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個人資訊被洩露 “毒連結”裡藏騙局 微信投票有陷阱參與需謹慎

個人資訊被洩露 “毒連結”裡藏騙局

微信投票有陷阱參與需謹慎

“親們, 請幫×××投上一票!今天是最後一天, 勝敗在此一舉……”“考驗友情的時候到了, 投××號一票”“舉手之勞, 動動你的手指就能成就一個孩子的未來”……這樣的微信朋友圈投票資訊, 相信大家都收到過。 礙於人情, 人們都或多或少地幫忙投過票, 那麼, 事實上真是簡單地動動手嗎?

最近, 一則《參加微信投票被騙6000元!》的新聞引發了市民的關注, 也使投票背後暗藏的陷阱浮出了水面。

個人資訊遭洩露

不勝其煩被騷擾

“現在的朋友圈, 幾乎每天都會看到請求幫忙投票的帖子,

一開始礙於人情會去投, 但後來發現後續還挺麻煩的。 ”贛州中心城區居民張女士抱怨說, 大部分投票活動都要關注活動主辦方的微信公眾號, 有時還得填上投票人的姓名、手機號碼等個人資訊。 雖然投完票後, 她會及時把那些公眾號取消關注, 但過後卻經常會收到曾關注過的商家宣傳推廣類的手機短信, 還會反復接到客服電話, 久而久之, 讓她不勝其煩。

而點擊微信連結, 幫忙領取免費禮品或拼單享優惠的活動形式與投票相同, 同樣需要綁定使用者的個人資訊。 計畫今年下半年裝修新房的市民溫女士, 原本很熱心參與微信發帖拼單優惠買建材的活動, 但當發現很多活動實際上並沒有帖子中描述的那麼好,

而私下裡又總是接到不同商家推銷裝修或賣東西的電話時, 她才漸漸對此類活動喪失了熱情。

在贛州某電信公司技術部門工作的夏女士告訴記者, 網上投票活動涉及填寫個人資訊, 確實存在個人資訊被倒賣的可能性, 尤其是那些直接參與微信活動, 資訊填得特別詳細的人, 更是需要注意。 微信個人資訊洩露只是表層, 更大的危害在於, 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市民的微信關聯資訊, 獲取其他網路資訊, 甚至是個人聯繫電話號碼等, 無疑給個人安全埋下了隱患。

投票竟然要扣錢

連結小心中病毒

近年來, 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在各大比賽中取得名次, 熱衷參加微信各種萌寶評選大賽並且四處拉票,

使得朋友圈、微信群長期處於被“轟炸”的狀態。 採訪中, 記者發現, 大部分投票活動都是免費的, 但也有一些投票竟然是要扣錢的, 為了不引起用戶抗拒, 往往是幾分至幾角錢。

女兒在讀幼稚園的贛州中心城區居民劉女士說, 半年前, 她受豐厚獎品的誘惑, 為孩子報名參加了一個網路形象風采的比賽, 並轉發至微信群和朋友圈拉票。 結果, 親友紛紛反映, 每投一票竟然要扣除微信費用一角五分, 為此, 她挨個發紅包予以補償, 總共花去了數百元。 但結果該比賽竟然不了了之, 令她感覺到了上當受騙。

章貢區某小學教師賴女士相比就更倒楣了。 幾個月前, 她收到一好友發來的投票連結, 誰知無意中一點手機就中毒了!並自動安裝了一個名為“微投票”的手機木馬病毒,

木馬病毒又自動啟動讀取手機連絡人, 並向所有連絡人發送帶有木馬病毒連結的短信, 讓更多手機中招。 無奈, 她只能緊急找到同學, 用他人的手機群發提醒, 避免更多人中招。

贛州市公安局章貢分局南外派出所所長李暉表示, 不少網路拉票的比賽往往是一場電信詐騙, 這在重慶、石家莊等地, 已發生多起市民因參加“萌娃評選”類微信投票被騙錢的事。 這些比賽騙局中, 都有一個特點, 參加微信投票時, 需要參與者提供真實姓名、生日、手機號, 而且舉辦這些活動的微信公眾平臺, 雖然名字看上去不錯, 但沒有主辦公司或單位, 甚至在哪個城市都沒有。

李暉說, 此類比賽大多數是通過公眾號或網址發佈,

一旦被投訴, 最多公眾號或網址連結被封掉, 而他們真實的公司根本不會對外公佈, 對方換個公眾號和大賽名字, 又可繼續行騙。

對於類似賴女士所遇的手機病毒, 李暉說, 這也類似木馬病毒, 不僅具有發短信自發傳播的功能, 還可以讀取用戶手機連絡人、短信, 並竊取這些隱私資訊。 發短信被扣費不說, 還可能侵入手機綁定的支付寶、網銀等金融埠。

刷票暗含產業鏈

市民參與需理性

據一名從事微信運營的業內人士透露, 任何商業活動都離不開經濟利益驅使, 刷票也不例外, 如今已與淘寶刷單一樣, 背後形成了產業鏈。 在刷票的圈子裡, “公會”是最基本的組織形式。 有的是通過倒賣使用者資訊賺錢, 有的是直接微信扣費牟利,還有的則是與商家合作,通過推高帖子的轉發量等收取費用。“公會”內的成員均按工作量領取報酬,不少人都有在淘寶或微信上開店的經歷。

採訪中,多名市民向記者反映,經常收到一些來路不明,邀請自己做職業刷單人的手機短信,聲稱最多一個月可以賺一兩萬元。記者發現,許多淘寶店家都會拉買家進不同的商家微信群,在這些群裡,每天刷屏的都是各類萌寶大賽、百變辣媽等投票連結,群主會不時地發些小紅包鼓勵大家參與轉發,不知情的買家們樂呵呵地賺了小錢,卻成了群主牟取暴利的工具。據稱,這些群主平均一天少則進賬數十元,多則數百元。這就解釋了微信投票帖子為何層出不窮的原因。

記者從贛州市公安局獲悉,目前,我市公安部門目前尚未接到市民關於微信詐騙的警情。但經偵部門民警也提醒,市民如果要參與投票,最好仔細辨別主辦微信公眾平臺和贊助商的真偽,不要涉及銀行卡號、帳號等資訊,要儘量避免填寫詳盡的資料,尤其涉及身份資訊、住址、財產資訊等更要謹慎。

另外,民警還說,對來源未知、以活動名義發送的連結或軟體要謹慎下載,小心被植入木馬程式導致帳號丟失。

有的是直接微信扣費牟利,還有的則是與商家合作,通過推高帖子的轉發量等收取費用。“公會”內的成員均按工作量領取報酬,不少人都有在淘寶或微信上開店的經歷。

採訪中,多名市民向記者反映,經常收到一些來路不明,邀請自己做職業刷單人的手機短信,聲稱最多一個月可以賺一兩萬元。記者發現,許多淘寶店家都會拉買家進不同的商家微信群,在這些群裡,每天刷屏的都是各類萌寶大賽、百變辣媽等投票連結,群主會不時地發些小紅包鼓勵大家參與轉發,不知情的買家們樂呵呵地賺了小錢,卻成了群主牟取暴利的工具。據稱,這些群主平均一天少則進賬數十元,多則數百元。這就解釋了微信投票帖子為何層出不窮的原因。

記者從贛州市公安局獲悉,目前,我市公安部門目前尚未接到市民關於微信詐騙的警情。但經偵部門民警也提醒,市民如果要參與投票,最好仔細辨別主辦微信公眾平臺和贊助商的真偽,不要涉及銀行卡號、帳號等資訊,要儘量避免填寫詳盡的資料,尤其涉及身份資訊、住址、財產資訊等更要謹慎。

另外,民警還說,對來源未知、以活動名義發送的連結或軟體要謹慎下載,小心被植入木馬程式導致帳號丟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