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CCC&CISC2018|心無旁物,暢通無阻——垠藝輕舟藥物球囊為分叉病變治療提供新選擇

2018年1月20日, 在第九屆臨床心血管病大會(CCC 2018)暨第十五屆中國冠心病介入沙龍(CISC 2018)上, 藥物球囊學術研討峰會成功召開。 會議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瀋陽軍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 CISC 2018大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呂樹錚教授, 天津市胸科醫院叢洪良教授及河南省人民醫院高傳玉教授擔任主席, 瀋陽軍區總醫院王耿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高傳玉教授和解放軍總醫院田峰教授分別就冠狀動脈介入無植入概念、分叉病變的治療策略和藥物塗層球囊(DCB)使用以及專家共識解讀等發表精彩演講,

天津市胸科醫院楊麗主任和遼寧省人民醫院王永新醫生通過多個具體的DCB病例分享, 展示了“介入無植入”理念的臨床成功應用。

此次研討峰會的召開昭示我國自主研發的輕舟®(Bingo)冠狀動脈藥物洗脫球囊導管(以下簡稱“輕舟®藥物球囊”)已獲批上市, 填補國際分叉病變DCB治療的空白。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歷經幾代藥物洗脫支架的應用, 顯著降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後血管病變處的再狹窄發生率, 但由藥物洗脫支架置入帶來的相關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如聚合物和金屬支架本身引起的慢性炎症刺激、晚期支架血栓、晚期再狹窄、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以及局部血管生理功能喪失等。 藥物塗層球囊開創了冠狀動脈介入新治療理念——介入無植入:通過球囊擴張將表面攜帶的抗增殖藥物(紫杉醇)釋放至血管壁內,

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內膜增生。 該術式無金屬置入物和聚合物殘留體內, 有利於減少血栓形成、避免長期置入物帶來的系列問題。

輕舟®藥物球囊, 為國際首個批准用於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藥物洗脫球囊導管, 為臨床急需的分叉病變治療提供了新治療策略。 該產品主要由普通球囊平臺載入藥物構成, 載藥穩定, 藥物生物利用度高。 同時, 精良的塗層工藝可確保藥物快速均勻地釋放至病變部位, 一次短暫的接觸(30~60秒)便能有效發揮抑制血管內膜增殖作用。 該產品具備出色的推送性, 為術者提供更舒適的推送手感, 提高手術成功率。

BEYOND研究是輕舟®藥物球囊的註冊研究,由瀋陽軍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擔任主要研究者(PI),瀋陽軍區總醫院荊全民教授擔任聯合PI。研究共從國內10家臨床中心入組222例患者(輕舟113例 vs. 普通球囊109例)。這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的優效設計研究發現,輕舟®藥物球囊組9個月靶病變管腔直徑狹窄程度顯著低於普通球囊組(輕舟22.3% vs. 普通球囊34.6%,P<0.0001);9個月晚期管腔丟失亦顯著優於普通球囊[輕舟(-0.06±0.32)mm vs. 普通球囊(0.18±0.34)mm,P<0.0001]。BEYOND研究結果證實,輕舟®藥物球囊顯著降低靶病變直徑狹窄程度,且顯示對狹窄病變具有一定的正向治療作用。

版權屬《國際迴圈》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注明“轉自《國際迴圈》”

提高手術成功率。

BEYOND研究是輕舟®藥物球囊的註冊研究,由瀋陽軍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擔任主要研究者(PI),瀋陽軍區總醫院荊全民教授擔任聯合PI。研究共從國內10家臨床中心入組222例患者(輕舟113例 vs. 普通球囊109例)。這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的優效設計研究發現,輕舟®藥物球囊組9個月靶病變管腔直徑狹窄程度顯著低於普通球囊組(輕舟22.3% vs. 普通球囊34.6%,P<0.0001);9個月晚期管腔丟失亦顯著優於普通球囊[輕舟(-0.06±0.32)mm vs. 普通球囊(0.18±0.34)mm,P<0.0001]。BEYOND研究結果證實,輕舟®藥物球囊顯著降低靶病變直徑狹窄程度,且顯示對狹窄病變具有一定的正向治療作用。

版權屬《國際迴圈》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注明“轉自《國際迴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