寒的冬日, 製造暖陽效果。

近日, 記者從成都市溫江區文明辦獲悉, 今年溫江區的“暖冬行”活動正火熱開展中。 截至2017年12月30日, 已有和盛鎮、永盛鎮、萬春鎮、金馬鎮、天府街道、壽安鎮、公平街道分別舉行了慰問活動, 共慰問困境兒童300余名。 該活動將持續至2018年3月。

2017年12月, 溫江區文明辦獲得第四屆“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縱觀該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 能走在全省前列, 自是出彩點。

引導健康心理 學校放假社區開學

除了困境兒童, 其他未成年人也是溫江區長期關心關愛的重點, 為此, 該區一直致力於推進未成年人服務體系建立。 該區天府街道附近的孩子感觸就特別深, 對於他們來說, 放學能玩“快樂廚房”, 是一件特別值得期待的事。 在廚房裡, 他們可以學習菜肴的烹飪方法, 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做飯, DIY水餃、湯圓、麵條。

孩子們在“快樂廚房”DIY美食

“快樂廚房”系列活動是溫江區未成年人心理成長中心為社區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們開展的一項公益活動。 2017年開展了12期, 參與人數達300餘人。 未成年人通過製作美食等手工活動, 不但可以學會食物的製作方法, 提升動手能力, 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現在小學生放學都比較早, 不少家長會為孩子們無人看管、到處亂跑而發愁, 有了‘快樂廚房’, 我們做家長的不僅不用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 他們還額外學到了很多東西。

”一位學生家長稱, “時不時, 孩子回家還要露兩手, 給家裡人做幾道菜, 家人都感到很暖心。 ”

“快樂廚房”只是溫江區未成年人心理成長中心的其中一項延伸功能室。 這裡主要針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設置有待導引區、個體諮詢區、減壓放鬆區、認知成長區、研發培訓區等五大功能區, 分區域開展接待、心理諮詢、心理減壓、課題研發等專項工作。 開心坊、心隨我動坊、知心沙盤坊、綠樹坊、氧療倉坊、呐喊坊、心語心能坊、意念飛車坊、書籍閱覽坊、認知坊等十個活動坊, 可提供專業心理治療。 夢想劇場、快樂廚房、手工創意室、健身室等功能室, 可為未成年人提供作業輔導、興趣培養、社會實踐、遊戲娛樂、家庭交流。

天府街道遊家渡社區心理健康講座

近年來, 溫江區專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打造, 圍繞“學校放假, 社區開學”的理念, 在天府街道未成年人活動中心集中建成了溫江區未成年人心理成長中心, 依託社會資源, 運用社會化手段, 多管道、全方位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截止目前共開展各類活動上100餘次, 受益人群1000餘人。

注重體驗 逛“小鎮”也可以學法律知識

在溫江區萬春鎮天鄉路社區, 有一個專為未成年人打造的“小鎮”, 它叫“星期八”。 小鎮功能齊全, 有法庭、銀行、學校……佈景如童話世界, 走廊、小木門、卡通娃娃……但是一處兒童社會角色體驗中心, 針對3-13歲的目標“小遊客”, 提供一系列逼真的社會場景和職場角色扮演, 在全國不少城市都有, 溫江區卻將這個社會職業體驗親子教育平臺融入了法治文化元素。

學生們步入星期八小鎮

成都市普法寶貝“天天”、“萱萱”和星期八小鎮吉祥物是這裡的主要“市民”,建築物和景觀上都繪有法治漫畫和普法圖片,學校裡開有“5分鐘普法小課堂”,法庭裡有法治用品,廣場上有法治問答“遊戲機”。“小遊客”可以在這裡拜訪“市民”、看漫畫、玩“遊戲機”、進行職業角色扮演,孩子們在遊玩中趣味地學習和接受法律知識,法治教育如此“水到渠成”。

怎樣讓法治宣傳入腦、入心、入耳?讓法治宣傳接地氣,讓法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溫江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一直在積極探索的命題。通過打造星期八小鎮法治體驗館,“法治”對於溫江區的未成年人來說,已不再是個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見、摸得著、能參與”的“實物”。法治教育由刻板轉向趣味,由填鴨轉向體驗,法治正能量沿著“孩子-家庭-社會”的路徑傳動,有效形成了“1+2+N”的鏈式傳播效應。

永盛鎮法制宣傳講座進學校

近年來,溫江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碩果累累:

培育出以區法院機關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國色天鄉青少年法治文化主題樂園等精品工程28個;

開展青少年“五個一”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搞知識競賽、辦宣傳欄、開主題班會、組織專題講座、辦創意塗鴉畫徵集大賽;

組建“法治文化產業創作孵化園”,編排了一批方言話劇《毒殤》、川劇《鍘美案》為代表的法治文藝精品節目;

在全區中小學校及10餘所高校開通紅領巾(共青團)普法廣播服務站,培養法治通訊員;

定期開展“巡迴法庭進社區進學校”、“法治講壇學校行”等普法活動;

開展“致全區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活動,印製5萬份普法書信。

2017年,溫江區累計開展各類法制教育活動348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達244802人次,凸顯了法治宣傳教育的體驗性、互動性、參與性。

教育未成年人方式多、活動多

試問城市最美風景在哪兒,那應該就是物質、精神雙重富足的基礎上,人們、尤其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笑容。在溫江區,便能看到一張張自豪的孩童笑臉,他們像一朵朵的文明之花盛開在城市裡。這得益于該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創新發展。

2017年“武術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

為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質,溫江區廣泛開展了各類主題實踐活動,這裡的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樣樣發展:“童心繪文明 圖畫美家鄉”未成年人文藝作品徵集活動,共徵集100余幅優秀作品;“稚手創小報 畫中承美德”節日小報系列活動,組織開展不同主題節日小報創作大賽,共評選推薦了200余幅優秀作品;“悅讀伴成長•書香飄校園”教育活動,培養未成年人的閱讀習慣養成;利用區市民文化藝術培訓學校,以及鎮(街)輔導站,開設兒童硬筆、少兒書法等培訓;開展“武術進校園”活動,將武術與體育相結合,強身健體;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15所,實現所有農村學校全覆蓋,今年結合“天府文化進校園”主題,開設不同類型的傳統特色教學。

針對特殊群體未成年人,溫江區也是方法多樣:開設了“我是女生”少年兒童成長營、“手牽手,快樂走”關愛流動兒童、 “花蕾行動”殘障兒童關愛專案、“手牽手,快樂走” 留守兒童幫扶專案、“一米陽光”困境未成年人幫扶專案等。同時,致力於辦好“假日學校”和“430課堂”,對失管失親兒童進行託管,使他們放假放學以後有人管,有人關愛。

(圖片均由溫江區文明辦提供)

學生們步入星期八小鎮

成都市普法寶貝“天天”、“萱萱”和星期八小鎮吉祥物是這裡的主要“市民”,建築物和景觀上都繪有法治漫畫和普法圖片,學校裡開有“5分鐘普法小課堂”,法庭裡有法治用品,廣場上有法治問答“遊戲機”。“小遊客”可以在這裡拜訪“市民”、看漫畫、玩“遊戲機”、進行職業角色扮演,孩子們在遊玩中趣味地學習和接受法律知識,法治教育如此“水到渠成”。

怎樣讓法治宣傳入腦、入心、入耳?讓法治宣傳接地氣,讓法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溫江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一直在積極探索的命題。通過打造星期八小鎮法治體驗館,“法治”對於溫江區的未成年人來說,已不再是個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見、摸得著、能參與”的“實物”。法治教育由刻板轉向趣味,由填鴨轉向體驗,法治正能量沿著“孩子-家庭-社會”的路徑傳動,有效形成了“1+2+N”的鏈式傳播效應。

永盛鎮法制宣傳講座進學校

近年來,溫江區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碩果累累:

培育出以區法院機關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國色天鄉青少年法治文化主題樂園等精品工程28個;

開展青少年“五個一”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搞知識競賽、辦宣傳欄、開主題班會、組織專題講座、辦創意塗鴉畫徵集大賽;

組建“法治文化產業創作孵化園”,編排了一批方言話劇《毒殤》、川劇《鍘美案》為代表的法治文藝精品節目;

在全區中小學校及10餘所高校開通紅領巾(共青團)普法廣播服務站,培養法治通訊員;

定期開展“巡迴法庭進社區進學校”、“法治講壇學校行”等普法活動;

開展“致全區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活動,印製5萬份普法書信。

2017年,溫江區累計開展各類法制教育活動348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達244802人次,凸顯了法治宣傳教育的體驗性、互動性、參與性。

教育未成年人方式多、活動多

試問城市最美風景在哪兒,那應該就是物質、精神雙重富足的基礎上,人們、尤其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笑容。在溫江區,便能看到一張張自豪的孩童笑臉,他們像一朵朵的文明之花盛開在城市裡。這得益于該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創新發展。

2017年“武術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

為提升未成年人綜合素質,溫江區廣泛開展了各類主題實踐活動,這裡的未成年人德智體美勞樣樣發展:“童心繪文明 圖畫美家鄉”未成年人文藝作品徵集活動,共徵集100余幅優秀作品;“稚手創小報 畫中承美德”節日小報系列活動,組織開展不同主題節日小報創作大賽,共評選推薦了200余幅優秀作品;“悅讀伴成長•書香飄校園”教育活動,培養未成年人的閱讀習慣養成;利用區市民文化藝術培訓學校,以及鎮(街)輔導站,開設兒童硬筆、少兒書法等培訓;開展“武術進校園”活動,將武術與體育相結合,強身健體;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15所,實現所有農村學校全覆蓋,今年結合“天府文化進校園”主題,開設不同類型的傳統特色教學。

針對特殊群體未成年人,溫江區也是方法多樣:開設了“我是女生”少年兒童成長營、“手牽手,快樂走”關愛流動兒童、 “花蕾行動”殘障兒童關愛專案、“手牽手,快樂走” 留守兒童幫扶專案、“一米陽光”困境未成年人幫扶專案等。同時,致力於辦好“假日學校”和“430課堂”,對失管失親兒童進行託管,使他們放假放學以後有人管,有人關愛。

(圖片均由溫江區文明辦提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