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杜朗的春天

□ 李建華

杜朗的春天來得早。

早春正月, 百花尚未吐蕊, 朋友們就傳遍了杜朗村櫻桃園的美圖。 遠望, 鬱鬱蔥蔥的山谷間, 幾片蔥綠的山坡上,

一樹樹、一叢叢的白花錯落有致地排列著, 宛如片片雲朵。 近觀, 灰褐色、看似枯乾的枝條上, 一團團、一簇簇, 白裡透粉, 既如李花潔白, 又似白梅清寒, 動人心魄。 沒有紅梅、粉桃的嬌豔, 卻有白梅的清痩而骨感, 簡約而精緻。 沒想到, 大山之間真藏著這麼美的春景。

杜朗的春天真的早。 杜朗村屬富民縣東村鎮, 離鎮政府四五公里。 地處普渡河谷, 村下幾百米就是巉岩壁立的普渡河峽谷, 峽谷對面, 祿勸縣的幾個小村莊靜靜地臥在暖陽下。 海拔只有1500米, 氣候溫熱, 土壤肥沃, 溫差較大, 各種農作物自然都成熟較早。

杜朗雖熱, 但卻不乾燥。 “杜朗”系彝語地名, 意為出水的山箐。 普渡河邊的高山峽谷裡, 每條山箐幾乎都有山泉水流淌。 村邊不遠處就是一條深箐。 穿過小巷, 兩邊歲月斑駁的土坯房, 土色泛黃, 瓦屋頂上衰草萋萋。 沿著村外的石板路, 一兩百米就看到了一座木板瓦頂的風雨橋, 雄臥在小溪上。

我最早聽說“杜朗”這個名字, 就因為這座小橋。 家在富民, 前些年卻很少到過東村。

這幾年讀有關家鄉的資料, 才知道了“杜朗木橋”早在2001年就已經列入富民縣文物保護單位名冊。

那是1935年仲春, 杜朗村文昌宮李正心道長, 苦於村邊溪穀較深, 溪流湍急, 杜朗及附近村莊民眾出行極為不便, 捐資修建了這座木橋。 橋長12米, 寬3米, 橋面為木板鋪成,

兩邊有木欄杆, 頂上建有瓦屋頂, 橫樑上刻有建造時間、捐建者及工匠姓名。

1936年4月, 也是春天。 中國工農紅軍六軍團長征路過時屬尋甸縣太華鄉的東村地區, 二軍團前衛十七師在老幹山麓的小松園、木板河一帶與堵截的滇軍交戰, 紅軍一部路過杜朗, 越過小橋, 村邊民房上還留下了“紅軍是工農自己的隊伍”的宣傳標語。

其實我知道, 那個春天, 對於紅軍二六軍團來說, 並不是陽光燦爛。 紅軍由尋甸出發, 本來想搶佔位於東村下游祿勸翠華境內的普渡河鐵索橋, 渡過普渡河以後揮師北上, 沿著紅一方面軍的路線從皎平渡強渡金沙江。 無奈滇軍重兵堵截, 後有中央軍追擊, 雖經晝夜作戰, 已經奪取普渡河鐵索橋, 無奈堵截太多, 只有撤回尋甸六甲一帶, 最終放棄了從祿勸皎平渡強渡金沙江的計畫, 。 輾轉幾千公里, 從麗江石鼓渡過金沙江。

這個春天, 站在杜朗木橋上, 我想, 那個春天, 杜朗肯定是漫山的春花爛漫, 紅得像火的是桃花, 白得像雪的是梨花, 粉得像霞的是杏花……只是我估計,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戰事緊急,征途漫漫,紅軍戰士們匆匆路過杜朗,恐怕沒有閒心欣賞杜朗的漫山春色,恐怕也來不及品嘗杜朗的紅櫻桃。清明過後,杜朗的櫻桃肯定早已紅透。據說杜朗村種植櫻桃已有上百年的傳統,現在還有上百年的櫻桃老樹,最大的櫻桃樹高達15米,每年可產櫻桃數百公斤。如果戰士們可以停下匆匆的腳步小憩一下,到普渡河中或山溪裡洗洗征塵,吃上兩碗聞名四方的東村大白米飯,慢慢品嘗這又紅又大又甜的杜朗櫻桃,一定會為後來的征程增添無窮的力量。

用來嚇趕吃櫻桃飛鳥的裝置

這個春天,櫻桃成熟的時節,當我第二次來到杜朗村趙國文櫻桃園的時候,杜朗這片熱土也像當年那樣山清水秀,漫山鶯歌燕舞。只是,這滿山的黃鸝、黑頭翁、灰頭翁可不友好。櫻桃園中,園主趙國文說:“櫻桃好栽雀難吆啊!”我出示了清明前夕為東村櫻桃做宣傳時拍的照片,老闆娘有一份欣喜:“你啥時拍的啊?”清明前那天,我們看到果園主人手搖拴滿了飲料瓶的繩子,我們已經知道,櫻桃好吃,鳥也愛吃,同行的村幹部就買了趙老闆的十多個鳥,都是鳥網上摘下來的。今天,我來到網前的時候,沒有鳥,只有七八個蝙蝠。果園主人趙國文說,一天費盡心思用鞭炮、火藥槍、飲料瓶等等趕鳥早就成了日常。好在,清明期間一群拍照的來了一趟,銷量特別好,三四天已經用完了三百多個果籃,好歹也有了四五萬的收入。

其實在杜朗村,趙國文並不是少數。櫻桃只是產業之一。桃子、楊梅、核桃等等都已成為了產業,最誘人的是林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這可是惠及民生的大業。

杜朗的春天,百花盛開!

- END -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戰事緊急,征途漫漫,紅軍戰士們匆匆路過杜朗,恐怕沒有閒心欣賞杜朗的漫山春色,恐怕也來不及品嘗杜朗的紅櫻桃。清明過後,杜朗的櫻桃肯定早已紅透。據說杜朗村種植櫻桃已有上百年的傳統,現在還有上百年的櫻桃老樹,最大的櫻桃樹高達15米,每年可產櫻桃數百公斤。如果戰士們可以停下匆匆的腳步小憩一下,到普渡河中或山溪裡洗洗征塵,吃上兩碗聞名四方的東村大白米飯,慢慢品嘗這又紅又大又甜的杜朗櫻桃,一定會為後來的征程增添無窮的力量。

用來嚇趕吃櫻桃飛鳥的裝置

這個春天,櫻桃成熟的時節,當我第二次來到杜朗村趙國文櫻桃園的時候,杜朗這片熱土也像當年那樣山清水秀,漫山鶯歌燕舞。只是,這滿山的黃鸝、黑頭翁、灰頭翁可不友好。櫻桃園中,園主趙國文說:“櫻桃好栽雀難吆啊!”我出示了清明前夕為東村櫻桃做宣傳時拍的照片,老闆娘有一份欣喜:“你啥時拍的啊?”清明前那天,我們看到果園主人手搖拴滿了飲料瓶的繩子,我們已經知道,櫻桃好吃,鳥也愛吃,同行的村幹部就買了趙老闆的十多個鳥,都是鳥網上摘下來的。今天,我來到網前的時候,沒有鳥,只有七八個蝙蝠。果園主人趙國文說,一天費盡心思用鞭炮、火藥槍、飲料瓶等等趕鳥早就成了日常。好在,清明期間一群拍照的來了一趟,銷量特別好,三四天已經用完了三百多個果籃,好歹也有了四五萬的收入。

其實在杜朗村,趙國文並不是少數。櫻桃只是產業之一。桃子、楊梅、核桃等等都已成為了產業,最誘人的是林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這可是惠及民生的大業。

杜朗的春天,百花盛開!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