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7年度法治新聞

中央作出系列部署加強政法隊伍建設

進一步提高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準

2017年1月, 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意見》。 《意見》共7個部分26條, 明確了新形勢下政法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 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政法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 2017年5月19日, 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 會上, 全國公安系統615個先進單位和1320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

2017年9月19日,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親切會見與會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 2017年6月9日, 中央政法委舉行百萬政法幹警學習講座,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就“現代科技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作講解。 2017年9月28日, 中央政法委再次舉行百萬政法幹警學習講座。 360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鴻禕以“新時期全球網路安全形勢及應對”為題作講解。

點評: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 對政法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全國政法機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 一手抓突出問題整改、一手抓長效機制建設,

政法隊伍政治素質、業務能力、紀律作風等方面發生可喜變化, 公安系統和綜治系統湧現出一批先進代表並受到表彰。 《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意見》的制定實施, 對於政法隊伍進一步加強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水準, 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具有重要意義。 當今社會, 科技創新正深度融合、廣泛滲透到人類生活各個方面, 中央政法委深刻把握、主動順應科技發展新趨勢, 多次舉行百萬幹警資訊化大培訓, 提高政法隊伍運用現代科技能力水準, 推動政法工作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

民法總則獲人大表決通過後開始施行

全面系統確定我國民事活動基本規定

2017年3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 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 在民法典中起統率性、綱領性作用, 共206條, 就民法基本原則、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表示, 民法總則“全面系統確定了我國民事活動的基本規定和一般性規則, 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堅實基礎”。

點評: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所以法治化是國家治理的基礎與核心, 只有不斷提升法治化水準, 才會有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而民法總則的制定和實施正是以立法引領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次成功實踐和制度創新。

編纂民法典是我國法治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走向成熟的客觀標誌。 該法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民事立法的科學化和系統化水準, 完善了市場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法律規範, 保障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全面推進律師制度改革維權懲戒並重

開創新時代律師行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2017年以來, 根據中央部署要求, 司法部堅持一手抓維權, 一手抓懲戒, 全面推進律師制度改革。 2017年4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維護律師執業權利快速聯動處置機制的通知》,

要求建立維護律師執業權利快速聯動處置機制, 暢通律師維權管道;4月21日, 律師工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 司法部會同最高法院等11個部門、單位, 為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提供重要平臺。 司法部健全律師執業管理制度, 將律師協會挺在前面, 強化律師協會自律管理, 加強律師懲戒工作。 在內蒙古等4省(區、市)開展律師專業水準評價體系和評定機制試點;發展公職律師公司律師隊伍;成立全國律師行業黨委, 加強全國律師行業党的建設工作。

點評: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應加快推進律師制度改革發展, 不斷開創新時代律師行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新一任司法部黨組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律師工作、律師隊伍和律師行業党建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突出重點、破解難題,扎實推進律師制度改革創新;堅持維權和懲戒並舉、讓“律協挺在前面”的新工作思路,用“嚴管”體現“厚愛”、用“厚愛”詮釋“嚴管”,不斷完善行業規則體系,完善維權工作機制和違規違紀行為懲戒制度。

習近平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寄語高校

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養

2017年5月3日,在中國政法大學建校6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他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歷史任務,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既要著眼長遠、打好基礎、建好制度,又要立足當前、突出重點、扎實工作。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

點評:

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加強法治人才培養,大力提高法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準,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學理論界承擔著重要的職責。高校作為法治專業人才培養基地,要把黨和國家對法治人才的需要作為目標和方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意見印發

在執法過程中進行即時普法精准普法

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就進一步落實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提出要求。國家機關須充分利用立法和司法解釋的制定過程、圍繞熱點難點問題向社會開展普法,並建立法官檢察官等以案釋法制度。意見明確,國家機關要把普法納入本部門工作總體佈局,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各部門要按照普法責任制的要求,制定本部門普法規劃、年度普法計畫和普法責任清單。

點評:

制定出臺《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是提高執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迫切需要,是指導今後一個時期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就是把國家機關普法責任進一步細化、實化,在執法的過程中進行即時普法、精准普法,以生動直觀的方式把法理、情理講清楚,讓人民群眾更好地理解法律規定,自覺執行法律裁決,也讓人民群眾在法治實踐中感受法治精神。這既有利於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減少執法中的衝突和對立;也有利於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已全面推開

加強公共利益保護大幅度降低司法成本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明確寫入這兩部法律。這標誌著我國以立法形式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2017年7月18日,最高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面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

點評:

近年來,生態環境污染、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在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一些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適合代表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提起訴訟;檢察機關擁有法定的調查權,有利於調查取證和解決舉證困難問題;能夠高效、準確地配合人民法院進行訴訟,可以大幅度降低司法成本。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不僅是重大司法改革舉措法治化的標誌性成果,也是司法制度、訴訟制度創新發展的重大成果;不僅對加強公益保護、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於檢察機關強化法律監督職能、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具有極為深遠的歷史意義。

杭州互聯網法院掛牌運行受理六類案件

成全國首家集中審理涉網案件試點法院

2017年8月18日,全國第一家集中審理涉網案件的試點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在浙江杭州掛牌運行。當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和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共同為杭州互聯網法院揭牌。杭州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杭州市轄區內基層法院有管轄權的涉互聯網一審民事、行政案件。杭州互聯網法院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網上立案、網上提交證據、網上參加開庭。其受案範圍包括互聯網購物、服務、小額金融借款等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利用互聯網侵害他人人格權糾紛6類案件。

點評:

杭州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意味著中國涉互聯網案件的集中管轄、專業審判在杭州揭開了新的篇章。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是落實中央深改組決議,用互聯網方式審理涉互聯網案件,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必將為促進互聯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維護互聯網社會公平正義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互聯網法院的特點不僅在於審理涉互聯網糾紛,還在於以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審理。這不僅是審理體制的變革創新,也是審理方式的變革創新。

國際刑警組織第八十六屆全體大會舉行

主張共同構建普遍安全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國際刑警組織第86屆全體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堅持合作創新法治共贏 攜手開展全球安全治理》的主旨演講,強調中國願同各國政府及其執法機構、各國際組織一道,高舉合作、創新、法治、共贏的旗幟,共同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9月11日至14日,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習近平在致信中指出,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本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以“為公益服務的檢察”為主題,圍繞建設平安、公正、和諧的法治社會,深入探討檢察官保護公益問題,對推動各國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

以國際刑警組織第86屆全體大會為一個新的起點,中國公安機關將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刑警組織等政府間執法安全合作組織的建設,參與安全治理議程設置和規則制定,與各國執法安全部門共同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提升合作水準、豐富合作成果,推動人類安全向著更高水準和更高層次發展,與世界各國一起攜手為構建人類安全命運共同體努力奮鬥。如何更好地發揮檢察機關在法治建設進程中的獨特作用,更加高效迅速地回應公眾需求、服務公共利益,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各國檢察機關需要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把“為公益服務的檢察”確定為研討主題,就是希望通過與會代表和專家學者的充分交流討論,推動不同國家和地區積極分享法治建設的先進經驗,為各國檢察機關提供可資參考、借鑒的思路,共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增進人民福祉。

黨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依法治國領導小組

厲行法治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統一領導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十九大作報告,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在談到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分兩個階段走時,習近平強調:“到2035年,我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在談及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時,習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

點評:

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國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軍隊建設、党的建設等各個領域,涉及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党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不能單靠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需要從整體上強化統籌協調、總體設計,從而有效克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和挑戰。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是中國全面依法治國重大制度創新。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全國人民依法治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成立首先解決了領導機構問題,也解決了中國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力問題。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大創新,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法治國家的制度創新。

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備案審查工作情況

保證憲法法律實施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2017年1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十二屆全國人大以來暨2017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有關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顯示,我國備案審查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十二屆全國人大以來,截至2017年12月上旬,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共接收報送備案的規範性檔4778件,共收到公民、組織提出的各類審查建議1527件,其中2017年度占1084件。報告同時公佈了多起備案審查典型案例,包括浙江省1名公民建議審查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內蒙古一名公民建議審查最高檢有關“附條件逮捕”的文件;4名勞動法學家建議審查地方計生條例有關“超生即開除”的規定;108名研究生建議審查重慶等地著名商標法規;中國建築業協會建議審查地方審議條例“以審計結果作為建設工程竣工結算依據”的規定。

點評:

規範性檔備案審查是各級人大常委會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並不斷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入推進不斷取得新進展的歷史條件下,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對於提高全社會的法治觀念、法治水準、法治能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備案審查工作擔負著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的重任,意義重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歷史時期,備案審查的意義和重要性前所未有。今後,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備案審查工作也將制度化、常態化。

本版文字整理/葛曉陽

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新一任司法部黨組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律師工作、律師隊伍和律師行業党建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突出重點、破解難題,扎實推進律師制度改革創新;堅持維權和懲戒並舉、讓“律協挺在前面”的新工作思路,用“嚴管”體現“厚愛”、用“厚愛”詮釋“嚴管”,不斷完善行業規則體系,完善維權工作機制和違規違紀行為懲戒制度。

習近平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寄語高校

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養

2017年5月3日,在中國政法大學建校6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他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歷史任務,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既要著眼長遠、打好基礎、建好制度,又要立足當前、突出重點、扎實工作。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

點評:

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加強法治人才培養,大力提高法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準,著力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學理論界承擔著重要的職責。高校作為法治專業人才培養基地,要把黨和國家對法治人才的需要作為目標和方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意見印發

在執法過程中進行即時普法精准普法

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就進一步落實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提出要求。國家機關須充分利用立法和司法解釋的制定過程、圍繞熱點難點問題向社會開展普法,並建立法官檢察官等以案釋法制度。意見明確,國家機關要把普法納入本部門工作總體佈局,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各部門要按照普法責任制的要求,制定本部門普法規劃、年度普法計畫和普法責任清單。

點評:

制定出臺《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是提高執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迫切需要,是指導今後一個時期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就是把國家機關普法責任進一步細化、實化,在執法的過程中進行即時普法、精准普法,以生動直觀的方式把法理、情理講清楚,讓人民群眾更好地理解法律規定,自覺執行法律裁決,也讓人民群眾在法治實踐中感受法治精神。這既有利於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減少執法中的衝突和對立;也有利於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滿足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已全面推開

加強公共利益保護大幅度降低司法成本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明確寫入這兩部法律。這標誌著我國以立法形式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2017年7月18日,最高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面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

點評:

近年來,生態環境污染、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在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等領域,一些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適合代表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提起訴訟;檢察機關擁有法定的調查權,有利於調查取證和解決舉證困難問題;能夠高效、準確地配合人民法院進行訴訟,可以大幅度降低司法成本。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不僅是重大司法改革舉措法治化的標誌性成果,也是司法制度、訴訟制度創新發展的重大成果;不僅對加強公益保護、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於檢察機關強化法律監督職能、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具有極為深遠的歷史意義。

杭州互聯網法院掛牌運行受理六類案件

成全國首家集中審理涉網案件試點法院

2017年8月18日,全國第一家集中審理涉網案件的試點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在浙江杭州掛牌運行。當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和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共同為杭州互聯網法院揭牌。杭州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杭州市轄區內基層法院有管轄權的涉互聯網一審民事、行政案件。杭州互聯網法院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可以網上立案、網上提交證據、網上參加開庭。其受案範圍包括互聯網購物、服務、小額金融借款等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利用互聯網侵害他人人格權糾紛6類案件。

點評:

杭州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意味著中國涉互聯網案件的集中管轄、專業審判在杭州揭開了新的篇章。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是落實中央深改組決議,用互聯網方式審理涉互聯網案件,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大趨勢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必將為促進互聯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維護互聯網社會公平正義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互聯網法院的特點不僅在於審理涉互聯網糾紛,還在於以互聯網的方式進行審理。這不僅是審理體制的變革創新,也是審理方式的變革創新。

國際刑警組織第八十六屆全體大會舉行

主張共同構建普遍安全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國際刑警組織第86屆全體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堅持合作創新法治共贏 攜手開展全球安全治理》的主旨演講,強調中國願同各國政府及其執法機構、各國際組織一道,高舉合作、創新、法治、共贏的旗幟,共同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9月11日至14日,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習近平在致信中指出,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本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以“為公益服務的檢察”為主題,圍繞建設平安、公正、和諧的法治社會,深入探討檢察官保護公益問題,對推動各國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

以國際刑警組織第86屆全體大會為一個新的起點,中國公安機關將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刑警組織等政府間執法安全合作組織的建設,參與安全治理議程設置和規則制定,與各國執法安全部門共同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提升合作水準、豐富合作成果,推動人類安全向著更高水準和更高層次發展,與世界各國一起攜手為構建人類安全命運共同體努力奮鬥。如何更好地發揮檢察機關在法治建設進程中的獨特作用,更加高效迅速地回應公眾需求、服務公共利益,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各國檢察機關需要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把“為公益服務的檢察”確定為研討主題,就是希望通過與會代表和專家學者的充分交流討論,推動不同國家和地區積極分享法治建設的先進經驗,為各國檢察機關提供可資參考、借鑒的思路,共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增進人民福祉。

黨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依法治國領導小組

厲行法治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統一領導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黨的十九大作報告,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在談到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分兩個階段走時,習近平強調:“到2035年,我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在談及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時,習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

點評:

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國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軍隊建設、党的建設等各個領域,涉及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党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不能單靠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需要從整體上強化統籌協調、總體設計,從而有效克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和挑戰。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是中國全面依法治國重大制度創新。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全國人民依法治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成立首先解決了領導機構問題,也解決了中國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力問題。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大創新,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法治國家的制度創新。

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備案審查工作情況

保證憲法法律實施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2017年1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十二屆全國人大以來暨2017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聽取有關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報告顯示,我國備案審查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十二屆全國人大以來,截至2017年12月上旬,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共接收報送備案的規範性檔4778件,共收到公民、組織提出的各類審查建議1527件,其中2017年度占1084件。報告同時公佈了多起備案審查典型案例,包括浙江省1名公民建議審查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內蒙古一名公民建議審查最高檢有關“附條件逮捕”的文件;4名勞動法學家建議審查地方計生條例有關“超生即開除”的規定;108名研究生建議審查重慶等地著名商標法規;中國建築業協會建議審查地方審議條例“以審計結果作為建設工程竣工結算依據”的規定。

點評:

規範性檔備案審查是各級人大常委會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並不斷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入推進不斷取得新進展的歷史條件下,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對於提高全社會的法治觀念、法治水準、法治能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備案審查工作擔負著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的重任,意義重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歷史時期,備案審查的意義和重要性前所未有。今後,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備案審查工作也將制度化、常態化。

本版文字整理/葛曉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